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學校沒教的讀書方法
.
從北齋到吉卜力:走進
.
拆哪,中國的大片時代
.
拆哪,我在這樣的中國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中國課:繫上紅領巾的中國式青春
作者:
李政亮
分類:
教育•心理•勵志
/
教育學習
叢書系列:light
出版社:
日出出版
出版日期:2012/10/29
ISBN:9789868880504
書籍編號:kk0336510
頁數:256
定價:
300
元
優惠價:
79
折
237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絕版書
絕版書:確定不再版的商品,僅提供書籍資訊參考。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中國課:繫上紅領巾的中國式青春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中國課:繫上紅領巾的中國式青春 李政亮,書寫中國最受矚目和期待的台灣作家, 2012年以《拆哪,我在這樣的中國》,榮獲第36屆金鼎獎; 這次以教育為起點,開啟一門你我都該關注的《中國課》。 在這裡,很多時候我們都是站在外面看中國。如果從中國內部看中國,情況會是如何?每個人的生命經歷都有侷限,我也不例外。大學課堂是我認識中國的最主要據點,四年的教學也是十二年中國之旅最深刻的一段時間。── 李政亮 作者在中國生活十二年,從台籍陸生到重點大學教書四年的台籍陸師,以不同身分親歷其境地參與了中國轉型最戲劇化的時期。是這個世代的台灣知識分子對中國觀察與書寫的重要一人,這次他要以現場對中國年輕身影與教育故事的深度觀察,拆解中國的八、九○後將迎/贏來什麼樣的未來? ◎中國也需要一場教科書革命?細訴中國當代教育的幾個背景。 2010年,由二十多位中國小學老師合寫的《救救孩子:小學語文教材批判》,批判了語文教科書課文中出現的嚴厲母親與早熟兒童形象,以及不符史實等現象。 而作者深入探究後,更發現到教科書中可以清晰看到愛國主義教育的影子,包括領導人偉大形象的建構、傑出科學家與音樂家等的愛國情操、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革命精神,以及中國的疆界想像等等。 小到幼兒園的小女孩、電視裡才藝表演的兒童,大到課堂上的大學生,全都要接受愛國教育。即使教科書從單一版本進入一綱多本時代,仍因「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有正確的政治觀點」的條例,而充斥著愛國、革命等政治意涵的課文。 政治教育之於中國學生,就像蝸牛身上的殼,中國學生背著政治教育這個殼,在漫長的升學道路上慢慢前進。這個過程,借用中國語彙來形容就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八、九○後青春之重伴隨不容或缺的次文化之輕? 青春,很多人認為是流行文化乃至生活風格中所展現的年輕氣息,當今中國的影視作品中,鎖定青春題材者更是一部接一部。聲光幻影之間固然帶出不同的青春想像,不過,歷史中的青春身影卻也遭到遺忘。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第一代年輕人成為紅衛兵與上山下鄉的一代,接下來一代的年輕人則在血腥鎮壓後氣氛低迷的社會現實中摸索應對的位置,而在全面市場化的劇烈變化中,下一個世代年輕人們再度被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 在後六四,八○年代崛起的作家王朔以玩世不恭的態度書寫青春,九○年代的傳奇作家王小波則反思人的狀態,接著,「城市生活」成為九○年代末期以來青春書寫的重點。在繁華榮景的背後,城市的殘酷現實接踵而來,2005年,中國大城市開始出現「啃老族」;2010年,「逃離北上廣」書籍三部曲,呈現了中國大學畢業生高不成低不就的現況,從逃離北上廣到重返北上廣,我們看見這一代中國年輕人的迷惘與殘存的夢想。 此外,作者也從中國的日本動漫迷文化、旅遊書寫文化,以及兩岸大學生的互動,剖析當代年輕人的次文化內涵,了解他們如何看待自身所處的世界。 ◎中國重點大學生在學什麼?有限選擇的青春中可以迎來什麼? 