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說故事的神奇教養力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前青春期的孩子 情緒像隻貓:管不住!講不聽! 父母該學會和設限一樣重要的事
作者:
張閔淳
分類:
家庭•親子•人際
/
親子關係
叢書系列:享學
出版社:
大大創意
出版日期:2022/4/1
ISBN:9786269537013
書籍編號:kk0553121
頁數:192
定價:
360
元
優惠價:
82
折
295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前青春期的孩子 情緒像隻貓:管不住!講不聽! 父母該學會和設限一樣重要的事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前青春期的孩子 情緒像隻貓:管不住!講不聽! 父母該學會和設限一樣重要的事 內容簡介 前青春期孩子像貓一樣難以捉摸 不能太親近、不能想抱就抱 兒少諮商心理師教你 如何拿捏愛的距離 讓愛在關係中如實傳遞 孩子即將進入青春期,開始表現出有點黏又不想跟爸媽太黏的矛盾態度,身為父母的我們,該如何調適孩子成長中的轉變,並且做出合適的應對? ◆在實際案例中 學習調整自我狀態與對孩子的態度 在作者輔導親子的案例中,每一個篇章都不難找到和自己相似的親子狀態,透過書中父母的難題與孩子的真實想法,以及作者專業且有效的引導,讓我們一步步學習調整自己,營造更好的親子關係。 案例一 媽媽:「老師,我覺得自己最近很容易因為孩子的行為而感到生氣。」 我:「是發生什麼情況讓你生氣呢?」 媽媽:「這陣子他都不想讓我參加學校的活動,包含親職日、運動會等等,明明有回條詢問家長要不要參加,而他是到繳交期限過了才拿出來,還說不參加也不會怎麼樣,我懷疑孩子可能是在學校惹了什麼事,才故意不讓我去。」 >>>父母需要知道的 青少年時期,孩子已經能在生活上減少對他人的依賴而開始獨立自主,身為父母,需要知道你在孩子心中的分量與重要性,並不會因此而有所改變。 青春期孩子的父母需要謹記,在這個階段要增加的是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分量,而非生活上的需要,當我們能進到孩子心中,讓他知道,自己在外遇到困難,你可以安心讓他依靠,這比提供任何實際的幫助都更重要。 案例二 家長:「因為不知道自己照顧孩子的方式是不是正確,該怎麼樣可以做得更好?一想到這些,就會讓我有點焦慮。」 >>>父母需要知道的 過於追求「育兒教條」,容易影響成為「自在父母」的本能。 「試著放鬆自己」,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提醒。父母與孩子的情緒會相互影響,當孩子感受到我們時時戒備、要求完美、過於緊張、無法放鬆,就會在互動中形成一道無形的鴻溝,而讓彼此無法真實的靠近。 案例三 家長A: 「老師,我小孩現在國一,我會限制他使用手機的時間,但每次他都會說因為作業要查資料,所以跟我要手機來用,我都覺得哪有每次都要查資料,他可能是用這理由藉機會來玩遊戲,但我又不知道怎麼跟他說,而且如果他真的是在查資料,會讓他覺得我不信任他,這是不是反而更破壞關係?」 >>>父母需要知道的 當你在管教孩子過程中出現這樣的疑問時,需要謹記的一件事是:信任並非等同於放任,也不等於有存疑卻不能確認。 如何做到事件澄清,同時又能保有信任關係,有一個基本句型是: 「客觀的事件描述+回應孩子感受+情感表達+提出疑惑。」 「我有發現你每天都會說要用手機查資料,我想手機對你而言很重要,但我也在想,是不是在查資料的同時或許你也會想要用手機做些其他事,像是聊天或玩遊戲,不過也擔心我拒絕你,是這樣嗎?」 你會發現透過這樣的方式回應孩子時,除了表達對孩子行為的關切、澄清自己的疑惑外,也可以在過程中讓孩子感受到溫度,與一般我們經常說的「你是不是又在跟網友聊天」、「不要以為我不知道你是在玩遊戲」是很不一樣的感受。 ◆不只是一本教養書 更能讓父母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 看見自己 堅硬的外殼下,父母也有為難、無力與辛苦,但我們仍可以嘗試與練習,書中不藏私的引導與分享,將讓父母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把自己給重新愛回來。 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 胡展誥 諮商心理師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 暢銷作家 張瓊方 一個喜歡跟孩子在一起的心理師 雙丁麻麻 網路親子作家 ★暖心推薦 黃柏嘉 諮商心理師 魏偉志(澤爸) 親職教育講師 羅寶鴻 蒙特梭利親職教育專家
作者簡介 張閔淳 諮商心理師,長期關注與談論兒童、青少年及親職教養相關議題,對於孩子透過情緒與行為在表達內在的訊息有著敏銳的觀察,多年與兒童、青少年諮商及輔導經驗,期望陪伴父母在教養中一起學習與成長,讓愛在關係中如實的傳遞。 著有《別以為乖乖牌的孩子情緒很安全》 學歷: 臺灣師範大學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博士班攻讀中 專業證照: 1.諮商心理師 諮心字第 003243 號 2.保母人員 勞動部 154-085324 3.飛機修護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176-008228 臉書粉絲專頁:『動心 · 玩心-張閔淳心理師』
目錄 CH1 父母需要的力量 1-1 身為父母的那一刻起 就是修煉的開始 1-2 比起犧牲 孩子更希望你過好自己的人生 1-3 成為孩子心中的力量 而不是生活上的需要 1-4 先有輕鬆的父母 才有自在的孩子 1-5 不是要時時緊盯 而是如何不在時仍能放心 1-6 包裝修飾後的父母 無法和孩子有真實的關係與接觸 CH2 語言的力量 2-1信任之餘真誠更加重要 2-2讓孩子也能從衝突中 學會建設性的成長 2-3對話中傷害關係的三大殺傷力 2-4展現你對孩子的好奇 讓關係加分 2-5聽懂語言的「形式」 往往比「內容」更能拉近距離 2-6心智化鍛鍊先從適切的「鏡映」開始 CH3 跟隨的力量 3-1 以孩子的心智年齡出發 3-2有效的跟隨在於 有「設限」的基礎 3-3 成為孩子心中穩定的大人 3-4 先成為孩子的一面鏡子 才能讓孩子照亮自己 3-5從五大線索看孩子是否具有自信 3-6 兒童遊戲中的跟隨 3-7 青少年談話中的跟隨 CH4 同理的力量 4-1用有效的肯定與同理 啟動孩子的內在動機 4-2 同理 不是跟隨孩子陷入同樣的情緒 4-3 與其勉強,不如真誠地告訴孩子 「我現在還沒辦法好好安慰及回應你」 4-4 「他一個眼神、一個動作,我就知道他在想什麼」? 4-5 培養孩子理解 父母管教中的正向意圖 4-6 將孩子視為獨立的個體 - 從尊重開始
Drama Free
母親這種病+父親這種
父親這種病:當父愛缺
有一種難題,叫父母:
用力奔跑的媽媽:跑過
零吼罵育兒的神逆轉練
別談教養,帶孩子擁抱
一萬步的希望:從不孕
停止打分數!孩子的人
工作媽媽學會的事:陪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