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說故事的神奇教養力
.
七感遊戲玩出七大能力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七感遊戲教養:50個遊戲提案X 105個啟發感官技巧,提升幼兒專注力、協調力、社交力,越玩越聰明!
作者:
陳婧(Tracy)
分類:
家庭•親子•人際
/
親子關係
叢書系列:高EQ父母
出版社:
大好書屋
出版日期:2020/8/5
ISBN:9789862489048
書籍編號:kk0514773
頁數:352
定價:
420
元
優惠價:
79
折
332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七感遊戲教養:50個遊戲提案X 105個啟發感官技巧,提升幼兒專注力、協調力、社交力,越玩越聰明!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七感遊戲教養:50個遊戲提案X 105個啟發感官技巧,提升幼兒專注力、協調力、社交力,越玩越聰明! 內容簡介 「遊戲」是開發孩子潛能的鑰匙! 好好玩、玩得好,是學齡前孩子最重要的小事! 你知道嗎?一顆球,可以幫助孩子增強對空間的概念及認知; 給孩子一個粗粗、滑滑、刺刺的觸覺感官板, 不僅刺激大肌肉的發展,也增進了語言能力。 牙牙學語的小寶寶,已經展開對這世界的探索; 而孩子一生要運用的能力, 就從伸手觸摸、匍匐爬行、左右搖晃、翻轉、滾動、彈跳開始。 這些看似不起眼的事,每個動作都攸關孩子的「七感」發展, 把握○∼六歲黃金期,陪孩子多玩、多體驗, 從五十種「七感遊戲」開始,促進孩子的感覺統合與認知發展, 同步提升語言力、社交力、專注力、協調力、體能和創意! 我們的身體與生俱來就有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本體覺及前庭覺等,即所謂「七感」。教養現場,許多父母常為了孩子愛哭鬧、情緒不穩、喜歡咬手指、口齒不清、經常跌倒碰撞、搖頭晃腦、不停地轉圈圈……大大小小問題傷透腦筋;仔細探究,這些惱人的教養難題,可能與孩子成長期的「七感」刺激不足有關。 在加拿大主修兒童心理學的陳婧Tracy,為人母後,進一步鑽研於感統、藝術、音樂、語言及遊戲治療領域,她藉由自身育兒和專業的經驗告訴你: ◆觸覺敏感的孩子 .不喜歡玩得髒兮兮、弄髒手腳。 .換尿片,或清潔鼻子、耳朵時,情緒極不穩定。 .不願意用手觸碰軟綿綿、濕濕黏黏的東西。 ◆前庭覺遲鈍的孩子 .持續不停地在彈跳床或沙發上跳躍。 .喜歡從高處跳下或亂衝亂撞。 .好動,但動作笨拙,準確性差。 ◆本體覺失調的孩子 .手腳笨拙、動作緩慢、容易迷失方向。 .發音不標準,口齒不清,語言學習緩慢。 .愛咬東西、愛磨牙、經常拍打自己。 在幼兒早期,孩子透過身體不同的感官來認識自己,也探索這個世界,爸媽們一定要把握○∼六歲黃金時間,好好幫助孩子健全發展七感。 ◎「遊戲」是最初的教育,讓孩子邊玩邊學習 好的教育,要從小做起!科學研究證實,○∼三歲,幼兒大腦發展達到成人的百分之六十;三∼六歲,大腦發展可達到成人的百分之八十。也就是說,孩子在六歲以前所獲得的各種能力,將會伴隨他們一生。 父母該如何提供孩子七種感官刺激,幫助孩子增進學習時的專注度、發展動作技能和創意?Tracy老師在早期教育的學習路上放眼世界,不論是義大利「蒙特梭利」、德國「華德福」或美國「高瞻學齡前教育」,雖然教育理念各有不同,但共通點都是「以孩子為本」、「從遊戲出發」,這是培養孩子成熟獨立、七感健全發展的共同法則。 ◎依需求選擇遊戲,強化感覺統合有撇步 孩子天生就有「遊戲」、「玩」的能力;玩樂可以啟發更多可能性,讓孩子的一百種無限揮灑出來。但是怎麼玩?玩些什麼?如何玩出趣味且有益成長發展?就是一門大學問。Tracy老師結合本身感統及遊戲治療的專業,告訴你: *只要一顆運動球,孩子除了透過「推、滾、彈、踢」鍛鍊大肌肉,也可以趴或坐在上面,上下彈跳或前後左右搖晃,都是鍛鍊「前庭覺」和「本體覺」的好方法。 *用一條被毯,讓孩子在地上滾動直至完全包覆身體,僅僅是藉由滾動、旋轉的刺激,促進了孩子的平衡感;而在滾動的過程,會利用到全身肌肉,也同時加強了「本體覺」;此時若爸媽緊緊地擁抱孩子,則給予深深的「觸覺」輸入,頓時,孩子重溫在媽媽肚子裡的感覺,充滿安全感。 在生活中隨時取材,舉凡麵粉、刮鬍膏、布料、石頭、貝殼、軟墊……在家就可以透過遊戲,輕鬆達到各種感官刺激。Tracy老師針對每一項感官發展,設計了好玩、有趣又有實際功效的遊戲: ◆強化觸覺系統的方法 .在不同的半液體上(刮鬍膏、布丁、太白粉水)寫字。 .用海灘球壓身體,給予深層觸感。 .用軟刷輕輕刷遍全身,增加觸覺輸入。 ★教你玩遊戲:七彩果凍樂、搔搔癢癢好奇妙、萬花觸覺袋、彩虹米粒…… ◆強化前庭覺系統的方法 .抱著孩子做左右搖晃或旋轉的動作。 .在搖動中抓取東西,或進行投球的練習。 .在地上做滾前或後翻的動作。 ★教你玩遊戲:盪盪布鞦韆、晃晃運動球、搖搖棉被搖籃、轉轉搖滾陀螺…… ◆強化本體覺系統的方法 .讓孩子鑽紙箱或爬小隧道 .模仿動物,例如:螃蟹走路、青蛙跳或蜘蛛爬網。 .關節按壓,或以彈力球、大沙包壓身。 ★教你玩遊戲:穿越時空隧道、拋接彈彈球、旋轉揮灑畫、小小特務闖迷宮…… 全書收錄50種好玩且有益七感發展的遊戲,並提供105種啟發感官的技巧,運用生活中簡單可得的物品,就可以陪孩子盡情玩遊戲,提升活力和腦力! 【各界好評】 「陳婧投入推廣感官學習和七感遊戲多年,為我們在香港的教學團隊進行過無數次培訓工作坊,是這領域內一位啟發人心的培訓師、教育工作者和作家。從教師、家長到孩子,無一不會被她的耐心、熱情、知識、活力和人格魅力所吸引。」──Ginny Humpage 英國早期幼兒教育博士 「作為教育工作者和幼兒園領導者,我誠摯邀請你利用書上介紹的工具和知識,幫助你的孩子發掘這充滿驚奇的世界;而在這趟探索旅程中,你也很可能重新找回童心,重拾玩樂的興奮心情。相信我,你將會從中獲益不少。」──Shaun Chapman 北京著名國際幼兒園校長 「感官經驗,跟感覺、情感、健全的思考緊密相關;影響人一生的思維與行動,以及人與世界及自身的關係。 在變動、失根的現代世界,培養下一代健康的感覺生命,是成人責無旁貸的教育使命。」──王智弘 慈心華德福學校教師 「世上擁有出色意念和充滿熱忱的人不少,但我相信並非所有人都能將其付諸實行。陳婧在《七感遊戲教養》中,以同理讀者的角度和實用的方式,闡發和分享她的所思所想。」──邢嘉倩 香港言愛基金會負責人 「擺脫掉手機,除了盯著小小螢幕動動手指,這個世界還有更多好玩的事物,小朋友很多能力並非長大就可以自己學會,而是要家長的陪伴與教導,本書讓讀者了解感覺刺激對孩子的重要性,還有許多實際操作的分享,值得一看」──周佳欣 兒童職能治療師.「職能治療師看的書及玩的玩具」粉專主 「與孩子一起遊戲,不僅是建立正向親子關係的絕佳方式,也提供孩子增進探索和表達情感、與人互動的成長機會。