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臺灣歷史年表
.
台灣百譜:傳統生活遺
.
台灣鄉土之旅
.
台灣鄉土之旅:百年台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台灣懷舊之旅──古早台灣人的生活紀實
作者:
黃金財
分類:
社會•人文•史地
/
台灣研究
叢書系列:生活台灣
出版社:
時報
出版日期:1999/8/20
ISBN:957132700X
書籍編號:CE0056
頁數:0
定價:
400
元
優惠價:
79
折
316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絕版書
絕版書:確定不再版的商品,僅提供書籍資訊參考。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台灣懷舊之旅──古早台灣人的生活紀實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同類推薦
吃著便利商店買的飯團,偶爾,想起「米香」的香甜﹔窩在好像總不夠暖和的被窩裡,忍不住,想找「彈棉被」把硬硬重重的棉被彈鬆﹔看著電視裡的聲光布袋戲,有時,懷念起野台的陽春布袋戲……。 作者踩踏著先民的腳步,尋跡蒐錄先民在食衣住行育樂等的智慧與文化遺產,全書分為四大類:古老行業、民俗活動、民間技藝及地方特產,不但內容豐富更收錄了四百多幀珍貴的老照片! 2000.1.10【絲路推薦】
●內容簡介
四、五○年代早期臺灣的生活描繪,作者踩踏著先民的腳步,尋跡蒐錄先民在食衣住行育樂等的智慧與文化遺產。本書分為四大類:古老行業、民俗活動、民間技藝及地方特產。從已漸失傳的彈棉被、挽面到民俗活動的「龜祭」、「做十六歲」;民間童玩的打陀螺到名聞遐邇的汶水「茶壽」、新竹「柿餅」, 一一鉅細靡遺地介紹其歷史、名家、傳說及製作過程。內容豐富多元有趣,並蒐錄四百多幀珍貴難得的老照片,是一部古早臺灣先民生活小百科。閱讀此書仿佛進入時光隧道,循著作者給予的線索,可以實地探勘台灣人的生活軌跡,品嚐(賞)地方特產,是週休二日最好的選擇,也是一趟最不一樣的懷舊之旅。
■ 自序
身為中華民族的子民何其有幸,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不僅歷史悠久,而且華麗璀璨多采多姿。古聖先賢不僅為後代子孫留下了崇高的道德典範,寬廣遼闊的文化內涵,他們的生活智慧及各種風土民情習俗型態,也為後世帶來無比深遠的影響。 我長於淳樸的鄉下,對於流傳已久的民俗活動,特別有一份深沉的眷戀和嚮往。雖然幼時生活水準及社會家庭經濟與今日文明的蓬勃發展未能相提並論,但是那些吸引著年幼心靈的古老行業和民俗技藝,永遠是那麼親切,陪伴著我們成長,也帶給我們無限的懷念與滿足。雖然那只是我國固有文化中微小的一部分,但那也是歷代先民們在胼手胝足開闢生活環境,創造經濟奇蹟的同時,輾轉留下來的藝術結晶,照亮生活的光彩,豐富生活的品味與精緻的內在,讓人不忍遽棄。 隨著時代潮流的演變,新一代思潮流風所及,任何事物都是善變的,缺乏永恆的春天,一些古典的傳統習俗,甚具特色的地方民藝及特產文化,均逐漸在消失之中,湮沒在歷史的洪流,有些別緻的古老技藝,甚至還淪落至乏人問津,無人傳承的窘境,日益為人所淡忘,不復為人所記憶。