在課堂裡,作者希望學生能將自己的生命經歷放在中國的脈絡下思考,例如城市與農村出身的學生肯定有很多不同的生命經歷,媒體流行的八○後、九○後說法遮蔽了哪些異質的青春?在互動中,有時作者自己也像入戲的觀眾,索性直接跳入中國的青春與教育的脈絡中,探究中國式青春到底有哪些昂揚或壓抑之處? 一回作者應徵中國某大學的教職時,曾有教師提問:「大陸存在嚴格的言論管制,……來自台灣的你能夠適應嗎?」提示言論管制下大學校園的苦悶狀態。但窮則變,變則通,一向無法公開討論的六四事件,在網路上轉以「八乘八」表達;很多中國學生不喜歡在公開場合發表意見,卻喜愛以匿名在公共論壇中大發議論。 此外,作者也從任教於傳播科系的經驗出發,剖析無所不在的國家管理權力如何影響了學生論文的呈現;面對不敢說真話的當代中國書籍,以及錯譯或經刪節的翻譯書時,如何發展出獨特的中國式閱讀,以求得全面而完整的知識?中國的傳播理論為何獨鍾效果論?為什麼中文系學者也關注媒介發展?如何思考現今中國在世界的定位……等等。 【本書特色】 ◎ 特別整理「兩岸大事件年表(1978~2014)」單元。 ◎ 進入「造詞時代」,65個基本關鍵詞的「詞彙裡的中國」單元,讓讀者輕鬆理解都會裡的青春中國。如:重點大學、三好學生、五道槓少年、知青、小清新、飛特族、小資、啃老族、蟻族、裸婚、屌絲、穿越、給力、淡定、八乘八、浮躁、唱紅歌、五毛、主旋律、三座大山、維權……
李政亮 台灣作家。曾為台籍陸生、台籍陸師。台灣大學法學碩士、北京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教於天津南開大學傳播系四年。 是這個世代的台灣知識份子對中國觀察與書寫的重要一人,2012年以《拆哪,我在這樣的中國:1/3流行文化的+1/3國族想像的+1/3日常生活的》,獲第36屆金鼎獎社會科學類獎項。另著有《走進都會中國──一個台灣人登陸十年的文化觀察》、《美好年代.巴黎片斷:廣告海報中的城市故事》、《太平洋濱陽光下 : 世紀末台灣向度的思索》。十多年前初旅中國,看到社會轉型過程中的種種現象,相信在大學、書店、建築、異質文化等城市文化的表象背後,總有一些值得探究的事物。 2000年開始,帶著觀察者的好奇進入中國社會,居住迄今(2012年7月)十二年。這十二年正好也是中國大轉型的年代,「大國崛起」、「世界市場」等語彙成為描述中國的形容詞,所寫的中國社會觀察文章,部分曾發表於《or旅讀中國》、《中國時報》、《聯合報》、《新台灣週刊》、《兩岸雙贏》、Taipei Times等報刊。
•兩岸大事件年表(1978~2014) •推薦序1:中國就像一盒巧克力/葉家興(香港中文大學財務系副教授) •推薦序2:怎樣做個中國人/周奕成(台灣政治社會評論家、外交與兩岸研究者) •前言:這樣的青春中國課 「愛國」護身符 鋼鐵是這樣煉成的 不同的中國想像 中國現場的教育與青春觀察 一、青春的階梯:中國當代教育的幾個背景 •中國也需要一場教科書革命! 反思語文教科書 問題不只如此:愛國主義教育 想像的神話:阿里山與武夷山本同源? 尋找人的位置:《新語文讀本》與民國國語教科書熱 政治教育再延伸 美化的中華文明論 •教育問題大討論 一場小學生足球賽引爆的討論 從三好學生到五道槓少年 虎媽、狼爸、貓媽、虎與熊貓 長大成人? 注釋 二、八○後的青春素描:迷惘、反叛與未來想像 •中國青春之重 青春的原型:從林道靜到上山下鄉 迷惘與反叛的青春 後六四的青春 •想像與現實的幸福 造詞時代下的幸福想像 殘酷的就業現實:啃老族 身處城市的困境 屌絲時代已臨? •青春進行式:日本動漫在中國 進入日本動漫迷的世界 次文化的核心:虛構與穿越小說、盜墓小說 難以忽視的「日本」因素:動漫迷與毛左 中國動漫前景? •兩岸青春的碰撞 躍動中的中國青春 場景式旅行 台灣到底好不好? 台灣學生的提問 注釋 三、有限選擇的青春:中國大學生學什麼? •國家權力無所不在 校園裡壓抑下的噤聲 無所不在的權力 在論文寫作裡學做自己 •中國式閱讀 浮躁氣氛下的翻譯狀況 錯譯的親體驗 翻譯書的生命政治:出版時差 中文書的生命形式 有趣的誤會 •大學教室裡的知識系譜 媒介研究的起點與翻轉 理論旅行的文化政治 效果論的迷思 •中國定位的思考 兩極的美國想像 民族主義是唯一視角? 從觀察生活細節到實踐民主 注釋 •後記:現場主義之必要
邊崩潰,邊教養,邊進
像學霸一樣讀書:【用
好好說,好好教-零吼
【靜師芬芳錄】用心.
SEL全方位實踐指南
SEL全方位實踐指南
歷史上的小朋友怎麼長
跟全世界交朋友【套書
向全世界的小朋友說:
不教養的勇氣(增訂版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