本書中的多種遊戲方法,可以讓成人與兒童共享美好又滋養的親子時光。」──姚以婷 亞和心理諮商所院長.正向教養協會國際顧問和認證導師 「我極力推薦家長們跟孩子嘗試書中的各種遊戲,除了對孩子的發展有正面的影響外,最重要的是,可以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許潔心 教育心理學家 「家長們可以做的、更應該做的,是為孩子創造一個遊戲環境,本書正分享了如何運用不同的家居生活用品及物資,在家中創設好玩的遊戲環境。」──黃佩儀 香港智樂兒童遊樂協會經理.專業遊戲工作培訓師 「好好玩!好好長大!」──廖婉霖 蘋果樹語言開花教室創辦人 「作為一個專業的兒童行為治療師,我真心推薦《七感遊戲教養》成為每一位父母的床前讀物。我跟作者陳婧曾一起從事幼兒教育工作,她對工作充滿熱忱,而且對幼兒成長的里程碑有獨特且深入的了解。書中提到的各樣遊戲,不只趣味性強,且對幼兒成長有莫大的幫助。」 ──鮑正敏 兒童行為治療師 本書特色 ★帶你深層了解什麼是「遊戲」?遊戲的好處有哪些?如何依孩子的發展階段搭配遊戲?大人們在遊戲中又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從了解遊戲開始,進而協助孩子找到適合的遊戲,將遊戲玩得更有意義。 ★全書收錄50個七感遊戲,每個遊戲不僅有建議年齡、遊戲的價值、小叮嚀等資訊,更進一步提供「七感分析圖」,詳列該遊戲在每一感官所占的比例,幫助父母依孩子實際的需求來選擇遊戲。 ★想玩得更有創意,書中也有許多「延伸遊戲」,只要簡單換個場景、器具或材料,就能給孩子更多元的刺激和體驗。 【盛情推薦】 Ginny Humpage 英國早期幼兒教育博士 Shaun Chapman 北京著名國際幼兒園校長 方文山 華語流行樂壇知名作詞人 王智弘 慈心華德福學校教師 何翩翩 AMS 3-6歲蒙特梭利國際認證老師.牧村文教創辦人.親子教養作家 李方 新時代傳媒集團總裁.加拿大中文電台總裁 邢嘉倩 香港言愛基金會負責人 周佳欣 兒童職能治療師.「職能治療師看的書及玩的玩具」粉專主 姚以婷 亞和心理諮商所院長.正向教養協會國際顧問和認證導師 徐瑜亭 習惜親子教育中心創辦人 許潔心 教育心理學家 陳宜男 專業兒童職能治療師.星願樹職能治療所院長 馮穎琪 香港知名音樂唱作人 黃佩儀 香港智樂兒童遊樂協會經理.專業遊戲工作培訓師 廖婉霖 蘋果樹語言開花教室創辦人 盧春如 知名主持人.作家 鮑正敏 兒童行為治療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作者簡介 陳婧(Tracy) 陳婧Tracy,兩個孩子的媽,於溫哥華長大,畢業回台後擔任廣播電台主持、電視節目編輯、音樂網站樂評及雜誌專欄作家。曾任職於加拿大中文電台、Hit FM、News 98、中廣等電台,廣播經歷超過二十五年。隨後遠嫁香港,誕下一女一男。 由於大學主修兒童心理學,鍾情於幼兒教育,為人母後更打開了早期教育的學習之路,開始鑽研兒童感統治療、藝術治療、音樂治療、語言治療及遊戲治療。相繼取得數個國際認證資格後,以「孩子優先、遊戲為本」的宗旨,在香港私人國際幼兒園執行各國新式教育理念,吸取多年實戰經驗並落實於教學的每一天。 極力推廣七感遊戲親子教養、嬰兒按摩、嬰兒手語、幼兒靜心瑜伽及奧福幼兒音樂教學。前後成立「亞洲嬰幼兒手語協會」及「七感遊戲教養」教育網站,積極與家長分享各類感官探索親子遊戲。目前為私人教育顧問、早教親職培訓師及FM96.1加拿大中文電台親子教育節目「媽媽咪呀!」主持人。
