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心血管常見關鍵101問
.
一路向北:浪人醫師的
.
一路向南:浪人醫師的
.
為什麼開藥簡單,開心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罹癌母親給的七堂課:當精神科醫師變成病人家屬
作者:
吳佳璇
分類:
醫療•保健
/
醫療健康
叢書系列:生活之味
出版社:
夏日出版
出版日期:2009/9/4
ISBN:9789868557000
書籍編號:kk0248082
頁數:280
定價:
280
元
優惠價:
79
折
221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絕版書
絕版書:確定不再版的商品,僅提供書籍資訊參考。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罹癌母親給的七堂課:當精神科醫師變成病人家屬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同類推薦
罹癌母親給的七堂課:當精神科醫師變成病人家屬 “這個原本不受歡迎、不在寫作計畫內的故事即將付梓,相信「它」不但會是我寫作生涯中重要的作品,更將持續擴散溫暖的力量,和所有癌症病人及家屬相會於心,一起懷抱希望面對無常。”──作者 吳佳璇 ■最具專業與同理心的抗癌歷程病人誌■ 內容是從一位精神科醫師得知母親罹患癌症後的過程開始── 作者既是一位醫生,同時也是一位癌症病人家屬。儘管醫療知識和資源比一般人更為豐富,但是在情緒上,她所經歷的心情轉折和常人沒什麼不同 ;在理智上;她希望藉由自己的經驗,將專業的一面以同理心提供給更多的病友和病人家屬參考。 以日誌體呈現「檢查」、「診斷」、「手術」、「出院」、「化療」、「追蹤治療」、「意外行程」等陪母親抗癌的七個階段,為陪伴癌症病患及家屬的最佳心理適應know how手冊! ■當精神科醫師變成癌症病人家屬■ 「病人永遠是你最好的老師」是醫學院裡老掉牙的教訓。對腫瘤心理學有過許多憧憬的作者,卻從沒料到媽媽會成為自己最重要的老師。 在這部自我揭露程度直逼「私小說」的作品裡,讀者將發現:平日以醫病溝通和壓力調適專家自居的作者,醫病角色互換後優越不再,還不時出現踉蹌的步履。 ■媽媽教的腫瘤心理學■ 藉著書寫,作者整理思緒與心情,這是一種誠實的面對,面對她母親罹患癌症的事件。或許她渴求母親能長壽一點,或許她期盼母親的病就這麼好了,她的醫學知識告訴她,這有點奢求;但為人的子女,這點奢求又何嘗不可呢!這樣的心情,一點一滴的在她的書中娓娓道來,令人不捨。不過,換個角度想,或許這就是母親教給她的腫瘤心理學,這本書想必會引起有相同經驗的讀者之共鳴。 ■如何面對罹癌後的情緒魔障與兩難?■ (1)情緒魔障 隨著醫療的進步,癌症患者的存活率與存活時間雖然拉長,但同時「死亡陰影」如同魔障,持續籠罩著患者與家屬。似乎,一旦得了癌症,整個家庭都會期待「奇蹟」,希望患者的癌細胞可以消失。不安與恐懼,會不定時地浮上心頭,探討癌症病人的身心適應成為重要的研究議題…… (2)兩難 近代醫學越來越能掌握癌症詭譎的病理變化,使許多病人不單單是存活時間延長,治癒率亦不斷提升。然而,癌症病人與家屬在面對推陳出新的診斷工具與治療方法時,非但沒能稍稍舒一口氣,反而面臨了新的挑戰……是不是該不計一切代價嘗試新治療,傾家蕩產以求延長數星期的性命? ■罹癌第一課:別讓壞情緒加速病情惡化■ 近來的一些研究指出,癌症患者不見得如此脆弱,他們的負向情緒與不適應,大多會在一年之後漸漸平復,唯一擔心的只有「復發」。因此,如何調整其生活型態以及個人身心狀況,學會與癌共生,才是最重要的功課。 ■對腫瘤患者的提醒■ ○有效的調適:尋求情緒支持、面對問題、搜尋資訊、保持正向的態度、保持戰鬥精神、尋求宗 教支持等。 X無益的調適:情緒化、逃避、無望、無助的態度、自責、否認,只有是讓情緒更不好! 本書特色: 1.從腫瘤心理學(psycho-oncology)的觀點,癌症病人與家屬、醫護人員而寫的一本書,幫助大家認識不同樣貌的心理調適歷程,並從文獻回顧與個案分析中,找出成功調適的「know how」。 2.病人永遠是最好的老師:本書是由從私領域延伸出來癌症病人與家屬心理適應的文字記錄, 3.一本實用的本土腫瘤心理學手冊,同時為當代台灣癌症醫療留下記錄。 4.特別收錄相關的防癌須知,內文並由台大醫院腫瘤專科醫師審定。 5.單元插畫:本書插畫散發出療癒系美感,插畫家王亞棻的最新作品,提供讀者最舒適的感受。 