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腸常動健康瘦:每個家庭都該有的腸道鍛鍊指南
.
圖解中醫 體質篇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圖解中醫 方劑篇
作者:
羅大倫, 石猴
分類:
醫療•保健
/
中醫
叢書系列:生命.健康
出版社:
香港中和
出版日期:2022/8/16
ISBN:9789888763245
書籍編號:kk0554180
頁數:220
定價:
400
元
優惠價:
79
折
316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圖解中醫 方劑篇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圖解中醫 方劑篇 內容簡介 為甚麼說中醫的基礎是中藥,中藥的核心是方劑? 「西藥治病,中藥治人」的說法有何依據? 同一感冒症狀,為甚麼不同的中醫會開出不同的藥方? 甚麼是「對症下藥」?名方、偏方、秘方有何異同? 中醫治病離不開中藥,中藥離不開藥方(方劑)。遣藥組方看似簡單,實際上考校醫生整體醫學涵養和醫術水平,小藥方蘊含大學問! 本書採用圖解的形式,在簡要介紹方劑學的發展歷程、方劑與治法的關係,方劑的分類、組成、劑型,中藥的用量與服法後,詳細介紹了解表劑、清熱劑、化痰止咳劑、理氣劑、理血劑、補益劑等主要方劑的類別、代表方劑的證候分析、藥性及方劑分析、運用與禁忌等內容。為喜愛中醫、想探究中醫奧妙的你,提供了全新的閱讀和學習體驗。
作者簡介 羅大倫 原名羅大中,北京中醫藥大學診斷學博士,原北京電視台《養生堂》節目主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大國醫》主講嘉賓。 畫者/石猴 資深出版人,獨立藝術家。策劃並創作了多部暢銷級圖書,其作品累計銷量達百萬冊。
目錄 帶你了解方劑 何謂方劑 20 方劑學的發展歷程 22 先秦時期 24 兩漢時期 25 兩漢時期—《黃帝內經》 26 兩漢時期—《傷寒雜病論》 27 魏晉南北朝時期 28 魏晉南北朝時期—《肘後備急方》 29 隋唐時期 30 隋唐時期—《備急千金要方》 31 宋元時期—宋代 32 宋元時期—金元時期 33 明清時期—明代 34 明清時期—清代 35 明清時期—清代《醫方集解》 36 方劑與治法 何謂治法 38 主要內容 39 主要體系 40 方劑與治法的關係 41 常用治法 42 汗法 43 汗法—辛溫解表 44 汗法—辛涼解表 45 吐法 46 下法 47 下法—寒下 48 下法—溫下 49 下法—潤下 50 下法—逐水 51 下法—攻補兼施 52 和法 53 溫法 54 溫法—溫中祛寒 55 溫法—回陽救逆 56 溫法—溫經散寒 57 清法 58 清法—清熱瀉火 59 清法—清熱涼血 60 清法—清熱解毒 61 清法—清臟腑熱 62 清法—清熱化濕 63 清法—滋陰清熱 64 消法 65 消法—消食導滯 66 消法—軟堅消結 67 消法—消癰排膿 68 補法 69 補法—補氣 70 補法—補血 71 補法—補陰 72 補法—補陽 73 古代方劑的分類 七方之說 76 病證分類法 77 祖方分類法 78 功用分類法 79 綜合分類法 80 方劑的組成 方劑配伍 82 藥與方 82 何謂配伍 83 配伍目的 84 配伍目的—增強藥力 85 配伍目的—產生協同作用 86 配伍目的—控制藥性的發揮方向 87 配伍目的—擴大治療範圍,適應複雜 病情 88 配伍目的—控制毒性作用 89 方劑的基本結構 92 何謂君臣佐使 93 