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一分鐘掌握對方個性:掌握對方心思的99個關鍵TIPS(新版)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溫尼考特的語言:通往核心概念的23個關鍵字
The Language of Winnicott: A Dictionary of Winnicott’s Use of Words Second Edition
作者:
珍.亞伯蘭
譯者:
周仁宇, 周佳音
分類:
教育•心理•勵志
/
心理學
叢書系列:Psychotherapy
出版社:
心靈工坊
出版日期:2023/12/20
ISBN:9789863573449
書籍編號:kk0576157
頁數:672
定價:
1000
元
優惠價:
79
折
790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溫尼考特的語言:通往核心概念的23個關鍵字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溫尼考特的語言:通往核心概念的23個關鍵字 內容簡介 客體關係理論大師溫尼考特思想解密寶典 溫尼考特,英籍小兒科醫師和精神分析師,憑藉對嬰幼兒的深刻臨床觀察與人類心靈的熱情探索,跟隨著佛洛伊德的腳步並與克萊恩對話,以一種特別的方式推動精神分析的進展。他的寫作方式蘊含生命力,能夠以日常用語來表達直抵人性根源的概念。這樣的語言,經常令人誤認為太簡單、或太複雜(或同時兩者皆是);即使是最有經驗的溫尼考特學者,仍難免在他的概念裡迷路。 本書作者珍.亞伯蘭以她的獨特創意,將溫尼考特數百篇論文收進二十三個關鍵詞彙裡,像武功祕笈般拆解其龐大的思想體系,是目前對溫尼考特完整著作最重要的研究之一。亞伯蘭非常理解溫尼考特研究者的需求,以她直白清晰的寫作風格、對各討論主題的廣泛涉獵,從原著裡引用了豐富貼切的語錄來闡明溫尼考特的核心概念,並把它們放在更廣的歷史脈絡裡。對讀者而言,宛若打通任督二脈。 對尚未接觸溫尼考特的學生而言,這本書是個通往豐饒寶藏的路標;對臨床工作者而言,這將是可用於臨床實務的新洞識泉源;而對學者而言,這將是溫尼考特作品在書目和專題材料上的寶貴資源。 這就是溫尼考特的語言……在最令人意想不到的地方撞擊讀者靈魂的深處,解開累世堆疊的防衛,有如召喚亡靈一般,讓那些早已埋葬在內心深處的各種感受緩慢但堅定地浮現到終於可以觸摸得到的地方。──本書譯者周仁宇 溫尼考特佳句摘錄 論母嬰關係: 「沒有寶寶這種東西!」……如果你讓我看到一個寶寶,你一定也會讓我看到某個照顧著寶寶的人,或至少有個嬰兒車,被某人的眼睛、耳朵牢牢盯著。我們會看到一個「育嬰配對」。……單元不是個體,而是環境—個體設置。存有的重心並非從個體開始,而是從整體設置開始。──摘自〈與不安全有關的焦慮〉 雖然獨處能力的建立受惠於多種經驗,但其中有一種基礎經驗若不充分,獨處的能力便不會形成;這個經驗是嬰兒或小小孩在母親在場時獨處。因此,獨處能力的基礎是個悖論;這是他人在場時獨處的經驗。──摘自〈獨處的能力〉 論反社會傾向: 如果家能夠承受孩子對家所能做的一切破壞,孩子會安定下來玩。但正事要先做,測試必須先完成,若是對父母的設置和家的穩定度存有疑問時(我指的不只是住家),更是如此。孩子必須先意識到框架,才能感覺自由,才能去玩,才能畫自己的畫,才能當個不負責任的孩子。──摘自〈青少年違法的一些心理面向〉 惡劣屬於由反社會傾向產生的臨床表現……簡言之,反社會傾向代表受剝奪的孩子內在的希望感(hopefulness),而這孩子其實是絕望、不幸與無害的;展現出反社會傾向意味著孩子已經發展出一些希望感,希望能找到一種跨越鴻溝(gap)的方法。這個鴻溝是在相對依賴階段所經歷到的環境供給之連續性的斷裂……如果鴻溝得到橋接,惡劣便會消失。──摘自〈道德與教育〉 論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發生在兩個玩耍領域的重疊處,患者的以及治療師的。心理治療和兩個人一起玩耍有關。由此推論,在沒辦法玩耍時,治療師的工作便是把患者從無法玩的狀態,帶到可以玩的狀態中。──摘自〈玩耍:理論陳述〉 這個毀壞活動是患者要把分析師放在全能控制之外的企圖,也就是,放到外面世界上的企圖。