目錄 推薦序1 澆灌熱情與正能量的「七感教養」 推薦序2 七感遊戲,啟發孩子感官健全靈敏 推薦序3 創造靈活有彈性的探索式學習環境 推薦序4 「玩」出多元能力!「玩」出快樂童年! 推薦序5 用心陪伴引導,多樣化遊戲刺激感官學習 推薦序6 在遊戲中,理解自己與世界的關係 推薦序7 寓教於樂感官遊戲,親子同歡 推薦序8 在玩耍中學習,開啟無限潛能 推薦序9 七感平衡,身心活躍、創意無限 作者序 七感遊戲,開啟教養的另一扇窗 Part1 七感早期教育 ──提升孩子大腦力,越玩越聰明! Chapter1 豐富感官刺激,從○歲開始的教育 ○∼六歲黃金期,陪孩子多玩、多體驗 世界教育各有特色,「玩」是最初的學習 Chapter2 認識「七感」& 促進感覺統合105個技巧 三大主要感覺系統 觸覺系統.前庭覺系統.本體覺系統 其他感官 視覺系統.聽覺系統.味覺系統.嗅覺系統 Chapter3 來吧!探索你不知道的「遊戲」意義 接受孩子的邀請,一起玩遊戲! 依孩子年齡,選擇適合的遊戲 抽離遊戲/無所事事遊戲.旁觀者遊戲.獨自遊戲.平行遊戲.聯合遊戲.合作遊戲 各類遊戲,刺激多元感官發展 象徵性遊戲.打鬧遊戲.社會戲劇遊戲.創造性遊戲.冒險遊戲.探索遊戲.幻想遊戲.社交遊戲.體能遊戲.建構遊戲.大自然遊戲.水沙遊戲.髒兮兮遊戲 大人在遊戲中扮演的角色 規畫安全的遊戲環境 當一個支持和協助者 別任意介入或干擾遊戲 記錄及回顧 Part2 七感遊戲創意玩 ──生活取材很簡單,放手讓孩子玩 Chapter4 觸覺遊戲 遊戲01 觸覺感官地墊 遊戲02 七彩果凍樂 遊戲03 搔搔癢癢好奇妙 遊戲04 萬花觸覺袋 遊戲05 彩虹米粒 遊戲06 大自然拼圖 遊戲07 南北極動物派對 遊戲08 夏天堆雪人 遊戲09 千變萬化麵粉團 遊戲10 刮鬍膏作畫 Chapter5 前庭覺遊戲 遊戲01 盪盪布鞦韆 遊戲02 晃晃運動球 遊戲03 搖搖棉被搖籃/滾滾棉被熱狗捲 遊戲04 轉轉搖滾陀螺 遊戲05 踩踩軟墊石 遊戲06 走走平衡木 遊戲07 溜溜滑板車 遊戲08 滾滾充氣輪 遊戲09 倒著看世界 遊戲10 盪盪單槓吊環 Chapter6 本體覺遊戲 遊戲01 穿越時空隧道 遊戲02 旋轉揮灑畫 遊戲03 拋接彈彈球 遊戲04 小小特務闖迷宮 遊戲05 鑿冰尋寶 遊戲06 搞怪彈力伸縮衣 遊戲07 舞動彩帶 遊戲08 攀爬繩梯 遊戲09 彈跳床 遊戲10 人力手推車 Chapter7 視覺遊戲 遊戲01 視覺探索瓶 遊戲02 舞動紗巾 遊戲03 楓葉透視窗 遊戲04 燈箱玩樂 遊戲05 摸黑螢光塗鴉 Chapter8 聽覺遊戲 遊戲01 大自然沙鈴 遊戲02 敲敲打打玩音樂 遊戲03 鈴鐺作畫 遊戲04 聲音對對碰 遊戲05 彩虹玻璃音樂 Chapter9 嗅覺遊戲 遊戲01 香料聞聞看 遊戲02 香味對對碰 遊戲03 香料塗鴉 遊戲04 動手磨草藥 遊戲05 室內小花園 Chapter10 味覺遊戲 遊戲01 試試酸甜苦 遊戲02 蒙眼水果猜 遊戲03 藝術水果拼貼 遊戲04 彩虹冰沙 遊戲05 吃水果學數學
有一種難題,叫父母:
用力奔跑的媽媽:跑過
零吼罵育兒的神逆轉練
別談教養,帶孩子擁抱
一萬步的希望:從不孕
停止打分數!孩子的人
工作媽媽學會的事:陪
溫柔教養的抄寫魔法:
每天一分鐘對話,0~
不否定的教養練習:比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