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台灣限時批:100個新世代尋夢藍圖
.
失控的焦慮世代:手機
.
好人總是自以為是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好人總是自以為是(長銷經典紀念版)
作者:
強納森.海德特
譯者:
姚怡平
分類:
社會•人文•史地
/
社會科學
出版社:
網路與書
出版日期:2022/3/31
ISBN:9786267063101
書籍編號:kk0548133
頁數:199
定價:
520
元
優惠價:
79
折
411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好人總是自以為是(長銷經典紀念版)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為什麼(自己以外的)每個人都好像是偽君子? 人人在談到心中視為神聖的目標時,都盲目得無法視物。 *人類的道德、正義感從何而來? *道德的多樣化為何這麼容易就讓一群好人分裂成幾群互有敵意、又不想相互瞭解的群體? *自由派和保守派心理特點與道德觀有何不同?為何右翼政治人物具有先天優勢,能烹調出選民喜愛的菜餚? *身處由政治與宗教所引起的兩極化世界,我們可否運用心理學技巧去掉自己眼中的「正義」之刺? 人類的本質不僅是講道德,同時也愛說教、愛批評、愛論斷,著迷於正義,最後必然會變得自以為是——我是對的,你是錯的——造成二元對立的分裂局面。政治與宗教就是兩大角力場,人們相互打鬥,彷彿世界的命運有賴我們這方贏得每一場戰役。 社會心理學家強納森.海德特運用了二十五年來在道德心理學領域的開創研究,證明道德判斷並非源於理性,而是源於直覺。我們的心智一分為二,理性的騎象人就是要服侍情緒的大象,騎象人為大象直覺噁心或神聖的事物編造出各種論據理由,從而做出道德判斷。什麼才是合乎正義?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道德的基本原則如同舌頭有六種味覺受體:關懷、公平、忠誠、權威、聖潔與自由,組成世上林林總總的「道德母體」。道德母體相近的人走在一起,形成團體,我們先天既是自私的黑猩猩,但同時也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蜜蜂,為保蜂巢擊退入侵者,犧牲小我也在所不惜。蜜蜂般的天性促成了利他主義、英雄主義,也帶來了戰爭、種族屠殺⋯⋯ 道德凝聚人心,卻也令人目盲得看不清事實。本書以神經科學、遺傳學、社會心理學、演化模型等最新研究結果,闡釋人類難以和睦相處的原因,進而幫助我們瞭解自身的侷限與潛力,放下道德主義標準,運用心理學技巧,分析人世間這場遊戲。我們都該心知,自己不過是個自以為是的偽君子。 【本書獲以下學會、媒體評選為年度好書】 《衛報》(心理學類暢銷書) 《展望》雜誌(Prospect Magazine) 《子午線》雜誌(Meridian Magazine) 《商業策略》雜誌(Strategy + Business)(最佳商業類書籍) 《至善》雜誌(Greater Good Magazine) 英國心理學會(The 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 索卡洛廣場書獎(Zócalo Book Prize) 人格與社會心理學學會(The Society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媒體書籍大獎 【媒體讚譽】 「此一曠世巨作大幅增進人類對人性的瞭解……海德特尋求的不僅是勝利,更是智慧,因此《好人總是自以為是》才會如此值得一讀。」 ——《紐約時報書評》 「內容很有意思,見解十分深刻……可以想像他擺出的主要姿態猶如一位雄辯無礙、口若懸河、目光敏銳的愛國人士,他站在美國政治領域相互交戰的派系之間,力勸大家努力理解彼此觀點,別再妖魔化彼此、大肆抨擊對方、爭個你死我活……據我判斷,海德特真正的貢獻在於邀請大家坐下來好好談談。」 ——《華盛頓時報》 「《好人總是自以為是》如此引人注目,原因就在於它順暢地融合了淵博的學識和有趣的消遣,而且作者顯然樂於挑戰慣有思維⋯⋯其核心論點如下:我們的道德觀多半與生俱來,能凝聚我們的向心力,卻也使我們目盲,無視於形態不同的道德觀。這論點不但簡單,也立論良好。」 ——《衛報》 「精妙的散文……海德特寫出精彩佳作,猶如一道新穎又有創意的明光,照進了道德心理學領域,呈現的中心思想更能引發廣泛討論。」 ——《科學》雜誌
強納森.海德特(Jonathan Haidt) 美國知名社會心理學家、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倫理領導學教授。一九九二年獲賓州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學位,於維吉尼亞大學任教多年。著有社會心理學長銷經典《象與騎象人》及近期暢銷書《為什麼我們製造出玻璃心世代?》,並參與共同編輯《心盛:正向心理學與幸福生活》(Flourishing: Positive Psychology and the Life Well-lived)。 姚怡平 臺灣苗栗縣人,政大英語系畢業,蒙特瑞國際研究院筆譯碩士。自由譯者,主要從事書籍翻譯與軟體在地化,譯作多本。若說書籍翻譯有如剷雪,軟體在地化就有如拔蘿蔔。有時剷雪有時拔蘿蔔,兩種勞動方式替換著做,日子比較有意思。
【第一部】直覺先來,策略推理後到 * 中心隱喻:心智一分為二,如同騎在大象上的騎象人,騎象人的工作就是服侍大象。 1 道德從何而來? 理性即為且應當只能為熱情的奴隸,除服侍聽命於熱情外,無法妄求他職。 2 直覺的狗和牠理性的尾巴 如果你想要改變對方的想法,就必須跟對方的大象談一談,引出新的直覺,而非新的論據。 3 大象是主人 人類祖先要生存下去,真相和名聲哪一個比較重要? 4 請投我一票(原因在此) 假使老鼠能按下按鈕,讓自己的獎勵中樞受到電子刺激,老鼠就會一直按到牠倒下餓死為止,好比極端的黨派意識可以讓人上癮。 【第二部】道德不光是傷害和公平而已 * 中心隱喻:正義之心如同舌頭有六種味覺受體 5 在怪異的道德觀之外 吞下紅色藥丸,就能脫離母體讓幻覺消失;吞下藍色藥丸,意識就會回到那個相當愉快的幻覺裡。 6 正義之心的味蕾 道德猶如甜與苦、熱與冷之別,均來自每種感官或器官的特定感覺。因此,道德感應劃分為感性的味覺。 7 政治的道德基本原則 在左派的眼裡,公平往往意味著平等,但是在右派的眼裡,公平是指比例。 8 保守派的優勢 人類用武器和閒話來武裝自己,培養出結盟的能力,誰的行為要是威脅到群體其餘的人或單純使人不快,就會遭到羞辱、放逐或殺害。 【第三部】人類是百分之九十的黑猩猩加上百分之十的蜜蜂 * 中心隱喻:道德凝聚人心卻也令人目盲 9 為何我們的團體感這麼強? 當團體裡的每個人開始共享意向促成道德母體的誕生,就好比是人類演化史上「跨越盧比孔河」的重大事件。 10 蜂巢開關 我成為一顆透明的眼球;我微不足道;我看盡一切;普遍的存有在我的全身上下流動不已;我是上帝的一部分、一顆粒子。 11 宗教是團隊運動 不理性的信仰有時竟能幫助群體更理性地運作。神聖可凝聚人心,然後讓人在霸道的習俗面前目盲不視。 12 為何不能化歧見為助力? 如果你真的想要讓腦袋開放,先讓心開放吧。 結語 致謝 參考書目 圖片鳴謝
不受統治的藝術:東南
人類世的億萬塵埃:輕
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與
經典教育三十講,重溯
香蕉、海灘與軍事基地
胡耀邦:從國共內戰到
女工之死:後工業時代
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
上海迷宮:一段以人性
你好,我是書店員:今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