中藥的君臣佐使 94 君藥 94 臣藥 95 佐藥 96 使藥 97 如何安排君臣佐使的關係 98 方劑的變化 99 藥味加減 100 藥味加減—舉例 101 藥量增減 102 劑型變化 103 方藥的劑型 何謂劑型 106 劑型 107 湯劑 107 散劑 108 丸劑 109 丸劑—蜜丸 110 丸劑—水丸 111 丸劑—糊丸 112 丸劑—濃縮丸 113 膏劑 114 膏劑—煎膏 115 膏劑—軟膏 116 膏劑—硬膏 117 酒劑 118 丹劑 119 茶劑 120 露劑 121 錠劑 122 條劑 123 線劑 124 栓劑 125 沖劑 126 片劑 127 糖漿劑 128 口服液 129 注射液 130 古方的用量與服法 中藥的用量 132 何謂中藥的用量 132 與用量相關的三要素 133 現代臨床處方的一般用量 134 古方藥量 135 古代的重量計量 135 古代的容量單位 136 歷代衡量與秤的對照表 137 刀圭、方寸匕、錢匕、一字 138 十六進制與國家標準計量單位換算率 139 中藥的用法 140 中藥用法的分類 140 內服法 141 內服法—湯劑的煎製 142 內服法—服藥量 144 內服法—服藥時間 145 內服法—服藥的冷熱 146 內服法—散劑、丸劑的服法 147 常用方劑 解表劑 150 清熱劑 151 化痰止咳劑 152 理氣劑 153 理血劑 154 補益劑 155 何謂補益劑 155 補益劑的分類 156 安神劑 157 固澀劑 158 祛濕劑 159 何謂祛濕劑 159 祛濕劑的分類 160 消食劑 161 瀉下劑 162 何謂瀉下劑 162 瀉下劑的分類 163 代表方劑舉例 解表劑·辛溫解表劑 166 麻黃湯 166 麻黃湯—證候分析 167 麻黃湯—藥性及方劑分析 168 麻黃湯—運用與注意 170 解表劑·辛涼解表劑 171 桑菊飲 171 桑菊飲—證候分析 172 桑菊飲—藥性及方劑分析 173 桑菊飲—方劑分析 174 桑菊飲—運用與注意 175 清熱劑·清熱瀉火劑 176 白虎湯 176 白虎湯—證候分析 177 白虎湯—藥性及方劑分析 178 白虎湯—運用與注意 180 化痰止咳劑·潤燥化痰劑 181 貝母瓜蔞散 181 貝母瓜蔞散—證候分析 182 貝母瓜蔞散—藥性及方劑分析 183 貝母瓜蔞散—運用與注意 185 理氣劑·行氣劑 186 越鞠丸 186 越鞠丸—證候分析 187 越鞠丸—藥性及方劑分析 188 越鞠丸—運用與注意 190 理血劑·活血祛瘀劑 191 桃核承氣湯 191 桃核承氣湯—證候分析 192 桃核承氣湯—藥性及方劑分析 193 桃核承氣湯—運用與注意 195 補益劑·補血劑 196 四物湯 196 四物湯—證候分析 197 四物湯—藥性及方劑分析 198 四物湯—運用與注意 200 安神劑·滋養安神劑 201 天王補心丹 201 天王補心丹—證候分析 202 天王補心丹—藥性及方劑分析 203 天王補心丹—運用與注意 205 固澀劑·澀精止遺劑 206 桑螵蛸散 206 桑螵蛸散—證候分析 207 桑螵蛸散—藥性及方劑分析 208 桑螵蛸散—運用與注意 210 祛濕劑·芳香化濕劑 211 藿香正氣散 211 藿香正氣散—證候分析 212 藿香正氣散—藥性及方劑分析 213 藿香正氣散—運用與注意 215 後 記 216
易學易用 黃帝內經十
養肝就是養壽:25個
小病自療,家庭常備偏
【中醫節氣芳療套書】
周易與中醫學
把身體的脈 零基礎學
中西醫結合--中醫常
祛濕養腎,精力旺、少
張步桃美人方:生活中
《醫醇賸義》校注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