若是沒有經歷最大的毀壞(客體未受保護),主體就永遠不會把分析師放到外面,因此就永遠無法超出某種自我分析(把分析師當作一部分自體的投射來使用)的經驗。若從餵奶的角度來比喻,患者只能自己餵養自己,而不能用乳房來變胖。患者甚至可能會享受分析經驗,但不會有根本的改變。──摘自〈客體使用與透過認同而關聯〉 本書特色 ★針對溫尼考特的理論概念,整理出23個關鍵字詞,並提供資料出處、相關歷史脈絡和解釋,是研究溫尼考特思想的最佳工具書。 ★使用淺白易懂語言來闡述複雜概念,即使初學者也能容易理解。 ★繁中版譯自第二版,新增「錯覺(全能的)」條目以及湯馬士.歐登序文,書末附完整溫尼考特作品列表,尤其具有學術價值,值得購藏。 專業推薦 王浩威 | 精神科醫師、榮格分析師 呂旭亞 | 榮格分析師 李育青 | 執業牙醫師(特殊需求與身心障礙者牙科治療)、 薩滿療癒工作坊帶領者 翁士恆 | 台北市立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 陳俊霖 | 榮格分析師、亞東紀念醫院心理健康中心主任 楊明敏 | 國際精神分析學會(IPA)訓練分析師 劉時寧 | 精神科專科醫師、哲學碩士、文化身心診所主治醫師 樊雪梅 | 訓練督導級精神分析師(BPaS, IPA) 蔡榮裕 |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名譽理事長、臺灣心理治療個案管理學會理事長 (依姓氏筆畫排列)
作者簡介 珍.亞伯蘭(Jan Abram) 珍.亞伯蘭是一位在倫敦全職私人執業的精神分析師、英國精神分析學會的資深分析師、倫敦精神分析診所(London Clinic of Psychoanalysis)諮詢分析師,曾任英國精神分析學會科學委員會名譽祕書,以及入門課程副主委。她目前是「巴黎團體」(Paris Group)的成員,這是歐洲精神分析聯盟(European Psychoanalytical Federation)的一個合作團體。 除了臨床執業之外,亞伯蘭亦勤於在國內外教學與演講,其中包括英國精神分析學院(The Institute of Psychoanalysis)以及塔維斯托克中心,她也是艾塞克斯大學精神分析研究中心(Centre for Psychoanalytic Studies, University of Essex)的客座教授。她是《國際精神分析雙月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編輯委員會的成員,也是《比利時精神分析期刊》(Revue Belge de Psychanalyse)的特派員。 除本書之外,亞伯蘭尚有《存活的客體:關於心靈客體存活的精神分析臨床論文集》多本著作,並於2023年十月受臺灣精神分析學會之邀前來台灣講學一週。 溫尼考特作品目錄編者簡介 克努德.鍾曼德(Knud Hjulmand) 克努德.鍾曼德是一位臨床心理師與兒童心理治療師,在丹麥哥本哈根郡艾格旺(Egevang)的兒童治療之家(Children’s Residential Treatment Home)工作,同時私人執業。他在哥本哈根大學的大學診所教學與督導,是《兒童心理治療期刊》(Journal of Child Psychotherapy)的顧問理事會成員、歐洲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聯盟(EFPP)以及丹麥兒童及青少年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學會(DSPBU)的會員,也是丹麥國家倡議委員會(Danish National Appeals Board)兒童案例專家顧問心理師。 譯者、審閱者簡介 周仁宇 國際精神分析學會暨美國精神分析學會分析師、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高雄醫學院醫學系畢業,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人類學博士。目前為臺灣精神分析學會訓練分析師。譯有《人我之間:客體關係理論與實務》;文章散見於《心的顏色和森林的歌:村上春樹與精神分析》、《除了瘟疫,還有人性在挑戰!:瘟疫、政治、精神分析》、《一個家,一輩子:精神分析看台灣電影中的親情風暴》。 譯者簡介 周佳音 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五年級學生,目前於台北榮民總醫院見習中。喜好登山、音樂、英文寫作。
