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你今天睡飽了沒?:熟睡動物們的……幸福時光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寫真物語(上):日本攝影大師語錄1889-1989
作者:
飯澤耕太郎、伊奈信男、John Szarkowski、石原悅郎、黃亞紀等
分類:
藝術•美學
/
攝影藝術
叢書系列:Studio
出版社:
亦安工作室
出版日期:2012/12/12
ISBN:9789868857322
書籍編號:kk0340900
頁數:352
定價:
680
元
優惠價:
79
折
537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絕版書
絕版書:確定不再版的商品,僅提供書籍資訊參考。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寫真物語(上):日本攝影大師語錄1889-1989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同類推薦
寫真物語(上):日本攝影大師語錄1889-1989 名句與攝影家小故事試閱 在詩的形式中,俳句與攝影最為接近。那是因為攝影擁有一種型態、境界、一種瞬間的、空間的、可見的詩意,以及滲透的、普及的、視覺的特性。日本人將俳句作家也稱為詩人,因此,攝影必定也可作為一種藝術,因為攝影擁有著詩的所有特點,只是以眼睛完成罷了。-福原信三「光與其階調」一九四三年 自由表現卻不自由的,就是攝影。-野島康三「孤雲錄」一九二七年 當我們觀看攝影時,畫面的粗糙感就像小石子由臉頰輕輕刮過的刺痛-攝影的觸感往往在粒子粗劣的攝影中最能感覺。這些根據攝影家的動機而達到的狂暴與激烈,往往比拍攝的現實質感更為強大。我們都應該在攝影中注入這種效果。攝影果然是要打破所有標準曝光、取景、放像、後製,才能重新由技術切入,探討新的可能性。-土門 拳「相機與人道主義一九五六」一九七六年 我拍攝兒童的世界,並不是因為我想要表現兒童的世界。 我只是將他們作為物體使用罷了。 -植田正治《昭和攝影 植田正治》一九八三年 攝影具有取代語言與殺死時間的機能。 不過,即使攝影的瞬間暫停了永不停止的時間,我們所看到的,也只不過是時間的影子罷了。-東松照明「攝影的記憶•攝影的創造-東松照明與沖繩」二○○三年 對我而言,世界就是「影像」要超越的對象。我從私出發,一方面假設我可以到達世界,然後經過這個假設來歪曲世界,現在,那些被我的思考渲染過的影像,在我的內在中否定著世界。世界和我之間並不是用我的視線聯繫起來,而是因為事物、物的視線,我才能夠存在。 -中平卓馬「為何是植物圖鑑」一九七三年 攝影家,以鏡頭燃燒著「明天」。-森山大道「由一台相機開始」一九八三年 攝影如果感受不到體溫,那可就無趣了。 這個體溫就是「情」呢。 雖然有些人說我的攝影帶著一種無常觀,其實他們看到的是我的「有情」, 也所以就能在我的攝影中,感覺到了體溫。-荒木?惟「想感受對方的體溫」二○○一年 愛你!東京!的忘年之交 荒木?惟X桑原甲子雄 桑原甲子雄與荒木?惟是同樣出生東京下町、並持續一生拍攝東京的兩位攝影家。一九三四年買了萊卡相機從此愛上攝影的桑原甲子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拍攝了將近兩萬多張的龐大作品群,戰爭結束後因擔任雜誌編輯長職務,雖從未間斷攝影卻始終沒有以攝影家表現的機會。不久,桑原甲子雄與剛進電通工作的荒木?惟相遇,一九六四年桑原甲子雄在《相機藝術》中讓荒木?惟刊登十六頁的〈阿信〉,大力提拔才二十歲出頭的荒木?惟。 