名人推薦: 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 胡海國教授 臺大醫院精神科主任 高淑芬教授 政治大學心理學系 許文耀教授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執行長 許金川教授 中國醫藥大學校長 黃榮村教授 衛生署駐歐盟衛生顧問 張武修教授 林口長庚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 劉嘉逸醫師 臺大醫院腫瘤醫學部主任 賴明坤教授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醫學教育講座教授 賴其萬教授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所所長 蔡篤堅教授 目錄 ◎推薦序:〈實用的本土心理學手冊〉 ○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主任 賴明坤教授 ◎推薦序:〈另類的慈悲〉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系 許文耀教授 ◎自序:〈迢迢常德街〉 ○作者 吳佳璇醫師 ◎本書主要專科醫師介紹 第1課 檢查 EXAMINATION 腫瘤心理學的書上說:「幫助病人接受壞消息最好的方法就是,從檢查過程開始便不避諱提醒罹癌的可能......」 第2課 診斷 DIAGNOSIS 儘管十多年的臨床工作教會我不能「盡信書」,我還是逐條檢索大腦的知識庫,想知道不抽菸不喝酒的媽媽為什麼會生這麼折磨人的病,病情可能往那個方向發展......】 第3課 手術 SURGERY 「等病理切片報告出來再說吧」,醫學訓練教我們依循讓病理檢驗報告說出最終答案的儀式,也讓病人與家屬暫時逃避現實(殘酷的)衝擊。 第4課 出院 DISCHARGE 媽媽這回出院「滿月」旅行,是我和妹妹「處心積慮」要她恢復正常生活的第一步。理應滿心期待的她,卻頻頻問起「真的可以出門嗎?」「妳覺得會出什麼問題?」我不知不覺擺出認知行為心理治療的陣仗,要她逐一檢視,以理性思考破除情緒魔障。 第5課 化療 CHEMOTHERAPY 身為腫瘤心理醫師對於腫瘤指數起伏左右病人與家屬喜怒哀樂的威力了然於心,卻不保證成為癌症病人家屬的我得以「免疫」。 第6課 追蹤 FOLLOW-UP 台灣初次接受精神醫療的精神分裂症病人裡面,將近一半同時尋求另類治療。我猜癌症病人不僅不遑多讓,甚至更勝一籌。這回不僅是鐵齒的妹妹,連信奉「科學教」的爸爸也「淪陷」了。我不排斥宗教和另類治療,但它們只是我感興趣的研究課題...... 第7課 意外行程 UNEXPECTED JOURNEY 折騰了一夜,大家仍紛紛在七點前醒來,窗外還在下雨。 吃過早餐服過藥,我問媽媽接下來有何打算。「醫師不是說繼續玩沒問題?我們出發吧。」這下子換我覺得意外。 ◎側記:〈旅程〉 ○吳佳蒨(作者妹妹) ◎【特別收錄】〈認識胰臟癌〉 ○台大醫院內科部及健康管理中心 邱瀚模醫師 ◎醫學名詞索引 ◎INFO實用閱讀:癌症照顧實用網路與延伸閱讀 ◎INFO實用資訊 ◎我的健康日誌 ◎情緒困擾評估週記
吳佳璇 1969年生於臺灣雲林,1995畢業於臺大醫學系,於母校精神科完成住院醫師訓練。2004年澳洲墨爾本大學進修,獲「國際心理衛生」碩士。 因於臺大醫院10年服務期間,深感癌症病人及家屬心理調適問題之重要,曾投入癌症專科醫院專職服務,以尋求發展本土腫瘤心理學照護模式。2008年3月起成為後山的「浪人醫師」,支援臺東監獄、榮家、校園與社區精神醫療,足跡遍及山地部落與離島;4月開始,因母親罹患胰臟癌,以「癌症病人家屬」身分,進修緣分未了的腫瘤心理學。 喜愛文學,並致力精神健康推廣與國際合作,對腫瘤心理學充滿研究熱忱及同理心。目前浪跡於臺東與臺北,追尋理性與感性、夢想與現實的平衡。 現任: 臺東榮民醫院身心科主治醫師、臺大醫院精神醫學部兼任主治醫師、遠東聯合診所精神科兼任主治醫師、私立臺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所兼任臨床助理教授 研究興趣: 身心醫學、腫瘤心理學、精神衛生政策與服務體系研究、精神醫學史 相關著作: 《從北京到臺北:精神藥理學家張文和的追尋》(2007出版)、《臺灣精神醫療的開拓者—葉英埄傳記》(2005出版,2006金鼎獎最佳著作人入圍)、《憂鬱年代:精神科的診間絮語》(2001出版)、《九二一之後:一位年輕精神科醫師的九二一經驗》(2000出版)。合譯作品有《金賽的秘密花園》、《發現無意識》等,與專業中英文著作若干。
吃出好腎力:營養師的
你的心,分秒必爭:心
他的癌細胞消失了【時
背痛自救聖經:美國骨
天天好眠,夜夜修復:
刀鋒下的溫柔:慈濟整
.Good Ener
70%的人都有自律神
與死神曖昧:長期自殺
有趣到睡不著的解剖學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