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大災變:你必須面對的全球失序真相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千禧年:古爾德三問
作者:
史蒂芬.古爾德;
分類:
科學•自然
/
一般•科普
叢書系列:科學人文
出版社:
時報
出版日期:1999/8/9
ISBN:9571327700
書籍編號:sb0056054
頁數:0
定價:
150
元
優惠價:
79
折
119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千禧年:古爾德三問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同類推薦
●內容簡介
2000年將至,類似飛碟會的集體狂熱行徑接踵發生,媒體也充斥著有關千年至福、末世毀滅、幽浮熱等各種報導與臆測。究竟人類是否真該為千禧年的降臨,感到如此不安?上帝與自然是否真有縝密規律的運行之道,抑或這一切只是我捫追求秩序的本性在作祟,而庸人自擾? 在本書中,知名科普作家兼學者古爾德,提出了What?(什麼事情)、When?(什麼時候)以及Why?(什麼原因)三個疑問,試圖在睿智幽默的筆鋒下,以旁徵博引的科學邏輯及歷史知識為武器,釐清千禧迷思的真相。他以最淺白的文字來思考時間的問題,試問時間既然是人為元素,各文化對時間的計算與定義都不同,那麼人類為何仍會對千禧年的到來,感到如此惶惑?本書是最適合陪伴讀者度過人心惶惶千年之交的必讀之作,也是最與眾不同、興味盎然的一本千禧年讀物。
●自序
隨意又精確的千禧年
.史蒂芬.古爾德 1950 年元旦剛過時,我就已經開始思考這本書的題材了。當時我才 8 歲,大部分的時間都耽於週期性活動的歡樂之中。星期天上午,我拿出〈紐約時報〉翻到運動版,查看主要棒球聯盟球員的成績統計。再拿出索引卡,按照球員的名字,逐一登記,然後就開始仔細研究每位球員的統計數字。 《生活雜誌》代表雅俗共賞的文化精華,每週寄達時,又是我的另外一種活動──比較缺乏系統性的翻閱圖片。1950 年的第一期強烈震撼了我,永誌不忘;印象之深刻,只有孩提時代激昂熱鬧的記憶(小弟出生、父親從戰場解甲歸來),可堪比擬。該期的《生活雜誌》檢討過去的半個世紀,展望未來,作為世紀中點的賀禮。(有一派說法,認為真正的世紀中點,應該是 1951 年的第一期。其實這個問題,就像世紀何時結束的問題一樣,迭經爭論卻仍懸而未決。這種問題,驅之不去、滑稽可笑,卻又令人著迷。) 當我翻閱這期《生活雜誌》時,不知何故,我的思緒,超越時空,飛到了紀元 2000 年。利用小學三年級學到的算術,我算出 2000 年時,我將是 58 歲。當時我的祖父母都還健在,證明我也也有活到目睹 2000 年來臨的可能。此後,一想到能夠親身體驗這個重大事件時,我就興奮莫名。多數的人,出生或死亡於無足輕重的年份,所以我應該算是特別幸運。1980 年,我差點死於癌症卻幸運痊癒時,我列出兩點身為當代人,必需珍視此生的理由: 「經過仔細考慮,我覺得必須栽培兒女成人; 已經這麼接近千禧年了,錯過的話,令人遺憾。」(出自拙作《火鶴的微笑》序言。) 明知有關千禧年的著作,將如雨後春筍,但是我不欲隨俗浮沉。1950 年元月的某個日子,一個縱情於幻想的小孩,又有什麼理由為這短暫的浮世繪附麗增益呢?本書的特質,就在於它有所不取。我將避免世紀末文學的兩個特點,尤其是千禧年帶來的啟示性質。這些題材迎合讀者口味,愚蠢而令人厭倦,代表了所謂權威的基本錯誤:自以為是的觀念,認為向前衝刺,一遇重要關頭必會引發真知灼見。 首先,我不預測人類的未來,不論是近程或遠程;也不涉及個人、家庭、種族、城市、國家、地球甚或銀河的未來(除了上段預測千禧年將帶來雨後春筍般的書籍外)。其次,有關伴隨世紀末出現的動盪或啟示性質的相關信念,也在摒除之列。人類有史以來,尤其是在悲慘不幸之時,這種想法就會瀰漫氾濫,人們對之深信不疑。 本書將局限於有關千禧年的一些細小問題。和人類不可知的未來相較,也許顯得微不足道,甚至可笑。但是這些小問題──事實的性質、知識的機制──具體而有例證作用,所以自有其價值和意義。沒有細小的橡樹種子,那能有參天的橡樹。因此本書所談的將是:曆法和數目、手指和腳趾、還有平均的觀念;太陽、月亮、地球的年齡、還有耶穌的出生。 曆法問題具體、廣泛而且珍貴,淵源於人類推理的缺失。即將到來的千禧年轉變,引發熱烈的爭論,它們同時又是這些爭論的礎石。羅馬戲劇家特倫斯(Terence)有句著名的格言:「我是人,所以四海之內皆我同胞。」