一九七○年代開始,桑原甲子雄委託荒木?惟為他在雜誌上的專欄拍照,兩人關係更為親近。一天,桑原甲子雄從衣櫃深處拿出大量的戰前作品底片給荒木?惟看,荒木?惟大大震驚,立刻拿到自己的暗房將這些底片沖成印樣,也因此造就桑原甲子雄名作《東京昭和十一年》的誕生。荒木也在著名文章〈母親的死-或家庭攝影術入門〉中也提到,「當我買了《東京昭和十一年》想送給母親,聽母親講講她的古早事時,母親竟然過世了。」 一九九三年桑原甲子雄與荒木?惟的二人展「愛你!東京」,在東京世田谷美術館舉辦。 相識經歷三十年,「愛你!東京」是忘年之交的兩人首次以攝影家身分一起站在舞台上,雖然兩人作為攝影家的視點並不相同,但卻是彼此生涯中讓對方走上攝影舞台的貴人。時時將變化中的東京街道記錄下來的兩人,也是日本攝影史中最值得珍惜的存在。
飯澤耕太郎 (IIZAWA Kotaro,1954 -) 日本攝影評論家、攝影史學者,筑波大學研究所藝術學博士,1986年後出版的三本日本攝影史研究巨作《「藝術攝影」的時代》、《回歸攝影 光?的時代》、《都市的視線 日本攝影1920到30年代》,奠定其研究日本攝影的學術地位。 伊奈信男 (INA Nobuo,1989 – 1978) 日本代表攝影評論家,東京大學美學美術史學部畢業,1932年為《光?》創刊號所撰寫的論文〈回歸攝影〉是日本攝影評論的濫觴。1976年,尼康沙龍設立了「伊奈信男賞」攝影獎項,攝影家深瀨昌久等都曾是獲獎者。 扎科夫斯基(John Szarkowski,1925 – 2007) 美國攝影評論家、策展人、攝影家,1962年起任紐約現代美術館攝影部門策展人,1967年策劃「New Documents」展出Garry Winogrand,、Diane Arbus,、Lee Friedlander,將紀實攝影往藝術與個人化層面提昇,1976年舉辦William Eggleston個展,將攝影帶往新的彩色攝影時代。扎科夫斯基並且以「鏡」與「窗」解釋攝影的類型,是影響當代攝影最重要的人物。 石原悅郎 (ISHIHARA Etsuro,1941- ) 1978年設立日本第一個攝影專門畫廊Zeit Foto Salon,1985年開設筑波攝影美術館。石原悅郎對日本攝影與藝術的貢獻不但是將原作帶到觀眾面前,他也協助東京都攝影美術館、橫濱美術館、島根縣立美術館等收藏日本、國際攝影作品。 網野奈央 (AMINO Nao,1980 -) 日本新銳攝影編輯,日本新攝影雜誌《IMA》(amanaholdings)主要寫手。曾任視覺雜誌《Foil》、攝影雜誌《IANN》編輯製作,近來製作書籍包括川內倫子《照度 天與地 讀影》(2012年青幻社)等。 調 文明 (SHIRABE Bunmei,1980 -) 日本新銳攝影評論,現攻讀東京大學研究所美學藝術學博士,專業為攝影史?攝影論、視覺文化論,並任東京綜合攝影專門學校講師。 番場文章 (BAMBA Fumiaki,1987 -) 現任代官山蔦屋書店攝影集部門,並以BAMBA BOOKS工作室出版年輕攝影家之攝影集。 黃亞紀 (HUANG Yaji,1976 -) 杉本博司《直到長出青苔》、荒木經惟《寫真=愛 直到生命盡頭,我依然相信寫真》譯者,AURA攝影雜誌創辦人。2008年於台北也趣藝廊策劃「實文件」展,中平卓馬、蜷川實花作品首次於台灣展出,2012年於北京策劃荒木?惟、森山大道、須田一政、北井一夫等個展,為兩岸最活躍的攝影評論家與策展人。
一種叫做恆春的生活
風塵前後:一部電影、
也無風雨也無晴
靈光偈影:靜山的十堂
影像發聲 :參與式行
Holiday:吳心
畇許曖昧:畇二 Yu
舌尖上的美食攝影:藝
解讀攝影大師【長銷經
心有所感隨手拍 :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