目錄 【繁體中文版序一】最終極的讚美是被找到並且被使用/珍•亞伯蘭 【繁體中文版序二】溫尼考特的心靈/王浩威 【譯序】撞擊靈魂深處的語言/周仁宇 致謝 作者與溫尼考特作品目錄編者介紹 前言 第二版序/湯馬士.歐登 第一版序/喬納森.佩德 緒論 1.攻擊 精神分析中的攻擊概念•原初攻擊•寶寶的無情特質•分析師被激起的恨意•攻擊在發展中之兒童的演化•融合的任務•對於對立以及外在客體之現實的需求•無情的愛•對毀壞特質的容忍導向關懷•存活:從客體關聯到客體使用•死亡本能與父親 2.獨處(的能力) 自我關聯•我獨處•退縮與孤單 3.反社會傾向 撤離的經驗•違法以及正常的反社會行為•偷竊的需求•兩種趨勢:毀壞與客體尋求•充滿希望的片刻•反社會傾向與精神分析 4.存有(連續) 重心•真正的孤絕自體•充滿創造力的統覺•存有以及女性元素•生命到底是什麼 5.溝通 非語言的象徵化•相互關係的經驗•治療時碰觸患者的爭議•兩個類別的寶寶•溝通或不溝通•不滿的功能•拒絕好客體的需求•溝通的兩個對立面•真實感•對自體的侵犯•對精神分析技術的涵義•隔離與青春期 6.關懷(的階段) 憂鬱位置•對憂鬱位置的個人觀點•母親的兩個面向•兩種類型的焦慮•良性循環•矛盾•貢獻的功能•時間維度•先天道德•惡劣特質 7.創造力 原初心靈創造力•做為創世者的新生嬰兒•文化經驗及其所在•充滿創造力的生活是行動•創造力與藝術家•尋找自體• 男性與女性元素•純粹女性元素•純粹男性元素 8.依賴 穿越依賴的旅程•依賴的事實•對女人的恐懼•相對依賴•褪適應與失敗•理智理解的開端•覺察—朝向獨立 9.憂鬱 憂鬱及其價值•健康的憂鬱•和錯覺與幻滅有關的斷奶•憂鬱的心情•等待,而非治癒 10.自我 自我出現之前沒有本我•整合•自我覆罩•未整合與崩解 11.環境 環境對人類發展的衝擊•分析設置:抱持的環境•精神病:一種環境缺損疾患•精神病焦慮•侵擾•對崩潰的恐懼•「徒有正常神智,我們終究貧乏」•父親:堅不可摧的環境 12.恨 〈反移情裡的恨〉•分析師的恨•分析師的療癒夢•必要的環境•患者在被愛之前被恨的需求•母親為何恨她的嬰兒 13.抱持 界限與結構•抱持的功能•人格化•管理 14.錯覺(全能的) 早期幻滅者•錯覺—幻滅做為一個痛苦的過渡•幻覺、幻想與幻想化•錯覺的要義•理論上的第一次餵食•主觀客體 15.母親 小兒醫學與精神分析•「自然的」與「健康的」母親•夠好的母親•夠好的錯覺•生物學與母親的身體•即將為人母的女人與即將為人父的男人。圍繞性交周圍的幻想•夠好的母親的無數功能•母親的可靠享受•母親的鏡映角色•幻滅歷程的價值•不夠好的母親 16.玩耍 玩耍理論的演化•玩的質地做為一個意符•攻擊•焦慮•自體經驗與友誼•玩耍與潛意識•與發展順序相關的玩耍•玩耍與心理治療 17.原初母性專注 尋常的奉獻•持續存有•應對需求 18.心靈軀體 心智與心靈軀體•敏感而有活力的忽略•玩弄人的母親•將反應編目•心身疾患•正向的力量 19.退行 退行理論•分類•兩種退行•真實感或徒勞感•「我們藉由失敗來成功」•是適應而非藝術•安慰的意義•一個提供信心的設置•區分願望與需求•退行與退縮 20.自體 主體性與自體•做為泡泡與核的自體•原初的未整合•三個自體•強化自體感的照料質地•假我•斷裂的理智•象徵式的實現•真我•順服與妥協•心理治療以及對自體的追尋 21.壓舌板遊戲 特定情境•三個階段•猶豫期以及幻想的角色•做為乳房或陰莖的壓舌板•環境的許可•猶豫、阻抗以及錯覺 22.塗鴉遊戲 有療效的診斷工具•信念•「來玩吧」•技術•夢的屏幕 23.過渡現象 關於人類天性的三重宣言•真正非我的客體是一個擁有•過渡客體以及邁向象徵的旅程•過渡客體的功能•文化經驗•友誼和團體•潛在空間以及分離•必要的悖論 【附錄一】參考文獻和書目 【附錄二】溫尼考特出版著作 【附錄三】溫尼考特作品目錄 依年代排序的清單 依字母排序的清單 【附錄四】英文索引
你以為是鳥事,其實是
重新定義「她」,女性
健全的社會:佛洛姆從
精神分析引論,佛洛伊
漫畫心理學:心智如何
小鬱亂入,抱緊處理【
夢的智慧:學會夢的語
情結:內心隱形的拉扯
師父,這玩意比功夫還
漫畫 從厭世王到人氣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