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心血管常見關鍵101問
.
春草年年綠:你不能不
.
健康行李:超級病毒、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誰?是你的第一線醫師:台灣醫療水準,很高;就醫環境,卻紛爭不斷;生病時,我們真能得到有品質與方便的照護嗎?你我一定得先學會的自保
作者:
邱泰源
分類:
醫療•保健
/
醫療健康
叢書系列:CARE
出版社:
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12/11/26
ISBN:9789862133910
書籍編號:kk0340043
頁數:200
定價:
250
元
優惠價:
79
折
198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參考庫存量:2
參考庫存量:為目前庫存量,系統依訂單成立順序進行出貨,若同一商品同時間因多人訂購導致庫量不足,將立即進行調書程序。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誰?是你的第一線醫師:台灣醫療水準,很高;就醫環境,卻紛爭不斷;生病時,我們真能得到有品質與方便的照護嗎?你我一定得先學會的自保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誰?是你的第一線醫師:台灣醫療水準,很高;就醫環境,卻紛爭不斷; 生病時,我們真能得到有品質與方便的照護嗎?你我一定得先學會的自保 21世紀的醫療,會逐漸走向預防重於治療,重視早期診斷及早期治療,會轉變成門診治療多於住院治療。社區的醫療網發達、一般醫療執業醫師增多而專科醫師減少,會是將來的醫療趨勢。 教學醫院應負的責任,是住院醫師的一般醫學訓練;所有的住院醫師均應先接受一般醫學訓練,取得最基本的臨床經驗後,再進行分科。教學醫院的院長,必須由具備教育理念及服務熱忱的教師來擔當,而不應該讓醫院的經營,成為「各自利潤中心的營利導向」。 台灣各地目前正有365個社區醫療群在積極運作「健康家庭會員」,,各社區醫療群健康家庭會員的滿意度也相當高。特別是免費的24小時緊急諮詢專線,不論是由家庭醫師親自接聽,或由醫師委託專業護理師回答諮詢,都可以初步了解你的不適,自然可以減少驚慌失措衝急診的奔波。 成為「健康家庭會員」的好處,是家庭醫師熟悉病人的健康狀況,若是需要作進一步檢查與治療,會將病人轉介至醫療資源完備的社區醫院,許多醫院站在鼓勵立場,「轉診及轉檢可免掛號費」,能幫民眾節省不少時間與金錢。 參加「健康家庭會員」完全不需額外付費,相關費用由中央健康保險局支付。民眾可先選擇住家附近社區醫療群的醫療院所,或上健保局網站查詢,並以家庭為單位,登記成為健康家庭會員。一個家庭以登記一位家庭醫師為原則,手續簡便,只需至當地診所做登錄,完全免費。加入之後就有專屬家庭醫師提供疾病診治、衛教諮詢、預防保健、持續完整的醫療照顧服務與24小時緊急諮詢電話。 隨著老年人口比例上升,我們正面臨老人與多重慢性病患者的長期照護問題。這些問題也許你我目前還不用煩惱,也或許已出現這些困擾。要解決這些問題,並不是多蓋幾間大型醫院就可以改善,而是要將基層醫療體系發展起來,讓人人都有位可以提供整合性照護的家庭醫師,結合在地社會資源,發展在地醫療,讓民眾可以安心地在自己熟悉的社區生活,並且得到完善的健康照護。
邱泰源 現任:台大醫學院家庭醫學科 教授 台大醫院緩和醫療科 主任 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 理事長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 理事長 曾任: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 主任 台大醫院家庭醫學科 主任 台北縣金山鄉衛生所 主任兼醫師 三十多年行醫生涯中,常遇到: 社區老人生病了,卻不願轉到都市大醫院,因為怕兒子媳婦請假太多而斷了收入…… 深更半夜大人不舒服、孩子發燒,怎麼辦?只得衝急診! 住院老人想出院,但有家歸不得,因為家人真的不知道,後續的照護該怎麼做才對? 在社區要早期發現慢性病病人,並持續治療不容易,也難怪WHO宣稱國家的健康水平,繫乎社區第一線醫療的健全。 家庭醫師強調「人文關懷」與「醫病溝通」,提供「全人、全家、全社區」的照護,正可解決大家的醫療困境。醫界、政府在努力,更期盼大家的認同與幫忙推動。
序 就醫品質及健康照護新趨勢 / 謝博生 推動CPR搶救醫療體系 / 李明濱 家庭醫學與時並進 / 陳慶餘 擁有家庭醫師,是你我健康的基本權益 / 邱泰源 第一章:整合專科醫療的家庭醫師 好難懂的醫療過度專科化 看病不知道要掛哪一科 / 生病時到底要看哪一科 / 會診拼圖 / 健康照護新趨勢,社區醫療 家庭醫師除了看感冒、肚子痛之外還會看什麼 基層醫師土地公 / 流行性疾病攻防 / 慢性病管理 / 婦幼的健康照護 / 青少年懵懂的身心健康 打包一家人的初診 平行而不是上下的醫病關係 / 全「人」照顧≠全「器官」照顧 / 卯起來擠大醫院之外 尋找守護家庭健康的醫師 24小時的健康諮詢服務 / 醫病間當然也能像朋友般溝通 / 避免傳統生物醫學照顧模式的缺失 第二章:當台灣人民越活越老 突發狀況下的求援諮商 跑急診,不見得能解決問題 / 急性傷害的第一線處置 / 後續支持性照護也行 / 亞急性照護在高齡社會很重要 就近、貼心、個別化的全人照顧 看病,誰願意被快速打發 / 居家照護的整合 / 層出不窮的重複藥 想要醫師懂「病人」還是只懂「病」 傾聽與意願的尊重 / 老年健康促進 / 老來當然更要樂活 在熟悉的地方終老 在地醫療與家庭的內外資源 / 生命末期照護 / 和家庭醫師做朋友 第三章:奔波就醫真的比較好嗎 基層醫療&社區醫院 雙向轉診 / 厝邊好醫師、社區好醫院 / 以人為中心的照護 整合性照護醫療,你我能得到什麼好處 疾病雖然多元化,但仍有跡可循 / 如何加入整合性照護計畫 / 高齡化,將是慢性病的醫療 免費24小時緊急諮詢專線 省時省事的一舉數得 / 醫療難民,跑急診也沒輒 / 相互體諒下的醫病關係 「健康家庭會員」福利 / 怎麼加入「健康家庭會員」/ 社區醫療群的由來 / 健康真的需要醫師協助你管理 第四章:陪你一起在地老化 安養醫療不是「別人家」的問題 面對老化問題你家準備好了嗎 / 有別於傳統的老人健康 / 環環相扣的健康照護網 日本的在地老化 老人海嘯 / 老人親善環境概念 /長期照護保險制度 社區化的健康促進 老人健檢 / 運動很好,若有困難也要增加活動 / 該有的疾病預防觀念 長期照顧的扶持 在地老化的不可少,居家護理 / 功能復健服務 / 在地資源的善用
你的心,分秒必爭:心
他的癌細胞消失了【時
背痛自救聖經:美國骨
天天好眠,夜夜修復:
刀鋒下的溫柔:慈濟整
.Good Ener
70%的人都有自律神
與死神曖昧:長期自殺
有趣到睡不著的解剖學
向內修復:五階段神經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