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江澤民其人連環畫集
.
臺海風雲見證錄:時事
.
臺灣風雲見證錄(政論
.
臺灣風雲見證錄(政論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臺海風雲見證錄.採訪報導篇
作者:
徐博東
分類:
軍政•法律
/
政治
叢書系列:YZ(九州)
出版社:
崧燁文化
出版日期:2018/12/28
ISBN:9789576816758
書籍編號:kk0480547
頁數:672
定價:
850
元
優惠價:
88
折
748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暫停販售
暫無供應商:尋找供貨商中(也有可能出版社已結束)。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臺海風雲見證錄.採訪報導篇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臺海風雲見證錄.採訪報導篇 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徐博東教授過去曾經發表、有關臺灣問題的採訪報導彙集整理,收錄了1989年以來海內外媒體對作者關於臺灣問題各方面的採訪報導。其系列作品另有《政論篇》(上、下)、《時事評論篇》,同樣是自1989年以來發表的有關臺灣問題的研究論文、調研報告、時事評論等的彙集整理,共收文五百七十餘篇,共計兩百餘萬字。
目錄 序一 祝《臺海風雲見證錄》出版 /001 序二 徐博東教授:大陸對臺「民間發言人」 /003 序三 從路邊攤到大飯店 /007 序四 徐博東教授:比民進黨還瞭解民進黨的大陸學者 /010 序五 博東,從一隻孤鳥起飛 /015 自序 中國統一志業,永不言退 /019 1988年∼1995年 /027 不得已的缺席,臺灣史研討會今天揭幕,大陸兩學者文到人不到 /027 短訊:祝臺灣史學術研討會順利成功 /027 大陸首次寄送兩篇論文共同社認為這種動向值得關注 /028 臺灣舉辦臺灣史學術研討會大陸學者直接在臺發表論文 /029 臺局勢明年仍將動盪 /029 兩岸條例,大陸法界有褒有貶 /030 篡改臺灣史暗藏玄機 /031 1997年 /033 鄧小平過世,大陸對臺學者認為兩岸關係不會有變化 /033 大陸學者:兩岸僵局最快年底解凍 /034 分裂中國,終將失敗 /035 京臺灣問題專家座談指出一國兩制香港成功實踐推動兩岸早日和平統一 /036 大陸研究臺灣智庫人士訪臺 /037 李總統回應江澤民報告的提法大陸不會接受 /038 大陸學者認為目前形勢有利兩岸政治談判 /040 縣市長選舉的意義 /041 中共對臺策略將作調整 /042 1998年 /043 專訪北京學者,談裴利的「無條件」說 /043 大陸學者:研討會本身就是件好事兩岸是民進黨是否執政關鍵 /044 大陸學者肯定民進黨辯論兩岸政策 /044 大陸學者:許惠祐能否訪大陸,關鍵在目的 /046 徐博東:中美聯合記者會彷彿是「辯論會」 /046 大陸學者:李總統談話語意雖緩並無新意 /047 徐博東教授:「三通」和戒急忍用臺灣最終將不得不對大陸讓步 /048 大陸學者:兩岸對辜汪會談「不滿意但都能夠接受」 /051 1999年 /052 徐博東否認羅文嘉曾向他傳達陳水扁不搞「臺獨」的意向 /052 民進黨調整策略為時已晚 /052 大陸官員:不可能讓陳水扁來 /053 北京學者指臺灣應救災為先,不必泛政治化 /054 大陸學者認為辜振甫再訪大陸不可能 /055 