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夢想行者:15則活得精彩的人生閱歷
.
物理與頭腦相遇的地方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我的財富以秒計
作者:
作者:柯爾
譯者:
齊思賢
分類:
社會•人文•史地
/
人物傳記
叢書系列:BIG
出版社:
時報
出版日期:2000/11/1
ISBN:9571332569
書籍編號:bu0023122
頁數:327
定價:
300
元
優惠價:
79
折
237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我的財富以秒計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同類推薦
內容簡介
從美國鐵路大王古爾德(Jay Gould)、石油大王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到電腦軟體大王比爾•蓋茲(Bill Gates),這些改變世界的大亨和普通人最大的差異在於,他們在別人還未發現前就佔據制高點。他們生龍活虎、精明能幹,更重要的是,他們深謀遠慮,在別人只看到一片混沌之際,他們就看準趨勢所在的新興產業。麥考(Craig McCaw)就是這個時代深具遠見的人物,他完全掌握無遠弗屆的電信世界。本書正是他如何從空氣中傳輸聲音開創一個新產業,如何以此為基礎不斷開創的故事。 在作者的生花妙筆下,麥考傳奇性的故事首度曝光:包括麥考走出父親自殺後的陰影,走出家族岌岌可危的有線電視事業,到最後在 1993 年以 126 億美元的高價,把手中的事業賣給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本書也說明,麥考如何開創另一個新事業,提供高速數據服務到全世界各個角落,這個「空中網路事業」的規模比洛克菲勒及比爾•蓋茲兩者的事業加在一起還大。更重要的是,作者抓住這些新企業主的人格特質:聰明機智、極度具有彈性、一直抱持創業的心態。而這些新企業主已經徹底改變經營企業的模式。 二十一世紀的領導風格:麥考的管理風格極端異類:不屈不撓地談判、精打細算地舉債、能夠當機立斷更改經營計畫。在新經濟下正是這種管理風格才能存活、甚至脫穎而出。本書說明麥考獨一無二的管理風格,除了出自本能之外,也是經過長期深思熟慮及不斷自我反省而來的。 見微知著,洞察新興媒體世界:當前的電信世界正值戰國時期。大企業受限於技術老舊及成本偏高等不利因素,只有合併一途。反之,新成立的公司開闢新的財源,而且乘大企業搖搖欲墜及政府解除管制之際,全力搶功新商機。越靈活、越大膽,就越能參與這場遊戲。如今電信業也不得不照麥考的規則玩遊戲。 *高潮迭起的生命:很少有一個家族能夠跌倒後再爬起來,麥考的父親把廣播及有線電視事業搞得奄奄一息,後來突然撒手歸西,銀行更宣告他破產。當時才二十歲的麥考不顧商場老手的忠告,把父親壽險的理賠金投入一般人認為不值一文或者高風險的行業。他深謀遠慮,預見一個全新的社會,身在其中的所有人都會因科技而不再受到拘束。 下一件大事:麥考在有線電視及行動電話這兩個行業發了大財。