人類具有強烈的求知慾,但是偏見太深。 本書論及的天文、歷史和曆法問題,立論的依據,就在大自然的實況和人類隨意設定的定義之間的差異。換言之,宇宙的實況不容否認,人類為了解釋這些實況必須有所設定,兩者之間的相互反應,就是本書探討的要點。宇宙的實況,就是如此,人類的界說,方式雖多,不能對之有絲毫改變。獅子就是獅子,種系上接近老虎的程度,超過蚯蚓。不管人類從精神上或隱喻上,拉近獅子和蚯蚓的關係,也不能改變這個事實。 在另一方面,生活上的一些重要部份,不管定義如何精確、方式如何客觀,都該視為人類的隨意設定,也是大自然容許的選擇。例如投手投球越過本壘板,這本是千真萬確的事實,但是好球壞球的判定,雖有完善的規則和習慣,卻仍然是人為的界定,何況規定還可能改變。同理,地球的公轉規範了一年的日子,而把七天定為一週,卻是人類文化的隨意規定。 千禧年的問題──人為界定程度最深的部分──呈現的是人類的缺失,不是大自然的強制。事實上,大自然有三種循環──地球自轉(日)、月亮環繞地球(月)、地球公轉(年)。上帝處理這個問題的方式,顯示祂不是數學不行,就是天生調皮。因為三者之間,沒有簡單的倍數關係。此點將在本書第三部討論。 在中庸地帶,定義雖然仍由人類設定,但是自然的事實,卻促使各個民族,分別獲致大抵相當的解決辦法。恆星沒有自動分成四季,但是春、秋分和冬、夏至,對於四季的劃分,多少具有促成的作用。節氣對於漁獵、收割,以及稍後的農業發展,關係重大。 話雖如此,也有許多民族採用了其他適應週遭環境的制度。熱帶地區白天的長短和溫度變化不大,節氣的重要性不高。因此一年分成乾、濕兩季,反而更切實際,更為合理。我曾在委內瑞拉外海的一個小島,住過幾個月。除了觀光客為了居住地方的天氣關係,前來度假,而稍微帶來季節的感受之外,全島整年都沒有季節變化的感覺。因為貿易風整年從東方吹來,氣候乾燥。就由於天氣變化不大,島上的報紙根本省掉天氣報導。如果發生颱風或暴雨,那是重大新聞,不屬於天氣問題。 千禧年的狂熱,和自然無關。但是十進制一向普遍被使用,阿拉伯數字的 1000 又顯得均勻美觀,令人難於抗拒。但對於採用非十進制的民族,它就沒有特殊的地位可言。 也許十進制的流行,跟人類有十根手指有關,所以顯得與大自然不無某種關聯。馬雅族使用二十進位的算術,說不定就是因為加計了十根腳趾。總之,人類擁有十根手指頭,雖是演化過程的「偶然」,卻也相當實用。太古的陸棲爬蟲類,則有六根、七根、或八根不等。雖說八進制也很理想,遺憾的是爬蟲類的演化途徑,與人類不同。三億年後的今天,腦筋發達、直立行走、擁有十指的人類,深深體驗到,十根指頭代表了最好的數學。 如果是在另一個假想的地球上,北美洲的馬類也許不會滅種;馬雅人可能會馴化馱獸,可能發明輪子,甚至進而發明了控制世界的有效利器:火藥和航海術──紀元第 5 世紀前後,馬雅族就已高度發展,歐洲還處於落後情況。再進一步假想,中美洲的民族東進征服舊世界,與東方的中華帝國協議,二十進位的數學因而流行全球。於是千禧年不再是地區性宗教教主耶穌統治千年的美好日子,一變而成原始被征服部落的奇怪神話。小學三年級的教科書,就會這樣編寫。 事實是採用十進制的歐洲取得支配權。然後十進制的歐洲成為基督教的世界,而基督教對於千禧年又懷有特殊的神秘情愫。西方文明結合了這個重視千年轉換的天啟故事,十進制因而如虎添翼,猛不可擋。如今我們處於千禧年的狂熱氣氛之中,其實和大自然任何循環無關。人類真是可笑;然而迷人之處,也是難以盡述。 本書的焦點,就在這三個問題之上,是它們引起了千禧年轉換的無限狂潮。主題集中在曆法、天文和歷史;不談心理、不做預言。書中提出三個問題:什麼事情(what)、什麼時候(when)、什麼原因(why),希望透過對於它們的解析,澄清大眾傳媒討論千禧年引起的種種的無謂爭辯。第一個問題「什麼事情」,討論到底千禧年是什麼,以及基督再臨的一千年,為什麼和近代俗世一千年的變遷扯上關係。第二個問題「什麼時候」,探討千禧年的轉換,是始於 2000 年 1 月 1 日呢?還是 2001 年 1 月 1 日?(此一問題,不如乍看時的簡單,它的無法解析,是 20 世紀文化史的一個有趣問題。)第三個問題「什麼原因」,則要研究為什麼我們如此著迷於千禧年轉換開始時,所呈現的曆法問題。如果宇宙的運轉,真如精確的時鐘,遵循明顯的數學週期,為什麼曆法問題會變得比純粹的計算還具有挑戰性? 作者在此,將混合愛因斯坦的兩句名言,作為序言的結束。兩者都借用隱喻的神衹代表自然的優雅秩序:上帝沒有和大自然玩骰子;祂也沒有心懷惡意,只是精明而已。恕我再加一句:祂好狡猾啊!我們是不是只在對準宇宙的鏡子裡面,看到自己的影像而已?