這些充滿了古色古香,古早味十足的民俗活動及地方色彩濃厚的藝術,在不可預見的未來,或許即將成為歷史的陳述,徒留漫漫的荒煙,永為人們所緬懷,每思及此,實在深感浩歎及惋惜,常為有識之士引以為憾事。 筆者雖然在農業時期的環境中成長,但對藝術創作及各項活動卻是不遺餘力,並在自我磨鍊與多方嘗試中,為自我開創屬於藝術情懷的活路。而對人文環境的剝離,與功利主義瀰漫的社會型態,力圖作一全方位的省思,尋找藝術工作者付諸關懷與扭轉的方向。在公餘之暇,風塵僕僕趕赴各地參加各種民藝活動,在熱鬧奔騰的氣息中,尋覓可資發揮報導的題材,在冷例的寒風中,在靜謐瑟蕭的原野,在山林部落,在窮鄉僻壤,無不留下為民俗尋根的足跡,這是一項艱苦的嘗試,也是體力的挑戰,但我挺下來了。一篇篇的報導文學,一張張充滿逸趣與特色的照片,在各大媒體,為無數的讀者留下最完整的見證。 走遍了大江南北,也遠赴離島地區,為了記錄民俗文化的那份美,為了薪傳藝術的創作歷程,路程雖遠,總有到達之曰。想起孟子所說的:「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基於對藝術的堅苦執著與熱誠,懷抱著一份強烈的使命感,上山下海,亦有所不辭,其間所耗費的時間與精神,人力與物力,實是難以估計。為的是那一份「不達目的絕不中止」的信念支持著我,為民俗藝術紮根流傳,這樣一項甚具重大意義的工作,促使我懷著「舍我其誰」的胸襟與毅力,接續完戚此項艱鉅的任務。 在許許多多的藝術家,各具專長與特色的創作生涯中,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艱苦與辛酸,他們奮鬥不懈的精神,為民俗技藝鍥而不拾,努力以赴的專注,忍受人世間孤寂開創自我的情懷,往往令人為之動容。在一段段漫長而窘困的人生歲月,依然懷抱著那永不退卻的壯志豪情,默默為藝術奉獻一生的心力,他們的成就是斐然的。例如,皮影戲的張德成、嵌瓷畫的顏水龍、製作竹陀螺的鄭水溪、傀儡戲林讚成先生等,再如地方特產的螺溪石硯、散發雅緻風味的美濃油紙傘,均是名震遐邇,歷久不衰的顯著實例。 台灣民間文化具有豐富典雅的內涵,並不因時空的推移而有更異,近年來,政府已逐步大力推動文化的建設,促進心靈的改革,民間的藝術活動亦日益增加,對生活的品質將有決定性的影響,但是不可否認的,科技文明的急速開發,商業化氣息的濃厚,間接對民俗采風及各項古典技藝帶來了極大的衝擊,這亦是讓人引以為憂之處。而老一輩的藝術家已漸漸凋零,有的已走完人生的旅程,留給後人無限的追思,其中不乏大師級的人物,在國內藝術界有其一席之她,享有崇高隆重的地位,他們卓著的聲譽和成就,也帶給後輩學子長遠的影響力,在本專輯中並有詳盡的介紹。 有句名言說:「凡努力過的,必會留下痕跡。」本輯作品中,有不少曾發表於國內各大報章雜誌刊物,承蒙時報出版公司主編心岱小姐的大力支持與鼓勵,促使我勇於創作本輯作品,這些來自朋友們的激勵賞識,均是督促我,推昇我奮勵向上的一股強大力量,常使我銘感五內,難以忘懷。《論語》上說:「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在此亦謹以深摯的謝意表達。 藝術創作之路是艱辛的,但是為了這些民俗風情、薪傳藝術、古老行業的感人風貌,以及地方特產的隆重推介,個人的付出實仍屬微薄,縱然有心,成就則是有待突破。外國藝術家嘗言:「把光明送入人類心靈的深處,此即藝術家獨一無二的使用。」個人一直敬服膺之,唯願本輯作品能帶給讀者們心靈最高的陶冶與慰藉,並促進國內文化藝術的推廣與交流,對參與本作品編輯的友人同好,謹再致至高感謝……。