他現在正在打造一個電信帝國,其中的要角包括旗下幾家公司:Teledesic 是與微軟合夥的衛星事業,目標是建立「空中網路事業」;Nextlink 運用本身光纖電纜及交換機的龐大網絡,與美國貝爾公司(Baby Bells)一較高下;CablePlus 透過同軸電纜提供語音、上網及電視節目;最後則是 Nextel,這家國際無線電話公司,在數據服務領域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每家公司的管理風格都是胸懷大志、積極爭取資金、勇於承擔風險。整體來說,從這四家公司可以一窺麥考的雄心壯志:把高速數據傳送到全球每個角落。 麥考特立獨行、行事非常人能度、卻又熱心公益,對科技深具遠見,能見人所未見。他在傳奇性的上半生中,兩度從無到有創辦事業,本書提供讀者一個梗概。
一夕破產
「老麥考猝死只是整個家族第一個意外的打擊。幾個星期後,麥考家族的財務問題開始浮現。老麥考死後,債權人開始要求償債,甚至一狀告進法院。老麥考晚年的幾筆交易多半賠錢,他去世的時候已經破產。」
年輕鉅子
「 33 歲的麥考離開校門才九年,手中擁有多家有線電視公司,準備和別人攜手投入另一場淘金大賽。許多對手的經驗比他豐富、資金比他雄厚、名聲比他響亮、成功的條件也比他多。任何對手都比麥考更可能雀屏中選,結果卻是麥考這匹黑馬出線。」
東山再起
「1987 年老麥考去世 18 年,麥考負責的公司掛牌上市。首度公開發行讓麥考家族再度成為全美最有錢的家族之一,持股市價高達 20 億美元。他們從一貧如洗變成富可敵國。」
令人讚嘆的事業
「比爾•蓋茲和麥考都是西雅圖的巨富,兩個人多少有點交情。比爾•蓋茲接過麥考助理遞過來的包裹,裡頭是一大堆有關太空通訊系統的文件,這種瘋狂的點子正合麥考的胃口。如今比爾•蓋茲也有興趣了。電腦軟體大王及前任行動電話大王一拍即合,準備開展麥考最新、也最瘋狂的事業。」
推薦序
滿足人類需求——永遠的主流產業 .孫道存(台灣大哥大董事長) 身為行動電話業者,閱讀《我的財富以秒計》這本書,是極為愉快而有趣的經驗。不僅因為麥考本人是美國行動電話的先驅業者,更因為其中所描述美國對於開放蜂巢式行動電話執照的決策與過程,無論是聯邦通訊委員會的政策制訂、或是競標業者準備標書的戒慎恐懼、抑或是業者之間後來合縱連橫的購併與策略聯盟,種種情節相當引人入勝。 誠然,台灣在四年多前開放民營行動電話之時,由於已有其他國家的開放經驗可供參考,因此在系統的選擇、投標的規則方面,沒有那麼大的爭議。但對於交通部電信總局而言,同樣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對於參與投標的業者而言,也承受了勢在必得的壓力。 也因此,這本書的閱讀,對於電信產業的實際參與者而言,必然是心有同感;以一般讀者的觀點來看,也如同小說一樣精采絕倫。 身為行動電話業者的先驅,麥考對於行動電話經營的理念,最讓我印象深刻。首先,他對於行動電話的前景,表現了無比的信心,就如同書上所說的:「信心堅強、難以撼動。」除了他深知頻率的取得,是那麼可貴之外,最重要的,是他對於這個產業的遠見。他說:「如果你從人類基本需求的角度思考,現實自然會向理想靠攏,你只要找出進場時機就好了。」他也預見:「行動通訊將改變我們工作及生活方式。」 記得我年輕的時候喜歡看電視,往往因為錯過了一些喜愛的節目,而遺憾不已。當時我就想,如果能有一種機器,能把來不及看的節目錄下來,那就可以不漏失任何節目了,沒想到,不久之後,錄影機就被發明了。 直到現在,我還能記得當時夢想成真與需求被滿足的興奮。 而在多年之後,太電集團在國內電信產業尚未自由化的時候,決定要以電信事業做為第二核心事業。我們花了十幾年的時間,由海外爭取投資機會與投標經驗、參與銥計畫的投資、到國內的 T2 到建立了「台灣大哥大」品牌的行動電話系統服務、以及未來的固定網路、第三代行動電話等,以建立完整的通訊服務網絡為努力的目標。 