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一分鐘掌握對方個性:掌握對方心思的99個關鍵TIPS(新版)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瓦器裡的寶貝:透過艾瑞克森心理社會發展理論、薩提爾家族治療,以及阿德勒個體心理學專業詮釋,引導內在的自我探索和自我照顧
作者:
翁真聯
分類:
教育•心理•勵志
/
心理學
叢書系列:書房
出版社:
日日學
出版日期:2022/1/12
ISBN:9789869949453
書籍編號:kk0544251
頁數:208
定價:
360
元
優惠價:
79
折
284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瓦器裡的寶貝:透過艾瑞克森心理社會發展理論、薩提爾家族治療,以及阿德勒個體心理學專業詮釋,引導內在的自我探索和自我照顧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瓦器裡的寶貝:透過艾瑞克森心理社會發展理論、薩提爾家族治療,以及阿德勒個體心理學專業詮釋,引導內在的自我探索和自我照顧 內容簡介 就算宛如瓦器般平凡不過的人,也能自我探索生命中的寶貝達到生命成長。 「瓦器裡的寶貝」出自《聖經》中〈哥林多後書〉四章七至十一節,「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裡,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上帝,不是出於我們。我們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心裡作難,卻不至失望;遭逼迫,卻不被丟棄;打倒了,卻不致死亡。身上常帶著耶穌的死,使耶穌的生也顯明在我們身上。」人最大的難處是自我限制而不自知,因著自我貶低使自己陷入四面受敵的框架中。人強勢的態度,自憐的乞討都為了保護易碎的瓦器,在過度保護瓦器時卻忽略瓦器裡有寶貝。 脫下舊人、穿上新人、活出新樣式是生命成長的三步驟。在這個過程中,與自己、他人和信仰建立新的關係。 以艾瑞克森發展心理學八大階段發展,與危機回顧個人生命發展,每個階段都透過《聖經》觀點加以詮釋,有新觀點和因應方法邁向下個階段發展。 透過薩提爾家族治療冰山隱喻,詮釋亞伯拉罕三代重要人物之個人冰山,以及分析亞伯拉罕三代家庭的世代傳遞。讓讀者明白「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幾千年前的家庭互動關係對家庭成員的影響,無形中也影響了下一代,代代影響直到今日的家庭不外乎如此。 藉由阿德勒個體心理學,分析新約聖經的稅吏長撒該的生活風格,以及與耶穌相遇之後,由個人的自私自利轉向社會情懷的改變。 全書九大章節,作者運用簡單容易理解的文字分享自己教學、超過十六年協談經驗,深入淺出方式認識自己,有能力改變現況,使讀者能善待自己、他人,提升自我照顧的能力,並且在信仰上找到正向的信念,覺察過去想法的舊軌道,勇敢地行出新的路徑。 真摯推薦 這是一本值得推薦的認識自我,以及認識信仰傳承的好書,特別推薦給讀者。 陳吉松─聖光神學院院長 作者真聯博士是一位追尋知識與運用的學者。此書是她經過學習、探索和實踐所構成的寫作,其基本的立場與角度是通過基督信仰與神學、心理、社會和醫學等科學的整合知識與理論來書寫。 吳仲徹─前衛理神學院院長 一直想要跟真聯一起服事暫時陷入困境中的人,卻始終跨不出第一步,總覺得能力不足。如今真聯出版《瓦器裡的寶貝》,心中豁然開朗。 孔繁珍─Asian Community Transformation Trust 顧問 從破繭到蛻變,《瓦器裡的寶貝》書中有相當詳細的說明與逐步指引,在當前瞬變無序的生活環境下,及動輒緊張的人際關係裡,希望這本書陪伴讀者勇敢面對修補的歷程,找著安定、盼望與力量。 林毓雯─聖光神學院延伸教育處處長 本書特色 1. 