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尼采的教育哲學:論作為藝術的教育
.
每天懂一點老子:順應
.
你活得很累,都是自我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每天懂一點論語:不迷失本心、讓自我持續蛻變的225則教誨。
作者:
安富步
譯者:
江永奕
分類:
哲學•宗教
/
古典哲學理論
叢書系列:綠蠹魚Read It
出版社:
遠流
出版日期:2025/10/30
ISBN:9786264183901
書籍編號:kk0600957
頁數:304
定價:
340
元
優惠價:
79
折
269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每天懂一點論語:不迷失本心、讓自我持續蛻變的225則教誨。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每天懂一點論語:不迷失本心、讓自我持續蛻變的225則教誨。 內容簡介 內在革命,活出不被時代左右的力量。 動盪時代,讀論語正是時候。 在瞬息萬變中,如何立身行道、不失本心? 《論語》教你修煉自我,找到堅定內心的力量。 兩千多年來,《論語》一直是東亞最重要的經典之一,至今仍受到廣泛研讀。它並非陳舊的道德規範,而是一部教人如何在變局中不失本心的「革命之書」。 《論語》告訴我們,學習不是知識累積,而是把外在理解轉化為自我的過程: •「仁」是學習迴路的開啟。 •「君子」則是不屈於壓力、勇於堅持的人。 •真正的「禮」來自和諧共鳴,而非空洞形式。 •真正的自由來自自我內化,而非他人評價。 書中以嶄新觀點重新與《論語》對話,透過別具一格的詮釋,將孔子的智慧重新落實於現代。 ►理解自己。 ——「別人不理解自己」這種事,其實無關緊要。真正的問題是——你自己是否願意理解自己。 ►莫輕易說出口。 ——古人不會隨意表露心中所想,因為他們羞於自己的德行無法與言辭相稱。 ►樂在其中。 ——「知道」不如「喜歡」;而「喜歡」又不如「樂在其中」。 ►追求「仁」本身已是仁。 ——仁即「以開放心態去學習」本身。一旦真心渴望成為仁,這份心志已讓仁存在於此了。 本書中,孔子的智慧將幫助我們革新自我,在快速變動的世界中,找到堅定內心的力量。 一致推薦 文科教授(王文仁)|作家、虎尾科大語言中心教授 羊咩老師|《上一堂人生國文課》系列作者 呂緋國文 宋怡慧|作家、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 洛桑加參|身心靈預防醫學專家 高詩佳|語文教育書籍暢銷作家 許峰源|律師作家 陳怡嘉|《自律學習力》作者、教師、講師 曾培祐|注意力設計師 厭世哲學家 厭世國文老師|高中教師 蔡淇華|惠文高中圖書館主任 鄭俊德|閱讀人社群主編 鐘穎|愛智者書窩版主 (依筆劃排列) ★「上醫治未病,養生先養心。心若安頓,體自清寧!本書作為您內在輕安的『悅性處方箋』,日日讀來,將助您逐步實現身心靈合一的完整幸福。」——身心靈預防醫學專家/洛桑加參
作者簡介 安富步(Ayumi Yasutomi) 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教授。生於1963年。京都大學經濟學部畢業後,任職於住友銀行。京都大學經濟學研究科碩士課程修畢。曾任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助教、名古屋大學情報文化學部副教授、東京大學大學院綜合文化研究科・情報學環副教授,現任現職。 著有《每天懂一點老子》(Discover,中文由遠流出版)、《你活得痛苦,都是「自我厭惡」惹的禍》(大和出版)、《麥可•傑克遜的思想(暫譯)》(Artes Publishing)、《真實的我》(Pia)、《滿洲暴走:被隱藏的結構(暫譯)》(角川新書)、《是誰殺了小王子:精神霸凌的陷阱(暫譯)》、《核電危機與「東大話法」(暫譯)》(以上由明石書店出版)、《德魯克與論語(暫譯)》(東洋經濟新報社)、《「學歷菁英」的暴走:「東大話法」侵蝕日本人的靈魂(暫譯)》(講談社+α新書)、《經濟學的啟航(暫譯)》(NTT出版)、《生存的經濟學(暫譯)》(NHK出版)等。