我之所以對電信產業充滿信心,就是秉持這樣的理念:「能滿足人類需求的產業,就是未來的主流產業,也就是我所謂的『生活產業』。」我想,這恰與麥考的理念不謀而合。 其次,我們也可以從書中看到,由有線電視起家、到後來將行動電話事業售予美國電話電報、進入衛星通訊的新領域,麥考永遠勇於邁入新興產業,不吝出售手中的金雞母,去換取新事業的發展;甚至以高槓桿的財務運作,去籌措拓展所需的資金。這樣高風險的營運手法,能夠一路走來有驚無險,我相信是植基於他對於品質的重視。就像書中所說的,「他幾乎把提供客戶優質的服務,視為自己的使命。」而每收購一家公司,他也從引進專業管理、改善服務品質開始。 這一點,也是所有的企業經營者所認同的。在從製造業走入服務業的歷程中,我始終認為「品質」最重要,無論是通訊品質、或是服務品質,都要比財務運用、行銷手法等來得更基本、也更務實。我深信這樣一個簡單的堅持,是所有企業永續經營的寶典。 對於麥考的行事風格、管理模式,乃至於對事業的取捨,各人或許有見仁見智的看法。若以成敗論英雄,勝負未卜,就如同本書末所言:「現在還沒有人可以為他找出歷史定位」;但若以企業家的堅持與理念而言,麥考的確已經具備了一個成功企業家的特質。
前言
獵人麥考
麥考(Craig McCaw)是全世界最能代表電信事業轉型及未來的人物,也是現今商場上最特立獨行的經營者、電信業公認的先知、令其他億萬富翁好奇的億萬富翁。 本書名來自麥考長久以來的事業核心:傳遞語音及數據的無線電波。麥考為商場注入新的管理風格,別人看到的是困難、宿命及平凡,麥考卻能從中看到無窮的利基,因為他簡直就是靠空氣賺錢。 麥考自認是見微知著的大師,他也為企業主找出新的經營定義。他很少穿著正式的西裝、待在辦公室、更少正襟危坐在辦公桌前。反之,他常划獨木舟、滑水、在英屬哥倫比亞上空駕噴射機。當他談到無線通訊帶給上班族的便利時,自己就是活生生的見證,因為他以語音電子郵件和部屬聯絡。他其實是虛擬經營者,部屬看不到他,卻能感覺到他。麥考連賺錢都都是用最新潮的方式。 1980 年以前,電信業裡每個人穿著深色西裝、白襯衫及光可鑑人的皮鞋,而且大半輩子都待在美國電話電報(AT & T)公司。任何可能打破本身壟斷市場的想法,都遭到排斥,創意大師及古靈精怪根本不得其門而入。在當時,麥高文(Bill McGowan)的 MCI 公司是個例外,但在美國電話電報公司 1984 年被拆散前,美國電話電報公司仍穩居電信業霸主的地位。 當前的電信世界正值戰國時期。大企業受限於技術老舊及成本偏高等不利因素,只有合併一途。反之,新成立的公司開闢新財源,趁大企業搖搖欲墜及政府解除管制之際,全力搶攻新商機。企業及消費者頻頻上網,引爆龐大的商機,大家都想分一杯羹。而麥考的遊戲規則是:越靈活、越大膽,就越能參與這場遊戲。如今電信業也不得不照麥考的規則玩遊戲。 麥考在有線電視及行動電話這兩個行業發了大財。現在他正打造一個電信帝國,其中的要角包括旗下幾家公司:泰勒戴斯克(Teledesic)是與微軟合夥的衛星事業,目標是建立「空中網路事業」;未來連結通訊(NEXTLINK Communications)公司運用本身光纖電纜及交換機的龐大網絡,與美國貝爾(Baby Bells)公司一較高下;CablePlus公司透過同軸電纜提供語音、上網及電視節目;最後則是奈克斯特通訊(Nextel Communications)公司,這家國際無線電話公司,在數據服務領域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每家公司的管理風格都是胸懷大志、積極爭取資金、勇於承擔風險。