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華文文學的大同世界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渡越.馬來西亞:華語小文學的淑世論
Malaysian Crossings: Place and Language in the Worlding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作者:
曾昭程
譯者:
郭美堯, 張康文, 曾圓庭, 汪夢橋, 孫靖斐
分類:
文學
/
文學綜論
叢書系列:知識叢書
出版社:
時報
出版日期:2025/10/21
ISBN:9786264198769
書籍編號:kk0600825
頁數:320
定價:
450
元
優惠價:
79
折
356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渡越.馬來西亞:華語小文學的淑世論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渡越.馬來西亞:華語小文學的淑世論 內容簡介 看文學如何在邊緣地帶生長繁茂 勘察文化生態系統互相滲透的演化過程 馬來西亞(及其前身馬來亞)華文文學(簡稱「馬華文學」)在多個層面皆身處邊緣化的境地。在以西方為中心的國際文學空間中,馬來西亞被視為邊緣地區。現代華語文學建制則偏向中國大陸、臺灣和香港。更有甚者,在馬來西亞,只有以國語馬來語寫作的文本才會被國家機關賦予國家文學的地位。儘管境遇艱難,馬華作家仍能以富有創造力和啟發性的作品面向世界,且逐漸獲得各界認可,由此彰顯馬來西亞作為華語文學創作的重要實驗場域。 曾昭程在論述馬華文學獨特的演化模式時指出,馬華作家充分認識其在世界華語文學空間中的邊緣地位,但這份自我認識並未形成創作的阻礙,反而成為他們進行審美創新的動力。他重點介紹了馬來西亞與其他華語地區之間的歷史聯繫,並探討了馬華作家如何「以文淑世」,意即他們怎樣在連通的文學空間裡形塑和改善世界與自身的創作境遇。通過聚焦林參天、韓素音、王安憶和李永平四位作家的寫作實踐,曾昭程辨析他們的作品所塑造的獨異文學語言風格,並勘探這些作品對多語社會現實的敘事再現,兼或作家反思殖民時期的馬來亞或獨立後的馬來西亞如何成為值得被文學刻畫的疆域。 他對1930年代到2000年代馬華文學生產的各種亞際「渡越」形態進行歷史化的解讀,其相關實踐包括作家的行旅經驗、他們思維與心態上的轉變,以及社會群體之間的互動。曾昭程主張,邊緣地帶生成的新穎觀點對理解華語文學的全球化發展至關重要。 《渡越.馬來西亞》強調邊緣的内部多元性及其跨域連結的歷史,為重繪全球華語文學乃至世界文學圖景提供了富有見地的論述。 名人推薦 王德威 中央研究院院士 張錦忠 中山大學外文系退休教授兼約聘研究員 專文推薦 「馬來西亞」所蘊含的文字圖景如此複雜,投射任何「小文學」所承載會意形聲、秘響旁通的能量,遠超過主流文學。這,正是曾昭程所謂「渡越」的意義。──王德威 昭程在本書所展開的「渡越論述」,始於一個越渡語言(華文/中文)或在多語之間過渡、穿越、交錯、往返的「南洋論述」,其中隱含越渡族裔疆界(甚至「國家」)的文學理想。──張錦忠 學界讚譽 曾昭程這本內容豐富、極具啟發性的著作探討了馬來西亞華語文學所面臨的多重邊緣化境遇,並深入分析邊緣性如何激發而非限制了其創新勢能。曾氏在文學研究的語境裡有力地反駁了邊界和領土的概念視角,指出那些在全球舞臺上長期被忽視的小說實際上具有重塑世界文學面貌的力量。——何依霖(Margaret Hillenbrand),牛津大學亞洲和中東研究系教授 《渡越.馬來西亞》對密切關注地方場域的現代華語文學進行了多尺度的理論化重構,得出令人信服且深具歷史意涵的結論。曾氏巧妙地重組了馬來西亞華語文學,將其視為在語言和國家身分上具有可轉換性的文本和作者群體;而作家們的跨文化洞見和跨區域框架以富有創意的方式,將地理上的邊緣性轉化與昇華為生產世界文學的動力。——貝納子(Brian Bernards),南加州大學東亞語言文化系副教授 這本書以優美的文筆重新審視位處華語語系地區的馬來西亞,將之視為一個多向量的文學創作地點與場域,具有推動反思現代華語文學作為世界文學的效能。本書對於從事華語語系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東南亞研究、以及比較文學和世界文學等相關領域的學者和學生而言,極具借鑒意義。