目錄 序 第一章 學習是危險的行為 (源自〈學而〉) 〇〇一 學習是一種危險的行為 〇〇二 沒有比學習的喜悅更重要的事 〇〇三 別被不知學習喜悅之人擾亂心神 〇〇四 來自父母兄長的愛,連結著對他們的愛 〇〇五 能夠坦率向父母長輩表達想法的人 〇〇六 對長輩坦率表達己見,且不失禮節 〇〇七 自身存在的根本為何 〇〇八 所謂不合乎「仁」的人 〇〇九 每日反省三件事 〇一〇 別讓自己看起來故作姿態 〇一一 為了活出真實的自我 〇一二 「禮」並非徒具形式 〇一三 一切皆依禮而行 〇一四 思考何謂和諧 〇一五 「信」與「義」 〇一六 「恭」與「禮」 〇一七 倚靠坦率之人 〇一八 理解自己 第二章 所謂的「知道」是什麼意思?? (源自〈為政〉) 〇一九 駕馭溝通 〇二〇 依德而行 〇二一 以暴力或權力引導人民會如何? 〇二二 以德與禮引導人民會如何? 〇二三 十五歲立志向學 〇二四 三十歲之時 〇二五 四十歲之時 〇二六 五十歲之時 〇二七 六十歲之時 〇二八 七十歲之時 〇二九 「孝」的難處在於和顏悅色 〇三〇 打破自己的成見 〇三一 讓自己持續蛻變 〇三二 別拿自己與他人比較 〇三三 學習與思考 〇三四 不排斥異端的觀點 〇三五 所謂的「知道」是什麼意思?? 〇三六 區分「知道」與「不知道」 〇三七 如何使人服從 〇三八 明知該做,卻不去做 第三章 「仁」即是美 (源自〈八佾〉、〈里仁〉) 〇三九 若非「仁」,禮儀亦枉然 〇四〇 若非「仁」,音樂亦成噪音 〇四一 學習「禮」本身即是「禮」 〇四二 「禮」與「忠」 〇四三 僅有禮則成「諂媚」 〇四四 絕妙歌聲的條件 〇四五 重要之事在於自我改過 〇四六 向世人傳播真理之人 〇四七 「仁」本身即是美好 〇四八 不仁則不樂 〇四九 「仁」與「知」 〇五〇 不仁則無法明辨人之好惡 〇五一 真心向仁則不可能為惡 〇五二 順遂之事的危險性 〇五三 君子恆常處於仁〇五四 我未曾見過 〇五五 過錯反映其人的類型 〇五六 若聞當行之道 〇五七 君子並非旁觀者 〇五八 莫只考慮利益 〇五九 最重要的一件事 〇六〇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〇六一 見賢思齊時 〇六二 莫輕易說出口 〇六三 珍視信賴關係 〇六四 言語沉穩,行動敏捷 〇六五 有德者不孤 〇六六 過度叨絮之害 第四章 不如樂在其中 (源自〈公冶長〉、〈雍也〉) 〇六七 你是神聖的器皿 〇六八 無須能言善辯 〇六九 揣測他人感受是危險的 〇七〇 莫談無法言說之事 〇七一 君子四道 〇七二 過度思考亦非好事 〇七三 甘為愚者之難 〇七四 莫刻意裝模作樣 〇七五 我認為可恥之事 〇七六 志向何在 〇七七 無人如我一般好學 〇七八 何謂好學之人 〇七九 感嘆命運 〇八〇 莫自我設限 〇八一 不自誇的價值 〇八二 此路無人行 〇八三 身體感知與才智 〇八四 活著僅是幸運 〇八五 不如樂在其中 〇八六 「智」與「仁」 〇八七 莫輕忽言語 〇八八 「仁」與「聖」 〇八九 人際關係的法則 第五章 責任重大,路途遙遠 (源自〈述而〉、〈泰伯〉) 〇九〇 我所擔憂之事 〇九一 夢中未見周公 〇九二 勇往直前於道 〇九三 音樂之美妙 〇九四 獲得財富地位之虛幻 〇九五 孔子是怎樣的人? 〇九六 我是探求意義之人 〇九七 再論:莫論不可言說之物 〇九八 尋找引導自我之人 〇九九 我並無隱瞞之事 一〇〇 孔子所教誨之事 一〇一 莫迷失自我 一〇二 「知道」與「學表面」的差別 一〇三 欲求仁,仁已至 一〇四 何謂祈禱 一〇五 君子與小人的差異 一〇六 非「禮」則事不成 一〇七 君子的人際關係影響萬民 一〇八 珍視受之父母的身體 一〇九 願成為這樣的人 一一〇 責任重大,路途遙遠 一一一 使一切徒勞的性格 一一二 貧窮可恥之時,富裕可恥之時 一一三 莫插手無關之事 一一四 無可救藥之人 一一五 明君應有之貌 一一六 得才之難 第六章 其志不可奪 (源自〈子罕〉、〈鄉黨〉、〈先進〉、〈顏淵〉) 一一七 論及利益之時 一一八 應捨棄的四種心態 一一九 多才多藝的理由 一二〇 自身行為,自身負責 一二一 年輕人值得期待 一二二 到四十、五十歲仍…… 一二三 對神聖之言僅是歡喜 一二四 其志不可奪 一二五 不經磨難,無法成長 一二六 危難之際,方顯真正價值 一二七 勇者、智者與仁者的差異 一二八 可與之共事之人 一二九 這並非真心之戀 一三〇 馬廄失火之時 一三一 天要亡我! 