以循序漸進方式引導讀者如何窺探內心中的訊息、情緒、情感的來由。 2. 透過薩提爾家族治療的家族圖工具,幫助讀者看清個人三代家庭圖的脈絡發展,將個人的主觀認知引導至客觀評估。 3. 作者利用個人創意繪出《聖經》著名人物:亞伯拉罕三代家庭圖,以及重要成員的個人冰山圖,幫助讀者清楚明白原生家庭對個人的影響。 4. 運用心理學家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理論,詮釋聖經人物撒該生命改變的事件,幫助讀者重新審視個人生命事件以達成長。 5. 每章節均運用真實案例詮釋,使得作者所言更有效度。而且設計了深思問題,幫助讀者在閱讀過後往內心尋找自己,安靜心自我引導,或是邀請耶穌引導內在的自我探索和自我照顧。
作者簡介 翁真聯 1997年於「兒少短期庇護中心」工作時,領受上帝感召「成為傷心人的陪伴者」,於是進入神學院接受專業助人者與教牧諮商的養成訓練。 經歷 目前在台灣中南部各神學院教授:自我探索與生命成長、婚前諮商、聖經諮商、會談技巧、兩性關係與輔導、悲傷輔導、團體輔導等課程,特別著重理論和實務運用並行。另外,常受邀於教會培訓課程與營會:夫妻和諧成長營、親職教養難題處遇、自我認識與信仰建造、人際關係與交流。
目錄Contents 推薦序 一本值得推薦認識自我的好書 陳吉松─聖光神學院院長 透過靈性力量勇於自我成長 吳仲徹─前衛理神學院院長 瓦器裡真有寶貝 孔繁珍─Asian Community Transformation Trust 顧問 認識自己的目的是為了改造自我 林毓雯─聖光神學院延伸教育處處長 作者序 人生是一趟持續蛻變的旅程 ……………………………………………………………………………………………… 前 言 人是單純或是複雜呢? 如何穿上新人呢? ……………………………………………………………………………………………… 第一章:家庭裡的自我罈子 每個人內心都在尋求兩個答案,一個是「我可愛嗎?」 另一個是「我重要嗎?」 當這兩個答案是肯定時,會帶來內心的安全感,且接納自己並快樂自信的活出自己。 若對答案有疑惑沒有滿足時,容易患得患失、猶豫不決,甚至用許多錯誤的方法尋求自我肯定,表達自己的重要性。 •原生家庭中的「加」與「枷」 •家庭是「一髮動全身」的系統 •結論 •自我認識練習 ……………………………………………………………………………………………… 第二章:淺談艾瑞克森心理發展與危機,看聖經的教導 西方歷史以有智慧著稱的所羅門王曾說:「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物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傳道書〉三章1-2節) 人從出生至死亡,隨著各年齡層的發展階段軌道進行著,每個階段都有其發展任務。 •信任與不信任(零──一歲) •自主與害羞、懷疑(二──三歲) •積極進取與罪惡感(四──六歲) •勤勉與自卑(七──十一歲) •自我統整與角色混淆(十二──十八歲) •親密與孤立(十九──三十歲) •生產繁衍與停滯(三十一──五十歲) •自我榮耀與悲觀絕望(五十一歲──生命結束) •這裡有些議題可以思考 ……………………………………………………………………………………………… 第三章:以薩提爾的家族治療模式,解析亞伯拉罕三代家庭成員的個人冰山訊息 經年累月的行為模式,交織成故事。 原來我們所看到,所經驗到的行為只是表象,行為背後常常隱藏著說不出來,看不清楚的真實訊息。 當我們洞察真實的訊息時,正是活在當下,活出自由的生命。 •亞伯拉罕的家庭成員介紹與分析 •以撒的家庭成員介紹與分析 •雅各家庭成員的介紹與分析 •結論 •也想回溯自己的原生家庭嗎? ……………………………………………………………………………………………… 第四章:探討亞伯拉罕三代家庭,世代傳遞的影響 家是每個家庭成員連結而成的生命體。 生命體交織著個人情感、行為、事件等層面的網絡,持續醞釀著對現在及下一代的影響。 