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你今天睡飽了沒?:熟睡動物們的……幸福時光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行腳:明就仁波切努日返鄉紀實
Returning to Nubri
作者:
Yongey Mingyur Rinpoche
分類:
藝術•美學
/
攝影藝術
叢書系列:禪修引導
出版社:
眾生文化
出版日期:2016/10/1
ISBN:9789866091667
書籍編號:kk0430110
頁數:216
定價:
480
元
優惠價:
88
折
422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行腳:明就仁波切努日返鄉紀實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行腳:明就仁波切努日返鄉紀實 從沒有一個旅程可以獨自完成 明就仁波切與弟子 9天的行腳返鄉之路 以壯闊的世界屋脊為背景 一步一步走入時光之流 進入內在的家 讓我們在旅途中 看見生命最大的美景 2010年11月,明就仁波切帶著40位東西方弟子,走路回到他尼泊爾的家鄉——努日•薩瑪岡。 明就仁波切喜歡走路,喜歡登山,他說:「人在山裡,那種寬廣、放鬆,自然就有禪修的感覺。」 山裡出生、喜歡登山的仁波切,一直有回出生地努日地區薩瑪岡的心願。2010年,明就仁波切結束了全球的弘法行程,於閉關前夕,終於完成心願,回到闊別26年的家鄉。 本書由攝影師殷裕翔隨行拍攝9天行腳的旅程,黃靖雅隨行文字紀錄,為明就仁波切閉關前闊別的返鄉之旅,留下珍貴的行腳紀錄。 ■本書特色 。最貼近詠給明就仁波切的紀實攝影 攝影師殷裕翔說:「因為擔心是否會有不方便拍攝的地方,第一天就請示仁波切是否有任何不適合拍攝的?」仁波切卻笑著回答說:「No problem, anytime, anywhere.」九天的貼身記錄中,攝影師留下了仁波切最貼近生活的一面,真實的感受到仁波切無論日與夜,在大眾前或獨自一人在帳篷裡,總是無差別的示現著身教與言教。 。挑戰級的登山路線,歷時9天的行腳 明就仁波切的家鄉——努日•薩瑪岡,位於海拔3530公尺的喜馬拉雅山上。循著這條山友稱為「瑪納斯陸」線的挑戰級登山路線,仁波切帶領40位東西方弟子,走了9天。他們一步一步穿山越嶺,走入世界屋脊的胸懷,沿途有壯麗的大山大景,有崎嶇難行的艱險,還有一路心心念念等待仁波切返鄉的村民,他們以僅有的虔誠獻上至美的供養。攝影師更紀錄了闊別26年,仁波切再見家鄉珍貴的那一刻。 。六度,是回家最好的路 2015年11月,明就仁波切結束長達四年多的山林閉關後,出版社請示仁波切:「回到努日的攝影集,要結集出書了,書的架構怎麼呈現比較好呢?」在幾個暫擬的提議中,仁波切馬上挑中一個:「六度,六度是回家最好的路。」腳上的旅程已經結束了,但心上的旅程才要展開,因此,這本以「外在的旅程」為基礎所拍攝的攝影集,就以抽象的「內在的旅程」——六度為架構,帶領我們回到「心的彼岸」究竟的家。
Yongey Mingyur Rinpoche ■指導.開示 詠給·明就仁波切|Yongey Mingyur Rinpoche,1975 1975年出生於尼泊爾,是著名的禪修大師祖古鄔金仁波切最小的兒子。明就仁波切十一歲開始正式進入佛學院學習,兩年後開始第一次三年閉關。明就仁波切的教學風格融合了藏傳佛教教理和實修,以及現代西方科學和心理學。他建立了國際德噶和亞洲德噶兩大非藏語禪修社團,在亞洲、歐洲和美洲推動禪修,同時也指導和管理尼泊爾、印度以及西藏的德噶寺和佛學院。 明就仁波切著作了兩本禪修暢銷書《世界上最快樂的人》和《你是幸運的》,以及《請練習,好嗎?》、《帶自己回家》和兒童禪修繪本《小吉寶貝》。2011 年6 月,明就仁波切開始第三次的三年閉關,於2015年11月結束長達四年居無定所的山林閉關,現於世界巡迴分享及教授四年來珍貴的閉關禪修經驗。 ■攝影 殷裕翔 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系畢業。拍攝作品《月里物語》獲台北電影獎。曾任大愛電視台、南方影視編導及Oakre 影視製作攝影指導。 2006年一場與死亡擦身的車禍後,走上藏傳佛教的拍攝道路,之後遇到根本上師第四世蔣貢康楚仁波切,確認終生職志—拍攝記錄噶瑪噶舉黃金珠鬘傳承。現專職為臺灣噶千佛學會擔任影音紀錄,拍攝作品:《月里物語》、《行腳》、紀錄片《業與願》、《憶念歷代蔣貢康楚仁波切》等。 ■文字 黃靖雅 曾任聯合晚報、自由時報、聯合報記者與主編,現任眾生文化總編輯。覺得值遇正法和上師,是這輩子最幸運的事。 有人說我少了一條怕的神經,所以像我這種「肉腿」,也敢上喜馬拉雅山。但仁波切就在身旁,覺得怎樣都好,後來即使腳起水泡、腳踝扭了,仍然覺得,和仁波切同行回努日,是今生最不可思議的旅程,而夏日的薩瑪岡,美得就像傳說中的第一美景:親見自心本性,鮮活,難以言喻。
{緣起與感謝} ・腳的旅程結束了,心的旅程才要開始 {努日在哪裡} ・蓮師和密勒日巴祝福的國度 {明就仁波切說努日故事} ・無常的提醒,宛如山間的清風 ・慈悲,但不悲傷 {六度是回家最好的路} 第一條路•布施 從沒有一個旅程可以獨自完成,這一切,都是美麗的「布施波羅蜜」。 第二條路•持戒 紀律成全了美,守護了安定與從容,帶我們安抵心靈的彼岸。 第三條路•安忍 安忍,是因為暸解「這一切只是一場夢」,菩提道上,耐性永遠不嫌多。 第四條路•精進 因為歡喜努力,一切自然進入善的循環,精進是「回家」最近的路。 第五條路•禪定 旅途上,我們練習「人在,心在」,然後,我們發現了那個最大的美景:當下之心。 第六條路•智慧 我們從來不曾離開,但要練習回去;路從來不曾離開腳下,但我們要找到回家的路。 {閉關的祝福} ・明就仁波切致弟子書 ・閉關中的來信 2012 · 2014 · 2015 ・閉關後記:讓每一天,看見新的感恩 {附錄} 1. 外一章:仁波切不在那個夏天 2. 攝影後記:與上師日夜同行的珍貴時光 3. 莫忘努日:守護薩瑪岡
攝影路上:生活攝影筆
一種叫做恆春的生活
風塵前後:一部電影、
也無風雨也無晴
靈光偈影:靜山的十堂
影像發聲 :參與式行
Holiday:吳心
畇許曖昧:畇二 Yu
舌尖上的美食攝影:藝
解讀攝影大師【長銷經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