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飲料與調酒概論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切、炒、觀、學:傅培梅、戰後臺灣與20世紀中華料理
Chop Fry Watch Learn: Fu PeiMei and the Making of Modern Chinese Food
作者:
金恬
譯者:
魏靖儀
分類:
料理•生活百科
/
飲食生活
叢書系列:春山之巔Summit
出版社:
春山出版
出版日期:2025/8/5
ISBN:9786267478790
書籍編號:kk0599364
頁數:400
定價:
580
元
優惠價:
79
折
458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切、炒、觀、學:傅培梅、戰後臺灣與20世紀中華料理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切、炒、觀、學:傅培梅、戰後臺灣與20世紀中華料理 內容簡介 《紐約時報》2024年度百大好書 NPR「我們最愛的書籍」2024年度選書 Saveur雜誌2024年最佳敘事類飲食書 《紐約時報書評》編輯選書 *** 從流亡少女到烹飪名師,傅培梅的傳奇人生,一道時代的縮影。 我們都知道,傅培梅(1931–2004)是臺灣乃至華人世界家喻戶曉的烹飪權威;但許多人可能不知道,她的生命軌跡與二十世紀臺灣現代史緊密交織,其傳奇人生堪稱時代縮影。 她出生於中國東北大連,十八歲時逃難至臺灣。婚後,為做出讓丈夫滿意的菜色,她自費向餐廳大廚拜師學藝,學成後於自家院子開設家庭烹飪班。一九六二年臺灣電視開播,她登上節目示範烹飪,自此華麗轉身,從平凡主婦躍升為小螢幕名人,主持多檔節目長達近四十年。她擅長將高級餐館的中式菜餚簡化為家常版本,深刻改變了千家萬戶的日常餐桌。 傅氏旋風更跨越國界,深植全球華人社群。她的節目透過僑務系統傳播至海外,中英對照食譜則讓不諳中文的第二代移民與國際讀者也能輕鬆學習,至今仍被許多海外華人家庭珍藏。本書作者金恬(Michelle T. King)即是在重讀父母收藏的傅培梅食譜時,察覺到這不只是料理步驟的紀錄,更蘊含豐富的文化和時代記憶,從而展開深入追索。 《切、炒、觀、學》融合個人故事與歷史視野,以傅培梅生平為鏡,折射出戰後臺灣社會的多重變遷──從家庭結構的轉型、女性角色的重塑,到廚房科技的革新(如電鍋、瓦斯爐、冷凍食品等)。傅的料理風格也隨之強調快速簡便,並與食品公司合作推出調理包和泡麵,其中統一「滿漢大餐」系列至今仍廣受歡迎。 書中亦深入剖析傅培梅在冷戰時期所扮演的角色。她的事業高峰期恰逢國民黨政府積極推動「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將中華料理視為展現文化正統的重要工具。傅的節目與食譜深受民眾喜愛,加上其風格與形象契合政府對外政策的需求,而受到官方大力推廣,成為臺灣與海外華人之間的重要連結,並進一步塑造了對「正統中華料理」的集體想像。 在敘事手法上,作者巧妙穿插「廚房對話」單元,將鏡頭拉回普通人家。她訪談不同世代與生活型態的女性(家庭主婦、職業婦女、料理新手),她們的聲音不僅為傅培梅的影響力提供鮮活見證,也生動呈現家庭廚房如何成為身分認同、性別實踐和文化延續的重要場域。這些看似平凡的烹飪經驗,與宏大的歷史變遷共構出一幅細緻而完整的社會圖像。 國際讚譽 ▲「引人入勝……正如金恬在這本動人而宏大的傳記中所示,傅培梅遠不只是中華料理界的茱莉雅.柴爾德(Julia Child)。」──《紐約時報書評》 ▲「金恬呈現的不僅是一位堅韌女性的生平,更是一幅描繪飲食如何反映文化的圖像。」──《紐約時報》 ▲「金恬敏銳而細膩地呈現出傅培梅身分中的矛盾……她寫出了一部難能可貴的傳記,讓主角在不失嚴謹根據的基礎上,呈現出複雜且充滿張力的生命面貌。」──《華爾街日報》 ▲「內容豐富……《切、炒、觀、學》橫跨傅培梅整個職業生涯,同時揭示更廣泛的社會矛盾與張力。」──《華盛頓郵報》 ▲「在《切、炒、觀、學》中,金恬靈巧地將女性主義、民族主義與地緣政治的論述,編織進對一位女性非凡人生的生動敘述中……正如她提醒我們的:端上餐桌的料理,從來不是從零開始;我們總是承襲一路積累而來的烹飪知識,橫跨旅途與世代。」──《洛杉磯書評》 ▲「金恬巧妙呈現傅培梅作為烹飪先驅與臺灣文化大使的雙重身分……一段動人的故事,描述一位堅毅的家庭主廚如何教會一代又一代人烹製正宗中餐。」──《柯克斯書評》 「金恬將傳記、回憶錄與飲食文化史融為一體,為她精采的首部作品增添風味……這部獻給一位被低估廚師的美味讚歌,令人回味無窮。」──《出版人週刊》 「金恬極為細緻地勾勒了傅培梅的一生……對於無論是美食愛好者還是女性主義歷史研究者來說,這都是一本值得閱讀的傳記。」──《書單》雜誌
作者簡介 金恬(Michelle T. King) 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教授,專長近現代中國性別史與飲食史。著有《切、炒、觀、學:傅培梅、戰後臺灣與20世紀中華料理》(Chop Fry Watch Learn: Fu Pei-mei and the Making of Modern Chinese Food, 2024)與《生死之間:十九世紀中國的女嬰殺戮》(Between Birth and Death: Female Infanticide in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2014),並擔任《亞洲飲食民族主義》(Culinary Nationalism in Asia, 2019)編者及《當代中國飲食文化》(Modern Chinese Foodways, 2025)共同編者。2020–21年獲美國國家人文基金會公共學者獎助,目前與家人居住於教堂山。 譯者簡介 魏靖儀 臺大外文系畢業,法國雷恩第二大學考古學碩士。長期擔任《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編輯,現任職出版社。譯作有《最後的國度》、《書的演化史:六千年來人類知識載體大變遷》、《希臘神話故事:天神、英雄與怪獸的經典故事》、《伊斯蘭大歷史》等。
目錄 傅培梅的中國四大菜系地圖 序:冷凍庫裡的家常菜 第一章 流亡與抵達 第二章 建立家園 【廚房對話:家庭主婦】 第三章 小螢幕上的松鼠魚 第四章 為了外國讀者 第五章 主婦就該忘記自我嗎? 【廚房對話:職業婦女】 第六章 世界烹飪大使 第七章 十七分鐘內做好晚餐 第八章 她貢獻給餐桌的一切 【廚房對話:料理新手】 第九章 每個行李箱裡附帶的食譜 第十章 數位時代的菜色 後記:人人皆宜的餃子 誌謝 注釋 推薦書目 圖片出處
從前、現在、往後,還
貓狗營養學(二版):
咖啡旅人美學筆記:
無肉之歡
蜜秘:從一隻蜜蜂走到
虹吸咖啡研究室:認識
米其林料理人的日常和
節氣餐桌手帖
摘柿記
島嶼的餐桌:36種臺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