一三二 孔子慟哭之時 一三三 未能理解死亡 一三四 過猶不及 一三五 即使非遠大志向亦可 一三六 何謂仁? 其一 一三七 何謂仁? 其二 一三八 君子不憂不懼 一三九 四海之內皆兄弟 一四〇 失信於民則無法為政 一四一 民富則君亦富 一四二 「德」與「惑」 一四三 君子成就他人 一四四 君子如風,小人如草 一四五 對朋友應做之事 第七章 何謂正直之人? (源自〈子路〉) 一四六 發掘有才之人的方法 一四七 政治始於端正名分 其一 一四八 政治始於端正名分 其二 一四九 政治始於端正名分 其三 一五〇 政治始於端正名分 其四 一五一 政治始於端正名分 其五 一五二 僅有淵博知識並無意義 一五三 端正己身 一五四 若善人治理百年 一五五 仁的實現需要時間 一五六 興國之言 一五七 亡國之言 一五八 近者喜悅,遠者慕名而來 一五九 不要急,不要追逐小利 一六〇 何謂正直之人? 一六一 謹守中庸 一六二 和諧與苟同的差異 一六三 受誰喜愛,遭誰厭惡 一六四 事君子之道,事小人之道 一六五 君子不虛張聲勢 一六六 近乎仁之人 一六七 何謂「士」? 一六八 教導真相 第八章 無暇批判他人 (源自〈憲問〉) 一六九 不知仁為何物 一七〇 言辭委婉 一七一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一七二 小人無仁 一七三 安貧樂道之難 一七四 該說的話就說 一七五 君子與小人的方向差異 一七六 為自己而學 一七七 言辭偏差導致行為過失 一七八 君子三道 一七九 無暇批判他人 一八〇 何謂賢明? 一八一 不喜執著 一八二 受讚揚的非能力而是德行 一八三 以正直回報怨懟 一八四 明知不可能卻仍去做的人 一八五 反省自己的處世之道並改正 第九章 不思考者,無法教誨 (源自〈衛靈公〉) 一八六 小人窮困則失措 一八七 一以貫之 一八八 無所作為而治天下 一八九 該對話之時則對話 一九〇 捨棄生命以成就仁 一九一 「事不關己」招致不幸 一九二 不思考者,無法教誨 一九三 僅為炫耀知識的談論不可取 一九四 君子在意之事 其一 一九五 君子在意之事 其二 一九六 君子不結黨營私 一九七 自己不願做的事,莫強加於人 一九八 蒙混過關亦難成事 一九九 有過不改,才是過 二〇〇 學思並重 二〇一 君子能革新認知框架 二〇二 莫對師長教誨有所顧慮 二〇三 受教者資質無關緊要 二〇四 使心意傳達給對方 二〇五 與盲眼樂師相處之禮儀 第十章 有益的朋友,有害的朋友 (源自〈季氏〉、〈陽貨〉、〈微子〉、〈子張〉、〈堯曰〉) 二〇六 有益的朋友,有害的朋友 二〇七 有益的樂趣,有害的樂趣 二〇八 應敬畏的三件事 二〇九 九件重要的事 二一〇 後天學習養成之重要 二一一 必須學習 二一二 學習詩經 二一三 莫混淆目的與手段 二一四 越是被視為善人者 二一五 古怪之人亦不如古時 二一六 服喪三年的理由 二一七 無須多言 二一八 君子所憎惡之事 二一九 孔子與隱士二二〇 女性與小人之相處 二二一 小人掩飾過錯 二二二 先取信於人而後行事 二二三 犯錯亦不加以掩飾 二二四 孔子師從何人 二二五 若連這種事都不明白 正文對應原文
每天懂一點老子:順應
.從易經看人物志
傅佩榮講論語:孔子的
跟著莊周去夢遊:遇見
易經話說天地
傅佩榮講莊子(3冊合
中庸形上思想(四版)
從易經看莊子
朱子的窮理工夫論(修
莊子,南華經:天下第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