●目錄
古老行業之旅 「紅瓦」 六甲紅瓦期待春天 「彈棉被」 手工彈棉被,綻破雪白絮 「磚」 八卦「磚」窯熄火了 「賣雜細」 叮叮咚咚,賣雜細來囉 「灶」 爐灶歲月 「烘爐」 「烘爐」將成為歷史名詞了 「煤球」 好想念「煤球」時代 「謝籃」 手挽謝籃娶好某 「打鐵」 「打鐵趁熱」旺景不再 「炭」 寸寸相思化成炭 「香粉」 新竹香粉隨風而逝 「挽面」 細細棉線挽出阿嬤的「水」 「爆米香」 爆!米香啊 「木屐」 木屐,腳下的絕響 「手工抄紙」 埔里「宣紙」成夕陽行業 「火籠」 逐漸消逝的火籠餘溫 「蒸籠」 「蒸籠」不再飄香 「土礱」 土礱間不聞碾米聲 「蓑衣」 戴斗竺穿「蓑衣」 民俗活動之旅 「風雞」 小金門「風雞」傳奇 「風獅爺」 金門風獅爺鎮風制煞 「石敢當」 澎湖七美石敢當傳說 「蜂炮」 鹽水蜂炮慶元宵 「燒王船」 燃燒吧!王船 「糊紙」 糊紙普渡好兄弟 「紙錢」 人間造紙錢,鬼神有錢花 「龜祭」 龜祭文化源遠流長 「花鼓陣頭」 跳躍花鼓大廓情。 「舞獅」 舞動醒獅 「紅腳苓」 嘉南四月紅腳苓擲天飛 「賽陀螺」 地轉天旋,大溪賽陀螺 「鬥蟋蟀」 咱們來去鬥蟋蟀 「籮筐會」 岡山傳統趕集籮筐會 「牛墟趕集」 漸被遺忘的善化牛墟 「做十六歲」 七娘媽廟做成人禮 民間技藝之旅 「布袋戲偶」 掌中戲演盡人間百態 「皮影戲」 弄影一甲子 「傀儡戲」 傀儡戲傳奇 「臉譜」 一張千變萬化的臉 「戲鞋」 蓮步搖,添鞋戲 「三寸金蓮」 織田「纏足」針線情 「刺繡」 繡出女人的美麗世界 「肚兜」 古內衣香豔浪漫 「壁畫」 小金門壁畫 「嵌瓷」 鑲嵌壁畫展絕活 「木書書」 木書畫,不須揮毫亦成書 「錫器」 被上天賜福的錫器 「交趾陶」 嘉義葉王交趾陶 「剪紙」 妙剪生花 「剪粘」 剪粘彩妝廟宇之美 「燈籠」 燃燒四代的燈籠火 「鑼」 銅鑼若響 「畫糖」 畫糖兒甜入心坎裡 「竹陀螺」 陀螺轉出童年回憶 「草編」 草葉玩具 「柿餅」 金風送爽,沛餅飄香 「茶壽」 古早的保溫瓶茶壽 「大甲蘭」 大安溪畔蘭草傳奇 「螺溪石硯」 螺溪石展墨情 「香」 「香」傳百年 「甕缸」 隱遁的水里甕缸文化 「酸菜」 酸溜溜的季節 「筍乾」 百年吃不膩的筍乾 「菜脯」 悔花菜脯的故鄉 「康榔帚」 朴子康榔帚 「醬油」 台灣最古老的醬油 「鹹酸甜」 鹹酸甜這條路 「龍眼乾」 剝龍眼乾的日子i 「貴忝帚」 茄冬貴忝帚橫掃全球 「油紙傘」 美濃油紙傘 「菱角」 官田仲夏採紅菱 「菜刀」 金門飛天砲彈變菜刀
●作者簡介
黃金財 1949年生,祖籍屏東東港,幼年遷居嘉義,現任職中國石油公司嘉義煉製研究所。工作之餘常走訪台灣各地,採訪傳統生活與風土人情、研究本土藝術及自然生態保育。並將所蒐集的珍貴資料精心整理,撰寫成一系列深入淺出的紀實文學作品,發表於各大報章、雜誌。希望能藉此為民俗文化留下鮮活詳實的記錄,也提醒人們珍視寶貴的文化遺產,發揚人文精神。曾著有《藝術瑰寶--參苦禪》(嘉義市立文化中心出版)。 頁數:346
飛越海闊天空-心航海
紀實千古回聲-三毛的
臺灣府城經典:導覽.
未完的旅程:一隻台灣
百年波麗路:從建築、
看不見的文字:時代挑
臺灣妖怪百寶圖
臺灣歷史年表(108
圖解台灣行業神明圖鑑
台馬客家帶的族群關係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