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中外歷史大事酷搜本
.
病非如此:一位人類學
.
疫病與社會的十個關鍵
.
人類學活在我的眼睛與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麻風醫生與巨變中國:後帝國實驗下的疾病隱喻與防疫歷史
作者:
劉紹華
分類:
社會•人文•史地
/
歷史地理
叢書系列:衛城學術
出版社:
衛城出版
出版日期:2018/10/18
ISBN:9789869681773
書籍編號:kk0474855
頁數:577
定價:
520
元
優惠價:
79
折
411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絕版書
絕版書:確定不再版的商品,僅提供書籍資訊參考。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麻風醫生與巨變中國:後帝國實驗下的疾病隱喻與防疫歷史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麻風醫生與巨變中國:後帝國實驗下的疾病隱喻與防疫歷史 內容簡介 人類學家劉紹華再度推出「十年磨一劍」之作。 這次她要說的故事,是關於社會主義中國的麻風防疫運動。 麻風,一個高度汙名化的古老疾病,常令人聞之色變。二○○三年,劉紹華在四川涼山首度踏入麻風村,一趟漫長的探索旅程就此展開;之後,她持續造訪中國各地的麻風聚落和防治機構,並陸續正式訪問了四十五位資深麻風醫生。一磚一瓦,她在田野中重建中國共產時期的麻風防疫史,這個浩大工程,歷經十多年終於完工。 這段歷史為何值得關注? 一九五○至八○年代,從毛澤東展開極權統治到鄧小平宣布改革開放之間,是現代中國成為社會主義實驗場、政治運動狂飆的巨變時代。一九五○年以前原為麻風流行之地的中國,卻在連年動盪、民生凋敝的三十年間,成功地將麻風盛行率降到萬分之一以下,達成聯合國的防疫標準。新中國強力介入麻風防治,積極管制公共衛生,而獲致這舉世矚目的不易成就。對此,劉紹華提出兩個大哉問: 中國究竟是如何辦到的?中國的成就帶給世人什麼意義? 本書深入社會主義中國的「後帝國實驗」,探究麻風防治背後國家政治、公共衛生與個人身體之間的互動糾纏。作者的用意不止在填補醫療衛生史的空缺,更有透視中國社會主義革命複雜內在的強烈企圖。而書中肩負治療重任、夾處於政治動員和患者苦痛之間的麻風醫生,在這段高度政治化的歲月裡穿梭中介,自是作者的最佳透鏡。 作者另創「後帝國實驗」一詞來指稱本書主要時間維度的歷史脈絡,以突顯共產中國的麻風療法及防疫實作變遷,實深受政權自身反帝制中國、反西方殖民帝國等「後帝國」論述的影響。在此政治趨力下,當歐美已開始逐步推行廢除隔離政策,並致力於消除麻風汙名與麻風隱喻,中國革命卻反其道而行,在巨大的國土中廣建孤立的麻風村。然而,這浩浩蕩蕩的防疫運動,卻在公共領域中無聲無息似地低調進行。「後帝國」政治隱喻同時將麻風看作「國恥」、「敵人」、「底層社會」與「人道主義」,麻風所牽動的疾病、社會與政治的階級和汙名,是為關鍵。 作者自言,原本「沒有寫歷史的志願」,但因眼見受訪的高齡麻風醫生逐漸凋零,而決心為這群恐被歷史遺忘的人振筆。她以數十位不同世代麻風醫生的集體生命史,來編織貫穿全書論述,人類學家當行本色展現無遺,並輔以豐富的歷史情懷與材料,為我們揭開那個至今仍壓在當代中國歷史底層的動盪時代,打開我們的情感通道,感受那一個個人、一個個不可被時代化約的曲折人生。 推薦人 黃樹民(中央研究院院士,現任國立清華大學侯金堆講座教授兼人文社會學院院長) 梁其姿(中央研究院院士,現任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所長) 錢永祥(現任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思想》總編輯)
作者簡介 劉紹華 人類學家,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任職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領域主要從愛滋、毒品與麻風(漢生病)等疫病的角度切入,分析國際與全球衛生,理解當代社會變遷的本質與傾向,以及身處變遷中的個人生命經驗與轉型。此外,亦從自然資源的治理變遷,研究環境、社會與政治經濟角力等議題。 英文專書Passage to Manhood: Youth Migration, Heroin, and AIDS in Southwest Chin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及其譯寫而成的醫療民族誌《我的涼山兄弟:毒品、愛滋與流動青年》(群學,2013),獲得臺灣、中國、香港等地的諸多獎項肯定。
目錄 學者推薦 •黃樹民•梁其姿•錢永祥 導 論 •中國麻風防疫的初步成果•後帝國論述下的防疫運動•防疫歷史的再現 第一章 疾病隱喻與政治運動 •麻風簡史•社會主義衛生運動•獨特的麻風防疫之路 第二章 進入社會主義的防疫建制 •從宗教網絡到蘇聯模式•薪火相傳、開枝散葉 第三章 聚落體制化與防疫實驗 •人民公社與集體化運動•集體化下的麻風防疫•縱橫交錯的防疫網 第四章 新手醫師的階級、性別與情緒勞動 •醫士、醫學生與新手醫師•汙名下的情緒勞動•記憶的性別與階級•防疫工作再度轉型 第五章 文革動亂下的麻風防疫 •政治狂潮與去專業化•醫療下鄉的挑戰與生機•科學主義與汙名政治•文革的下場 第六章 新國際主義下的變與不變 •進入全球麻風治理版圖•新國際主義下的本土實作•全球化轉型中的弱點與焦點 第七章 最後的衝刺及餘緒 •國際影響下的翻身與嘗試•教會重返巨變中國•重樹道德模範•麻風隱喻的變與不變 結 語 歷史再現與生物政治 •回顧與展望:兩層倫理反思 跋:黑暗中的熒熒燭光 注 釋 書 目 索 引
考前衝刺看漫畫!補教
廣島:發生在人類身上
越過高牆:1949至
富國強兵:西元100
二次建國:重塑美國憲
【漫畫版】海賊先生的
茅台傳奇:從匠心傳承
漫遊歐洲中古時代:為
成為幽魂的總統:一段
一本就懂中國史【修訂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