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臺灣歷史年表
.
壁──尋找台灣戲劇運
.
愛情像滿天的流星雨
.
尋找二二八失蹤的宋斐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尋訪被湮滅的台灣史與台灣人
作者:
藍博洲
分類:
社會•人文•史地
/
台灣研究
叢書系列:
出版社:
時報
出版日期:1999/6/22
ISBN:9571314870
書籍編號:BC0053
頁數:0
定價:
260
元
優惠價:
79
折
205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目前缺書中
目前缺書中:暫時性存量不足,或需與供應商確認後才能訂購。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尋訪被湮滅的台灣史與台灣人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同類推薦
◆豐富詳盡的一手/二手資料! 日據至解嚴前的這近百年的政治氣候以及「大中國中心」的學界霸權,整個學界、民間都錯誤的有著「台灣無史」的印象,因之許多珍貴的史料就在輕忽中散逸了。但在這幾年台灣研究開始受到重視以後,無論是民間的文化工作者、歷史學者或政府當局都同時醒覺到台灣史料的蒐羅不易。 而藍博洲多年來致力於挖掘被官方論述湮埋的台灣近/現代史事及人物,終於集結成這本豐富珍貴的歷史紀錄,他在民眾運動上的著力尤其難得。 2000.1.28【絲路推薦】
■ 內容簡介
藍博洲多年來致力於挖掘被官方論述湮埋的台灣近現代史事及人物,本書所輯錄的即是其辛苦的成果。其中,近現代史事部分包括:台灣原住民從一九三○年的霧社抗日事件到五○年代白色恐怖時期的「蓬萊族解放運動」;台灣客家人從一八九五年至一九五○年代白色恐怖時期的歷史戰歌;以及戰後初期的工運與學運。歷史人物部分則包括:原台灣人日本兵遺族的證言;日據末期兩位抗日學運領袖的傅略;前日本赤色救援會殖民地對策部幹部廖清纏和蔣渭水的女兒、鐘浩東的遺孀──蔣碧玉女士的採訪記。
■ 作者簡介
˙藍博洲 1960年出生於台灣苗栗,1979年就讀輔大法文系。1980年代初通過楊逵、陳映真兩位不同時期的「政治犯」,接觸到「白色恐怖」的政治受難人,並開始涉獵台灣近代史。1987年春天加入《人間》雜誌關始進行從二二八到50年代白色恐怖的台灣民眾史調查、研究與寫作。著有《旅行者》(爾雅)、《沈屍.流亡.二二八》、《幌馬車之歌》、《日據時期台灣學生運動1913~1945》(時報)、《白色恐怖》(揚智)。主編《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台灣社會運動史》中譯本(創造)及時報出版公司「台灣民眾史」系列。
■ 目錄
自序 上輯/歷史與現場 .客家人的歷史戰歌(1895∼1954年) .台灣原住民運動的歷史起點 ——1930年霧社抗日蜂起的啟迪 .50 年代白色恐怖下的原住民戰歌 .50 年代白色恐怖下的勞動者戰歌 .在歷史的荒湮中消逝的野百合 ——重塑台灣學運的歷史像(1945∼1954年) .滯留大陸的台灣棄兒 ——1946年的台籍公費留學生 下輯/歷史與人物 .殖民地青年的覺醒與抗爭 ——訪前日本赤色救援會殖民地對策部幹部廖清纏 .民族純血的脈動 ——1944年蔡忠恕抗日事件始末 .觀音山下的烈火青年 ——抗日志士雷燦南小傳 .還沒有結束的戰爭 ——一個原台灣人日本兵遺腹子的歷史證言 .為了和平民主的鮮花開 ——記訪蔣碧玉的人生七十年
■ 自序
.藍博洲 自從86年6月從軍中退伍以來,對台灣近代史的學習與採寫,一直是我工作和生活的重心所在。 我不是學「歷史」的。學院的「歷史」教育和我並沒有什麼聯繫。而我最大的興趣,或者說志願,還在於文學,尤其是小說的寫作。 之所以造成後來的客觀現實,大概是我主觀動機上想要在文學上表現台灣近代的歷史吧!因此,一種介於文學與歷史之間的歷史報導的寫作便在這樣那樣的制約下出現了。 收集在這本書裡的篇章,便是這七、八年來在台灣民眾史現場的尋訪所得。 就寫作動機而言,它包括了幾種不同的類型: 首先,是為運動需要而寫的。如,「台灣原住民運動的歷史起點」一文,是為紀念霧社蜂起六十週年而作的;「 50 年代白色恐怖下的勞動者戰歌」,是為紀念國際勞動節而作;「客家人民的歷史戰歌」,是為客家運動而寫;「在歷史的荒湮中消逝的野百合」,是為學運而作;……等等。其中,應當指出的是,「台灣原住民運動的歷史起點」一文,在觀點上主要是得自戴國煇教授有關霧社事件研究的啟發。 另外,也有應歷史事件倖存者之邀而把被湮滅的歷史與人物重新挖掘出來的。如蔡忠恕與雷燦南的抗日事跡,即是在蔡、雷兩氏的舊識李薰山先生介引之下完成採寫的。其中部分日文資料承蒙林至潔女士(蔡、雷兩氏的同志—郭琇琮的遺孀)的譯解,謹此致謝。 還有一種是應報刊主編之邀,或是任職雜誌社時奉命而寫的報導。如「 50 年代白色恐怖下的原住民戰歌」和「戰爭還沒有結束」。 最後則是我自己計畫中的、有關台灣歷史人物的系列報導,如廖清纏和蔣碧玉的採訪。 這些報導所介紹的歷史與人物,絕大部份是不被官方——包括一般民間的主流論述——提到的台灣史與台灣人。將它們合輯成書,是為了不讓這些被湮滅的台灣史與台灣人永遠封塵,並作為台灣民眾歷史記憶的一部份。 1994年10月25日 於苗栗羊寮坑 頁數:318
飛越海闊天空-心航海
紀實千古回聲-三毛的
臺灣府城經典:導覽.
未完的旅程:一隻台灣
百年波麗路:從建築、
看不見的文字:時代挑
臺灣妖怪百寶圖
臺灣歷史年表(108
圖解台灣行業神明圖鑑
台馬客家帶的族群關係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