——陳榮強(E.K. Tan),石溪大學英文、亞洲與亞裔研究系副教授 這項新穎的研究重新確立了馬來西亞在華語、亞洲和世界文學中的重要地位,及其作為一個多元文學交匯、充滿活力的中心。馬來西亞複雜的歷史、文化和語言背景向來不符合那些局限於國家維度的傳統框架,而《渡越.馬來西亞》終於開始正視這種複雜性。——廖彩億(Rachel Leow),劍橋大學近現代東亞歷史副教授 《渡越.馬來西亞》著力研究「華文/南境」裡的文學創作實踐,具有里程碑的意義。作者曾昭程提出了這一新興概念,並通過强而有力的論述,雄辯地呈現馬來西亞華語文學多樣且充满活力的面貌。作者强調了在國家、現代華語及世界文學領域中,地方和區域視角的重要性,亦突出了產於「深度邊緣」地區的文學創作其智識價值與藝術創新力。《渡越.馬來西亞》不僅是對東南亞歷史、文化及藝術有興趣者的必讀之作,更是體現該區域批判性思維的傑出範例。——施蘊玲(Caroline S. Hau),京都大學東南亞研究所教授 這項開創性的研究深入勘探其所分析的作家之論述,以挖掘統攝全書的批判性和理論性的語彙。如黃錦樹所提出的「文學的加拉巴戈群島」概念,以及曾氏所倡議的「華文/南境」構想,拓寬了馬來西亞與新加坡華語文學的研究視野;與此同時,因區域内的文化多元雜糅、交匯互動,以及新馬與外部文化中心所形成的邊緣關係如此深具生產性,這些創想也為該區域内其他語言源流的文學研究者提供了豐富的可能性。——侯仁敦(Philip Holden),前新加坡國立大學英國語言與文學教授 這項馬來西亞華語文學研究取樣廣泛,不僅為從未接觸該地區創作境況的讀者提供入門指南,也為熟悉那些實踐的讀者提供新的理解語境。視野開闊的研究揭示出意料之外的聯繫,並拓寬了論述的參考框架。本書可讀性極高,行文充盈作者的深厚學識與其對文學的真摯熱愛。——程異(Jeremy Tiang),新加坡作家兼資深譯者
作者簡介 曾昭程(Chan Cheow Thia) 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復旦中文系本科,劍橋大學亞洲與中東研究哲學碩士(漢學專業),耶魯大學東亞語言與文學系博士。其主要研究興趣涵蓋中國現當代文學與文化研究、華語語系研究(新馬文學專項)、離散研究與東南亞研究。其論文曾發表於期刊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SOJOURN: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in Southeast Asia以及PRISM: Theory and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曾與羅鵬(Carlos Rojas)為PRISM: Theory and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合編題為「東南亞華人與華語文學的世界」(The Worlds of Southeast Asian Chinese Literature)的專號特輯。其英文專著(即本書原文版)Malaysian Crossings: Place and Language in the Worlding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由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於2022年出版。
目錄 「浮羅人文書系」編輯前言 高嘉謙 推薦序 「加拉巴哥」悖論,馬華世界情懷 王德威 推薦序 對話、接力、越渡:馬華文學論述與馬華文學的「渡越」論述 張錦忠 中文版自序 「文」生在世與「家園」情懷:馬華文學及其研究的南方境遇 致謝 緒 論 向南渡越:馬華文學隱蔽的全球性 第一章 雙重在地:林參天和馬華長篇小說的對位式濫觴 第二章 引曜範世:韓素音在馬來亞的「雙焦點」書寫 第三章 世界主義願景中的漂泊:王安憶和離散文學想像的話語接力 第四章 離心表述與邊緣連結:李永平的跨域文學創作 尾 聲 永恆的內在他者:馬華文學與他異性承認 參考書目 作者簡介
跟著24節氣閱讀:怡
跟著24節氣閱讀:怡
憶鵞湖
厭世古文偵探:學測試
細說金瓶梅:精解三個
字裡行間:華人作家對
字裡行間:華人作家對
擁抱逝水年華:普魯斯
微物與幽情:重讀《紅
虛度年華:世界文豪的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