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臺灣歷史年表
.
學運世代:從野百合到
.
彳亍躓頓七十年:恰似
.
媒體突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學運世代─眾聲喧嘩的十年
作者:
何榮幸
分類:
社會•人文•史地
/
台灣研究
出版社:
時報
出版日期:2001/10/8
ISBN:9571334944
書籍編號:kk0031645
頁數:296
定價:
260
元
優惠價:
79
折
205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學運世代─眾聲喧嘩的十年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同類推薦
內容簡介
當年搞學運的人很多,我不過其中的一員罷了。學運對於我的小說並沒有什麼影響,那次的學運倒是讓我「對於文字失去信賴」。例如,有一個字眼叫做「革命」,當時我們一聽到這個字眼就心跳加速,興奮的不得了,覺得這個字眼非常正確、有正義。但事情過去後才發現,「革命」不過是個「語彙」罷了;我因此對於「好聽的語詞」不再有信心,從此我也不想借用人家的語言,我只想創造自己的新語彙。──村上春樹 「學運世代」不需要定調,而是一種異質多元的精神內涵。學運後第一個十年,他們各自承受成長歷程中的焦慮,也努力尋求生命的出口,如今,他們正從不同角落用力發聲,形成一片「眾聲喧嘩」…… 這是一本關於台灣學運世代的「生命史」,不是學運理論或學運史;這是一本關於學運世代這群「人」畢業後生命歷程的書,不是回顧 80 年代到野百合學運歷史脈絡與定位的書。 更精確的說,這是一本關於學運世代過去十年嘈雜喧嘩、活力奔放、成長轉變、多元異質、苦悶焦慮、生命情懷的書。 每個世代都有屬於自己的精神象徵,三月學運當年在中正紀念堂廣場上豎立的「野百合」雕塑,至今仍是台灣社會對於學運世代的認知圖騰。但若觀照學運世代身處的台灣 80 年代巨變結構,羅大佑的黑色異議歌聲,或許更飄盪貫穿了學運世代的成長背景。 在某種程度上,羅大佑的吶喊批判與誠實情歌,象徵著學運世代年輕人在那個年代被社會辨識的重要特質:反抗威權體制與萬年國會,要求民主改革與校園自治,充滿素樸的正義感與理想性格。 然而,回到「人」的本質來觀察,沒有人能夠永遠維持原狀、不做變化。連羅大佑都在九○年代拒絕再被定位於「抗議歌手」,學運世代在過去十年生命歷程中出現各種轉變甚至「變形」,毋寧也是極其自然的人性成長過程。 從「人」的角度切入,或許更能了解學運世代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目錄
自序看見別人,也看見自己 代導讀眾聲喧嘩──學運世代的第一個十年 學運世代組曲 •八卦篇:從八0年代絕食到二十一世紀緋聞 •運動篇:一場未完成的革命 •參選篇:學運世代是改革急先鋒? •治國篇:「總統府高層」馬永成首度披露學運世代治國密辛 第一篇:眾聲喧嘩 第一章:學運世代這種人 •學運世代的特質 /學運世代的共同記憶/學運世代的共同特質/學運世代的世代意義/學運世代的「雙重性格」/後青春期與前中年期的焦慮 •五人教授團的左右透視 /瞿海源:李登輝對不起野百合學運/鄭村棋:學運世代是資產階級接班人 •一代不如一代? /學運世代能夠超越前人?/學運世代看新新人類/會有新的花朵在春天綻放/創造實踐熱情與公共參與 第二章:看見學運世代 •左派的失落與重生 /學運左右分裂/不同邊與同一邊/重新看見左派/左派的時代精神/平等與自由的永恆戰爭 •學運世代中的女性 /學運女性的「出走」/范雲的故事/王時思的故事/顧玉玲的故事/孫瑞穗的故事/多元面貌與異質內涵 •外省第二代的心情 /民進黨的「外省樣板」?/段宜康痛斥「福佬沙文主義」/外省第二代認同之旅/族群共存共榮 第三章:惡魔黨被打倒了,然後呢? •學運世代的政治不歸路 /政治機會結構受益者/學運世代的從政圖像/政治這條路/學運世代的青春悲喜劇 •他們快速墮落了嗎? /政治環境令人迷失?/選舉是必要之惡?/地方民代的掙扎/喝花酒與緋聞風波/彼此監督防腐化/天使與魔鬼的綜合 •民進黨執政後的集體焦慮 /不知為何而戰?/學運世代看陳水扁/「總統府高層」的辯護/是危機也是轉機?/執政論述的匱乏 第四章:學運世代的腳印 •社運中的執著身影 /回首向來蕭瑟處/安定與改革之爭/社運自主意識抬頭/反對運動不反對? •學術做為一種志業 /追求學術真理之路/中國研究與多元關懷/學術與政治的分際/知識份子如何安身立命 •媒體時代的掙扎 /學運世代的媒體經驗/主流媒體內的焦慮/學運世代只能隨媒體起舞?