整體來說,從這四家公司可以一窺麥考的雄心壯志,他把高速數據傳送到全球每個角落,無論是喀斯開山區(Cascade Mountains),或到亞洲的小村落。泰勒戴斯克透過無線網路提供客戶服務,這種通訊工具讓第三世界從 19 世紀直接跳進 21 世紀。其中不但對社會影響深遠,也為業者帶來龐大的利潤。 本書的焦點在麥考,從他的故事也可得知,這位創業家如何從電信產業的邊緣躍升為主流。麥考這種人雖然不是大企業的高階主管,卻深具遠見,能適應快速變遷的競爭環境。他是獵人,不是獵物。在網際網路掀起數據服務的龐大需求後,這些新經營者的風格及價值觀將是未來成敗的關鍵。
目錄
引言 第一章 幕後推手 第二章 脫線大老闆 第三章 錢不是問題 第四章 如何圓夢 第五章 這個瘋小子 第六章 總是留下後路 第七章 怎樣對他們最划算 第八章 我們夢到狄克•崔西 第九章 欠下十億美元,我可睡不著 第十章 像是和俄國人談判 第十一章 沙加緬度有什麼用 第十二章 進錯醫院開錯刀 第十三章 寂寞得不得了 第十四章 百年難遇的投資良機 第十五章 瘋狂科學家 第十六章 前進塔拉瓦島 第十七章 我們得熱情如火 第十八章 女兒才十四歲,就被你嫁掉 第十九章 真像兩隻豪豬在親熱 第二十章 見微知著的大師 第二十一章 電信業的喬丹 第二十二章 改變全世界的潛力 第二十三章 雷達下 第二十四章 跋:億萬富翁和鯨魚
作者簡介
柯爾(O. Casey Corr)
《西雅圖時報》(Seattle Times)商業及科技記者,也為《西雅圖郵信報》(Seattle Post-Intelligencer)及《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撰稿。著有《西雅圖電信帝國》(KING:The Bullitts of Seattle and Their Communications Empire)等書。目前與妻子莎莉住在西雅圖,育有兩個小孩。
譯者簡介
齊思賢
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擔任國內主要財經媒體資深編譯 13 年,負責國際金融新聞。最近譯作包括《知識經濟時代》、《引爆趨勢》、《貪婪時代》、《銀行中的銀行》、《投資心理學》、《操盤高手》等,並編譯審核多本金融專書。
書摘1
第一章 幕後推手 1969 年 8 月一個清冷多雲的早上,一名年輕男子走過自家走廊。這棟豪宅位於西雅圖以北的懸崖附近,周遭蒼林翠鬱,俯視普格特灣(Puget Sound)及長年積雪的奧林匹克山(Olympic Mountains),這原本是木材大王的私人禁地,如今為美國西北部最富有的家族所擁有,名為高地(Highlands)。 這名男子正是 19 歲的麥考,就讀史丹福大學二年級。他早就不戴牙套,可是臉上仍然稚氣未脫。他的頭、嘴特別大,窄薄的肩膀吊著兩條手臂,走起路來是個內八字。當時美國大部分青少年喜歡把頭髮留到幾乎蓋住眼睛及耳朵,麥考的一頭黑髮卻永遠修剪得整整齊齊。他不喜歡和太多人在一起,說起話來含糊不清,但對任何人都客氣得過頭。他喜歡下棋,討厭美式足球;他患有閱讀困難症,但只是默默對抗著病魔。 麥考喜歡惡作劇,是射水槍高手,深入了解後,你會發現他其實聰明絕頂,但總是不露鋒芒。他那一雙黝黑的眼眸看不出絲毫端倪,卻永遠露出靈活的眼神。 當天早上,麥考作夢也沒有想到他的家族即將面對危機,也因此改變他的下半輩子。