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一分鐘掌握對方個性:掌握對方心思的99個關鍵TIPS(新版)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人格的精神分析研究
Psychoanalytic Studies of the Personality
作者:
費爾貝恩
譯者:
劉時寧
分類:
教育•心理•勵志
/
心理學
叢書系列:【臺灣精神分析學會】叢書
出版社:
無境文化
出版日期:2022/5/26
ISBN:9789860601985
書籍編號:kk0546702
頁數:316
定價:
460
元
優惠價:
79
折
363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人格的精神分析研究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人格的精神分析研究 內容簡介 自1952年本書出版後,費爾貝恩對客體關係的重視已使精神分析學界把兒童對關係的需求視為發展的核心。他的客體關係理論闡述了一個精神結構模式,此一結構建立在兒童成長過程中與父母及重要他人相處經驗的內化和修改。同時他亦說明了自體(self)或自我(ego)如何在客體內化之後,以自我碎裂及潛抑痛苦內在客體關係等方式,去處理所有關係中皆無法避免的不滿足。 費爾貝恩的著作是許多學者研究的起點,如鮑比(Bowlby)的依附理論、剛特利普(Guntrip)和蘇特蘭(Sutherland)對自體的論述、狄克斯(Dicks)對婚姻的理解、肯柏格(Kernberg)對嚴重人格違常患者之治療、及米謝爾(Mitchell)的關係理論等。費爾貝恩的觀念已成為精神分析的中心;以致常被視為老生常談,我們很難相信在他那個時代,對關係的需求並不被認為是發展與治療的重心。 這本古典的文集,首次以平裝本發行,附有大衛.夏夫(David E. Scharff)與艾莉諾.費爾貝恩.比爾特斯(Ellinor Fairbairn Birtles)合寫的一篇緒論,這篇文章追溯費爾貝恩思想的起源並概述與現代理論的相關性,讓讀者對費爾貝恩的作品有新的認識。
作者簡介 費爾貝恩(W. R. D. Fairbairn) (1889-1964)出生於蘇格蘭愛丁堡,是英國獨立學派之精神分析理論的重要奠基者,對客體關係理論之發展有著深刻的影響,被譽為「客體關係理論之父」。除《人格的精神分析研究》之外,費爾貝恩主要著作收錄於《從本能到自我:費爾貝恩論文選》,文章廣泛涉及藝術、教育、宗教、政治和社會等領域。 譯者簡介 劉時寧 精神科專科醫師,清華大學哲學碩士,現任文化身心診所主治醫師。譯有《精神分析治癒之道》(合譯)、《從經驗中學習》等。
目錄 目 錄 推薦序 周仁宇 前言 恩內斯特 瓊斯 緒論 大衛夏夫、艾莉諾費爾貝恩比爾特斯 第一部 人格的客體關係理論 I. 人格中的分裂因子(1940) Schizoid Factors In The Personality II. 修正精神病與精神官能症的精神病理學(1941) A Revised Psychopathology Of The Psychoses And Psychoneuroses III. 壞客體的潛抑與再現(特論「戰爭精神官能症」) (1943) The Repression And The Return Of Bad Object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War Neuroses’) IV. 客體關係觀點的內在精神結構(1944) Endopsychic Structure Considered In Terms Of Object-Relationships V. 客體關係與動力結構(1946) Object-Relationships And Dynamic Structure VI. 人格之客體關係理論的發展(1949) Step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n Object-Relations Theory Of The Personality VII. 作者對人格結構觀點之發展概要(1951) A Synop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uthor’s Views Regard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Personality 第二部 臨床論文 I. 一位女性患者宗教幻想的記錄(1927) Notes On The Religious Phantasies Of A Female Patient II. 一位生殖器異常患者的分析(1931) Features In The Analysis Of A Patient With A Physical Genital Abnormality III. 國王之死對分析中之個案的影響(1936) The Effect Of A King’s Death Upon Patients Undergoing Analysis 第三部 其他論文 I. 以精神分析的觀點思考共產主義的社會學意義(1935) The Soci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Communism Considered In The Light Of Psychoanalysis II. 心理學——一個正規而被排斥的學科(1939) Psychology As A Prescribed And As A Proscribed Subject III. 戰爭精神官能症——性質與意義(1943) The War Neuroses—Their Nature And Significance IV. 性罪犯的處遇與復健(1946) The Treatment And Rehabilitation Of Sexual Offenders
沒有最累,只有更累!
費解的顯然:動作、神
我們內心的衝突:愛恨
再困難的問題都有10
超譯阿德勒
天生善良
佛洛姆.存在的哲學套
大人系聰明心理學:5
清醒夢療法:鍛鍊意識
人工智慧:8堂一點就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