/學運世代辦報與質疑/終身的反對者 第五章:下一回風起雲湧 •兩岸關係是學運世代的新舞台? /學運世代念北大/犧牲部份主權以換取和平?/大河史觀與國家經營管理策略/台灣人的特殊優勢/尋找台灣新定位 •學運世代有必要串連發聲? /各種串連僅具聯誼功能/林佳龍、周奕成的串連使命感/樂觀其成與悲觀質疑/串連集結的不同思考/同中存異,異中存同 •學運世代的未來願景 /郭正亮:用企業方式經營國家/羅文嘉:提升台灣人的品質/林正修:戰略性國土規劃/放眼亞洲,胸懷世界 【結語】和自己賽跑──學運世代的下一個十年 第二篇:學運世代的第一個十年 學運世代檔案總說明 •執政新貴 【檔案一】林佳龍:我給自己兩年時間來瞭解國家運作 【檔案二】馬永成:現在沒有「政治正確」的問題了 【檔案三】郭文彬:不要老記得做過什麼,革命是論件計酬的 【檔案四】曾昭明:外界過度誇大我們的決策權力 【檔案五】周奕成:我除了造反、選舉,其他什麼都不會 【檔案六】顏萬進:我的人生哲學是「隨波逐流」 【檔案七】鍾佳濱:我是在選垃圾袋,不是在選國代 【檔案八】田欣:台灣四百年移民史,有誰不是外來移民? 【檔案九】陳俊麟:我們把自己捧得太高,把過去講得太低 •地方官員 【檔案十】羅正方:我們這一代還沒有獨立人格 【檔案十一】林正修:馬英九找我當民政局長,其實蠻凶險的 【檔案十二】許傳盛:九二一時,我是社會局長也是受災戶 【檔案十三】丁勇言:我已經不會想當馬克斯或列寧了 【檔案十四】周克任:我曾在崩潰的邊緣中尋找自我 【檔案十五】翁章梁:老闆的政治命運和幕僚息息相關 •民意先鋒 【檔案十六】李文忠:如果只要討好支持者,我何必從政? 【檔案十七】賴勁麟:我被安排在第四批準備被關名單 【檔案十八】王雪峰:感謝學運成就我的姻緣 【檔案十九】郭正亮:我在追求對這個社會的影響力 【檔案二十】羅文嘉:我不會再自我膨脹,搞得傷痕累累 【檔案二十一】沈發惠:這個社會已經不知道要怎麼改變了 【檔案二十二】李建昌:人頭黨員每個人都有,但不能用金錢選舉 【檔案二十三】段宜康:你會發現自己喪失的東西愈來愈多 【檔案二十四】鄭文燦:學運世代以前像鬥魚、現在像鱒魚 【檔案二十五】劉坤鱧:我在北大的同學都是中共中上層官員 • 社運健將 【檔案二十六】王時思:我想走出一條專業社運的路 【檔案二十七】邱毓斌:工人應該組黨,起碼組一個左一點的政黨 【檔案二十八】顧玉玲:如果沒辦法自我改造,還談什麼改變社會? 【檔案二十九】陳尚志:有些朋友想法沒進步,連笑話都一樣 【檔案三十】台邦.撒沙勒:我有很長一段時間必須和「原奸」對抗 •學術執著 【檔案三十一】范雲:我回家就像在做族群田野觀察 【檔案三十二】林國明:我們一直在找學術與政治間的平衡點 【檔案三十三】陳志柔:我不會放棄中國研究這個領域 【檔案三十四】徐永明:單靠熱情燃燒,不夠照亮前方 【檔案三十五】孫瑞穗:我們這一代女人比男人更堅強快樂 【檔案三十六】施威全:罵他們「統派」是侮辱了中國人民 •專業力量 【檔案三十七】陳正然:網路沒辦法改變真實世界的不公平 【檔案三十八】方凱亮:每個人都該問自己,到底想過什麼生活? 【檔案三十九】劉一德:跟周伯倫去酒家,才覺得百無一用是書生 【檔案四十】陳裕鑫:寫了上千萬字,到底改變過什麼? 【檔案四十一】周家齊:我以前兇的不得了,缺乏應有的厚道 【檔案四十二】陳豐偉:現在校園反而更加退化保守
作者簡介
何榮幸 1966 年生,台北市人,台大社會系畢業。學生時代曾任《台大法言》等多份刊物總編輯、台大學代大會首任議長、創立「傳真社」並兼任社長與總編輯。 踏入新聞界十年,曾任《自由時報》政治組記者、市政組組長,現任《中國時報》政治組撰述委員。自 1994 年起致力媒體改革運動,先後擔任「台灣新聞記者協會」第一屆會長、《目擊者》雙月刊總編輯。 長期進行政治觀察,曾與同業好友合著《破曉──2000 陳水扁勝選大策略》等書。由於適逢後青春期與前中年期的尷尬夾縫,一年前開始進行網路創作以排解焦慮,2001 年 6 月與網友合著《五年級同學會》。《學運世代》是作者單獨創作的第一本書。
飛越海闊天空-心航海
紀實千古回聲-三毛的
臺灣府城經典:導覽.
未完的旅程:一隻台灣
百年波麗路:從建築、
看不見的文字:時代挑
臺灣妖怪百寶圖
臺灣歷史年表(108
圖解台灣行業神明圖鑑
台馬客家帶的族群關係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