那年的夏天是美國最烏煙瘴氣的一個夏天,除了種族及越戰激烈的示威活動,還有伍德史塔克(Woodstock)的音樂會。但同時阿波羅(Apollo)號登陸月球,代表美國在太空科技上超越蘇聯。不過,年輕的麥考卻活在與世隔絕中。 麥考共有三個兄弟,分別是布魯斯、約翰及凱斯,他們在物質生活上的享受,是大部分美國青少年作夢都想不到的。這棟豪宅佔地兩萬平方呎,是 1915 年波音(Boeings)飛機公司創辦人波音家族興建的,相當於一棟城堡,牆壁厚達 18 吋。城堡內的生活方式也與眾不同,除了滑雪課程、歐洲度假及其他上流社會常見的消遣外,這四個男孩從十幾歲就開始接觸汽車、飛機、遊艇及噴射小飛機。家中自然還有大隊人馬,為他們烹調食物、打掃環境、修剪花草及管理越來越龐大的財產。 他們的母親瑪麗安(Marion Oliver)出身於華盛頓州的小鎮,也是當地的大家閨秀,外表雍容華貴,個性迷人、又充滿智慧。她是西雅圖社交圈的女王,當地歌劇及交響樂團的委員,也是紐約市大都會歌劇團的委員。如果瑪麗安要訂製衣服,一定是請一流設計師到府服務,每套衣服的售價可能都高達 5,000 美元。她要外出度假或舉行宴會,就會成為西雅圖當地報紙的重要新聞,而當時的副總統韓福瑞(Hubert H. Humphrey),也經常是麥考豪宅的座上賓。家中主廚形容,麥考家族「來往的都是有頭有臉的大人物」。 瑪麗安給 4 個兒子非常大的生活空間。從 12 歲起,他們就可以駕駛汽車或遊艇,睡到太陽下山再起床也無所謂,只要起床後第一件事是記得吃早餐。瑪麗安本人有條不紊、極重視細節,而且面對一屋子的男孩及他們的朋友,也顯得相當冷靜。家中寵物是一條名為公爵的大丹狗,有一次弄髒了地板,臭氣薰天,最後竟然是瑪麗安不動聲色地收拾善後,還輕描淡寫地說:「我清理慣了。」 而供應整個家族如此奢華的生活是企業家老麥考(J. Elroy McCaw)。 曾經替老麥考做事的凱特(Les Keiter)形容老麥考是那種「望之不似人君的人,長得就像銀行員。」老麥考身高五呎九吋,一頭黑髮,透過一付銅框圓眼鏡冷眼看大千世界。有人說,從他西裝的樣子來看,他似乎是穿著西裝上床。雖然不修邊幅,他卻很在意臉上的一道疤痕,這是童年時被開水燙到的痕跡。 老麥考生於愛達荷州,父親是工程師。他半工半讀念完大學,就一頭栽進廣播業。1937 年他在瑪麗安住的那個小鎮,買下第一家廣播電台。幾乎就在電台開始發音後,老麥考又著手開辦另一家電台,然後再買進更大的電台,最後手上有一堆電台。他靠著先付一小筆現金,其餘全部舉債的預付方式,很快就建立一個廣播王國。有人認為,老麥考借錢不知節制,但是他深信自己的先見之明,能夠在別人還沒有察覺前,就看準其中的價值,然後以此賺錢。 「老麥考非常聰明。在融資合併和借貸的術語出現前,他就已經在玩這個把戲,」老友史密斯(Les Smith)說:「他天生就是做生意的料,但卻不是經營好手。」不過,老麥考對廣播事業的眼光倒是神準;他在紐約的電台原本已岌岌可危,後來他改變節目風格引進搖滾樂,正好趕上突如其來的搖滾熱潮,狠狠賺了一票。 麥考和父親不常見面。老麥考大部分時間不是待在紐約,就是飛往華府。縱使在家,也是留在宅內的辦公室,和祕書討論或者講電話。但是老麥考會騰出時間,和家人一起搭乘遊艇出遊。更重要的是,他親自教導麥考經商之道,有時候甚至讓麥考出席董事會,麥考十一歲時,老麥考還把部分福特汽車公司的股權送給麥考。 麥考一直不明白,自己為什麼對父親所知有限。其他人也有同感。老麥考生性就有點深沈,工作時間也顛三倒四,行蹤幾乎沒有人知道。