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有毒污泥愛你好:揭開黑心公關的祕密檔案
.
疫病與社會的十個關鍵
.
人類學活在我的眼睛與
.
麻風醫生與巨變中國: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病非如此:一位人類學家的母女共病絮語
作者:
劉紹華
分類:
軍政•法律
/
社會議題
叢書系列:MARK系列
出版社:
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23/7/25
ISBN:9786267317389
書籍編號:kk0569949
頁數:280
定價:
380
元
優惠價:
79
折
300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病非如此:一位人類學家的母女共病絮語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病非如此:一位人類學家的母女共病絮語 內容簡介 一個家庭的生命變奏曲,一段疾病與關係的敘事 阿茲海默症、癌症,兩個世紀之症同時發生在一個家庭中, 患者的人生、家人的未來,該如何面對與承擔? 認識老病死苦的生命倫理與合宜應對之道,該是日常教育的一環 我想記錄自己和母親的這段生命旅程,儘管片段,但求誌念。記錄是為了母親、自己和家人,且身為醫療人類學者,也希望這段疾病與康復敘事,有助於其他的病人親友理解病中之人,並與之平和相處。──劉紹華 二〇一八年七月,人類學家劉紹華和她的母親接連確認罹患「世紀之症」,其母診斷為阿茲海默症初期,而紹華得了癌症。 兩人同時生病,對於家人的打擊重大,照護人手嚴重不足,家中混亂了一段相當長的時間,生病的人不好過,沒生病的人也不好過。 數年間各種沒想過的生命經驗陸續發生,正面的、負面的都有。不論生病或康復,變壞或變好,都不是跨過一條界線那麼簡單,而是得經歷一段來回反覆的灰色地帶。 生病與康復都是一趟旅程,只有走過才知道風景微妙,不管是否喜歡。 聯合推薦 方俊凱(財團法人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董事長) 余尚儒(台灣在宅醫療學會理事長) 吳佳璇(資深精神科醫師)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徐文俊(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 陳炳仁(高醫大附設醫院家醫科暨老醫科合聘主治醫師.台灣在宅醫療學會理事) 鄧善庭 (諮商心理師) (依姓名筆畫排序) 病,非人生;如此,存在;愛,流滿人世。生命,是感動人的小說。──方俊凱(財團法人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董事長) 這是一本生活在高齡社會的你我必讀的書。小華和小美的經歷讓人不敢直視,卻不能不面對。下一刻很可能就是你我的遭遇。謝謝小華以這本書敦促政府,及早建立每個人都可以在熟悉的場所,自由自在生活到最後的制度。──余尚儒(台灣在宅醫療學會理事長) 閱讀紹華和母親與病共處的故事,對一個接連照顧罹癌母親與失智父親十多年的精神科醫師來說,不僅具有同情共感的撫慰效果,更帶來許多深刻的啟發與省思。──吳佳璇(資深精神科醫師) 其實我們「長年」生病著,像近視就是一種病,失眠也是,感冒、過敏更是常客。生病牽動著許多情緒,還有對生命意義的探究。有人光是檢查出「老花」,就因為無法接受老之將至而落淚。推薦這本書給讀者,祝福您能透過生病與康復的循環,淋漓投入地走向這趟旅程的終點!這本書記錄著生病的症狀表現與心理轉折,文筆流暢,故事情節讓我全情參與,情緒隨之跌宕起伏。作為讀者,這是我非常享受的閱讀體驗。字裡行間自有靈魂拷問,問我們在身體或心靈上即將失去自我時,我們是不是認真體驗過這悲欣交集的一生?!──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生命是趟旅程,有許多事無法盡如人意、事事順心,願每一位走在崎嶇道路上的你,都可以藉由這本書,看到生命困境中的一朵堅強小花。──鄧善庭(諮商心理師)
作者簡介 劉紹華 人類學家,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研究領域主要從愛滋、毒品與麻風(漢生病)等疫病及醫療的角度切入,分析國家與全球衛生,理解當代社會變遷的本質與傾向,以及身處變遷中的個人生命經驗與轉型。著有Passage to Manhood: Youth Migration, Heroin, and AIDS in Southwest Chin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及其譯寫而成的醫療民族誌《我的涼山兄弟:毒品、愛滋與流動青年》,以及《麻風醫生與巨變中國:後帝國實驗下的疾病隱喻與防疫歷史》、《人類學活在我的眼睛與血管裡》、《疫病與社會的十個關鍵詞》等專書。其著作曾獲得臺灣、中國、香港、國際等書獎肯定。
目錄 序章 旅程起點 第一章 跨越邊界 第二章 認識病人的身心世界 第三章 關係洗牌,疾病是放大鏡 第四章 自救的身體 第五章 新的關係 第六章 新生活的意義感 第七章 生存的本領與風格 第八章 生命的失憶與記憶 後記 回憶的現在與未來
正常由誰定義?:撕下
巨浪後:國安法時代的
大凍卵時代:一場關於
善意與信任:世界上最
我碎裂的父親
都市計劃:牛津非常短
冷戰:牛津非常短講0
生物地理學:牛津非常
火:牛津非常短講01
入侵物種:牛津非常短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