●書評
.洪萬生(師大數學系教授) 電腦千禧蟲已經為世紀末的社會,造成了脫序的極度不安,究竟千禧年為何物?古爾德在本書的大哉三問,或許可以給我們一點啟示。 根據報載,電腦千禧蟲已經癱瘓了瑞典國際航空站,造成了極大的慌亂與不安。這種脫序所帶來的信心危機,對於自詡的「窺天機者」,無疑是絕佳的「因緣際會」,得以在「千禧年」所役使的流行文化中,挑起激情的浪花,再一次為宗教的世俗化實踐,留下令人驚懼的見證。因此,古爾德撰寫本書,三問狂熱「千禧年」為何物,或許意在為世紀末的(大眾)文化救贖,提供一帖「理性」的藥方吧。 然而,如果我們認為「千禧年」的信徒都是「感情」的動物,那就大錯特錯了。按古爾德的分析,「千禧年」這頭人造的「千年獸」的定期現身,可是理直氣壯得很,原因就在於整個基督教文化不斷地供養它。不過,我們卻不好說是西方人自作自受,因為「千禧年」正是他們師承畢達哥拉斯與柏拉圖的「命數論」進路,「專門對付大自然當中的秩序和意義問題」,使命固然非常神聖,精神則更是令人感佩。至於偉大的科學家如伽利略等人的科學成就,都可視為「命數論」的一種不朽再現。 隱藏在這種「再現」之下的本質,正是古爾德的立論依據:「大自然的實況和人類隨意設定的定義之間的差異」。《千禧年》的確實現了這種差異,它所研究出的曆法則更是如此。誠然,「如果上帝真是伽利略世界中的畢達哥拉斯,曆法就不會變成爭議不休的智力問題。」可惜,人類針對日夜、月亮和地球所「隨意設定」的週期,卻必須經常「精確」地調和(陰陽曆),否則耶穌哪一天復活就變得無法確定! 無論如何,吾人在曆法上所表現的「精確的隨意設定」,無疑是向「實在論」交心的一種態度。面對蒼茫宇宙、悲喜人世,針對隨意設定的數目賦予意義--精確化,固然是賢智者所當為,但是「日期/星期換算」的白癡專家,則又何嘗不然?在闔上本書之際,請不必為作者的自閉症長子傑西嘆息,因為在對比了人類纏鬥《千禧年》的悲壯掙扎之後,古爾德很驕傲地告訴我們:他已經找到了這一帖文化救贖的「理性」藥方,那就是傑西的高貴生命情操!
●目錄
導讀 千禧年熱潮中的溫柔思辯 魏國彥 自序 隨意又精確的千禧年 史蒂芬•古爾德 第一部 什麼事情? What? 重新定義千禧年:從聖諭到倒數計時 第二部 什麼時候? When? 消弭丹尼斯之辯 第三部 什麼原因? Why? 天地不仁 五個星期
●作者簡介
史蒂芬•古爾德 1941年生於紐約,現為哈佛大學地質學教授,對動物學、古生物學和演化學均有獨到精闢的見解與研究。其科普作品在原創性的科學思辯觀點中,蘊含著豐沛的人文情感和機巧幽默,屢獲獎項肯定,創下暢銷佳績。他的著作包括有《達爾文大震撼--聽聽古爾德怎麼說》、《貓熊的大拇指--再聽聽古爾德怎麼說》(已有中文版)、《壯闊的生命》(時報88年出版)等。 開本:25開 頁數:144
令人大開眼界的貓頭鷹
齒顎不正:一個隱藏的
基礎建設全圖解:秒懂
臺灣藥用植物圖鑑(典
機器中的惡魔:從薛丁
臺灣熱帶植物圖鑑
喬木與蔓藤賞花圖鑑
量子意識論,跨越感知
智慧演化論,從最小的
都是大腦出的錯:不完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