二次大戰期間,老麥考在陸軍情報單位服役,後來外界傳出,他和中央情報局(CIA)關係密切,他也一直無法擺脫這項傳聞。多年後,老麥考的家人還得找專人研究他不為人知的生活。倒底是他不願回答問題,抑或是他們不願開口問老麥考?外界仍然不得而知。不過,麥考和老麥考一樣,都是個性複雜的人物。到今天為止,麥考仍然覺得自己比其他兄弟更親近父親,原因不是兩個人曾經促膝長談,而是父子倆在這幢豪宅內下過棋。 麥考很珍惜父子對奕的那段時間。對麥考來說,下棋是進入父親內心世界的管道,也可以此了解父親如何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及經營策略。對奕和經商都是一場遊戲,棋手從中找出機會、剷除障礙、避免危機、擬定策略,然後佔據必勝的位置。依照西洋棋的規矩,父親雙手會各持一枚黑子及白子,由麥考猜枚,猜對哪隻手持白子的話,麥考就可以先下。照麥考的說法,他最後已經精到「十猜九中」。 下棋成為一扇窗戶,讓麥考得以進入父親無窮無盡的智慧。麥考雖然也憑著知人之明開創一些世界級的企業,但是對父親仍然甘拜下風,他說:「家父能夠從人所未見的角度觀察事物,我認識的人當中,沒有人能像他,對未來充滿信心及樂觀。另外,他也擁有一項我缺乏的特質,就是能夠說服別人相信不可思議的事情。」 1969 年 8 月,麥考溫室般的世界似乎安穩如故,家人之間團結一致、經濟狀況堅如磐石。美國社會當時面對的壓力,似乎和麥考家族完全絕緣。當時美國走的是大政府路線,讓大部分企業家抱怨連連,但是這種無所不管的行政原則對麥考家族似乎是友非敵。當時的廣播業是全世界最多采多姿及最賺錢的行業之一,執照由聯邦通訊委員會(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授與,因此,對老麥考等業者來說是持生殺大權的頂頭上司。當時的電視台或廣播電台如果經營成功,毛利率可高達 60 %,因此拿到廣播執照代表鈔票滾滾而來,而且沒完沒了。在 60 年代末期,聯邦通訊委員會仍不斷推出新政策,以有線電視系統、衛星系統及無線系統,為這個產業開創新的彊域。老麥考無疑成為未來廣播產業最偉大的門生,連帶確保了麥考在這個行業的地位。唯一的問題是,他準備經營父親旗下哪一個事業。 8 月的那個早上,麥考也許只是打算找老麥考殺盤棋。瑪麗安當天已經搭乘豪華郵輪到法國。由於老麥考前一晚接待賓客忙到三更半夜,因此睡到日上三竿,此時,麥考上樓走向父母親的房間。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只有麥考知道詳情。他從來不曾對外公布,甚至兄弟之間也沒有討論。救護車很快地把老麥考送到西北醫院,隨車醫生中途就宣告老麥考不治。他因重度中風過世,享年 57 歲。麥考立刻召集所有兄弟,並且在參議員傑克森(Henry Jackson)的協助下,聯絡人在海外的母親。 老麥考猝死只是整個家族第一個意外的打擊。幾個星期後,財務問題開始浮現。老麥考死後,債權人開始要求償債,甚至一狀告進法院。有位合夥人仔細查閱帳目後發現,老麥考晚年的幾筆交易多半賠錢,他去世時早已破產。 同時,麥考的世界也開始瓦解。
漫畫版世界偉人傳記(
漫畫版世界偉人傳記(
悠木碧的製作方法:聲
床墊教父陳燕木傳:鐵
黎智英傳:從億萬富翁
漫畫版世界偉人傳記(
漫畫版世界偉人傳記(
漫畫版世界偉人傳記(
.達賴喇嘛和百年西藏
印象派的膽識:卡米耶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