我們每個人都無法選擇在什麼樣的家庭出生,我們卻可以選擇不受原生家庭影響,然而這個選擇在於你個人的決定。 •家庭圖繪製 •亞伯拉罕家庭圖 •亞伯拉罕的第二代──以撒的家庭圖 •亞伯拉罕的第三代──雅各的家庭圖 •亞伯拉罕家族世代傳遞的陋習 •亞伯拉罕三代家族的「傳家寶」 •結論 •想做些認識自我的練習嗎? ……………………………………………………………………………………………… 第五章:從溝通型態洞察個人限制與成長 在過去歲月所經驗到大大小小的事件、觀察到有聲無聲的訊息、感知到正負向的感受,都紀錄在我們的腦海裡,也形成我們現在回應他人和情境的素材。 •溝通姿態的分析 •討好型的溝通姿態 •指責型的溝通姿態 •超理智型的溝通姿態 •打岔型的溝通姿態 •一致性的溝通姿態 •在基督信仰中行出一致性的溝通型態 •跳脫框架,不再自我控告 •認識神的接納,提升自我接納的能力 •結論 •自我認識練習 ……………………………………………………………………………………………… 第六章:藉著阿德勒個體心理學,解構聖經人物──撒該的生活風格 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 每一個人都有獨一無二的生活風格。 因此,每一個人都值得被尊重。 •從自卑感到卓越的生活風格 •追求優越的動力 •個人利益與社會情懷的發展 •撒該的背景分析 •因著自卑產生的補償作用 •撒該追求優越的動力 •從個人利益到社會情懷的發展 •撒該遇見耶穌後的改變 •結論 •有些議題可以想一想 ……………………………………………………………………………………………… 第七章:自卑感能成為成長的動力 自卑感無人能倖免。 阿德勒認為自卑感是人向上發展的動力。 重新框架自卑感,提升自我接納的能力 •自卑感來自家庭,無人能倖免 •認識阿德勒詮釋自卑感的影響 •認識自卑感後心中無比釋放 在基督信仰中看見盼望 •透過撒該的故事,反思自卑感 •在神的愛與接納中有盼望 •結論 •有些議題一起來思考 ……………………………………………………………………………………………… 第八章:人在關係中被建造 俗話說:「有關係就沒有關係,沒關係就有關係了。」 所羅門王曾說:「若是跌倒,這人可以扶起他的同伴;若是孤身跌倒,沒有別人扶起他來,這人就有禍了。」(〈傳道書〉四章10節)。 脫下舊人──提升與自己的關係 •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學會欣賞自己 •個人認知、情緒和行為更有彈性與自由 •勇於真誠表達個人感受 穿上新人──提升與上帝的關係 •藉著禱告與上帝建立親密關係 •真誠倚靠、同在的親密關係 •恢復受造尊貴的關係 活出新樣式──提升與他人的關係 •提升欣賞他人的能力 •尊重彼此差異 •提升同理他人的能力 •提升建立界線的能力 •想跟著練習嗎? ……………………………………………………………………………………………… 第九章:認識自己是一生重要的功課 人生中最困難的事之一就是認識自己、了解他人。 生命成長三步驟:脫下舊人、穿上新人行(活)出新的行為、樣式。 認識自己保持在進行式時,能更認識創造人的上帝,提升自己與上帝,與真實的己,與他人的關係,使自己形像與上帝的形像接軌並漸漸得恢復。 認識自己,生命更新 •靈性成長──與神接軌 •自我照顧──與真實的自己接軌 •人際關係成長──與他人接軌 •藉由專業知識提升生命成長 個人內在整全能提升饒恕的能力 •饒恕使自己得釋放 •饒恕的能力來自於上帝 上帝、自己、他人之三角融合關係 •我與己(裡面的人)的關係 •我與他人(裡面的人)的關係 •我與上帝的關係 •我與上帝與自己與他人之融合關係 •結論
健全的社會:佛洛姆從
精神分析引論,佛洛伊
漫畫心理學:心智如何
小鬱亂入,抱緊處理【
夢的智慧:學會夢的語
情結:內心隱形的拉扯
師父,這玩意比功夫還
漫畫 從厭世王到人氣
性格致勝:MBTI×
父親的乖女兒:關於那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