大陸學者對「臺灣安全加強法案」的反應 /056 大陸學者對陳水扁經貿政策的反應 /057 中共如何看待澳門回歸對兩岸關係的影響 /058 北京不會武力威嚇臺灣 /059 2000年 /060 阿扁「臺獨」立場未改,圖為選舉打「安定牌」 /060 「安全問題能把陳水扁打下去」 /061 「臺獨」定義遭緊縮 /065 大陸學者:選擇「臺獨」,就是選擇戰爭 /065 陳水扁不放棄「臺獨」,去不了大陸 /066 李遠哲挺扁大陸學者兩樣情 /067 海協會今開記者會加強批「獨」 /068 嚴打「臺獨」大陸點名批判「獨」派候選人 /070 兩岸關係處十字路口 /070 「扁」勝不代表「獨」贏「一個中國」不可踰越 /071 大陸學者促陳水扁回到「一中原則」 /072 徐博東:陳水扁不要存在幻想 /073 如與堅持「臺獨」的陳水扁談判,中國政府就是「唾面自乾」 /074 臺灣「大選」結果跌碎大陸眾多專家眼鏡 /075 「李登輝被轟下台完全是咎由自取」 /076 大陸學者評阿扁當選,不再提寄望臺當局 /077 大陸學者徐博東:陳水扁不見得敢實踐「臺獨」 /078 大陸學者徐博東疑扁將持續李登輝路線 /080 「一中」解套:回到國統綱領及「九二共識」 /083 徐博東指大陸可接受臺灣回到國統綱領「一中」內涵 /084 對臺學者:阿扁模糊承認「一中」北京可接受 /085 徐博東教授:難以期望陳水扁明確回應「一中原則」 /086 福建軍演大陸學者認不能簡單視為例行性演習 /089 北京:臺海未見「柳暗花明」 /090 「兩國論」下絕不握手言和 /091 民進黨大陸政策將繼續調整 /091 北京學者:大陸對臺政策基調不會改變 /092 另類接觸,大陸學者首度為民進黨刊物撰稿 /094 應邀給《中國事務》季刊寫文章,大陸學者「套住」民進黨 /096 徐博東:九二精神已事過境遷不可行了 /098 北京:扁仍迴避「一中」議題 /099 臺當局無誠意改善兩岸關係 /100 江澤民重申只要臺灣承認「一中」什麼都可談 /101 大陸學者:扁若任「國統會」主委北京將肯定 /102 大陸學者:陳水扁應速走出困境拿出自己政策 /103 加強民進黨研究,北京聯大將設臺研所 /105 大陸學者:謝較務實但未超脫扁說法 /105 化解僵局,大陸學者樂觀其成 /106 對臺學者:不接受「一中原則」講什麼都是「瞎扯淡」 /106 徐博東:兩岸僵持蓄積危險能量 /107 兩岸復談學者認短空長多 /108 北京學者:「罷免」風暴只是陳水扁的一場虛驚 /110 臺灣問題也應尊重大陸人意見 /111 跨黨派小組共識,文字遊戲,歧見猶存 /112 國臺辦記者會後大陸學者談感受,為李遠哲訪大陸留伏筆 /113 臺灣研究已成大陸顯學,高校也紛紛加入 /113 研究的重點是民進黨 /115 大陸學者:美國不是中立調停者,對美不抱期望 /116 全國臺灣研究會舉行座談,分析臺灣政局和兩岸關係 /117 2001年 /118 陳水扁跨世紀新年談話北京學者:有善意但誠意不足 /118 北京對臺學者:扁談話未具體回應「一中原則」 /119 大陸學者:堅持「一中」,兩岸復談基礎 /120 徐博東表示「和平統一」仍為對臺政策最上策 /120 李登輝赴日,大陸學者:扁李「臺獨」勢力再次合作的最佳證明 /121 陳總統願兩岸對話大陸學者:「無條件說」已是前提 /122 學者談臺灣當局領導人施政:一年跳票知多少 /124 陳水扁「有恃無恐」,臺海局勢更趨危險 /126 大陸學者:臺灣當局政經壓力倍增 /128 美新政府與兩岸關係研討會今起舉行 /129 大陸學者:共識若成政策,是扁當局「不小的突破」 /130 大陸學者:錢其琛「新三段論」已展現極大誠意 /131 臺被迫鬆綁「戒急用忍」 /133 臺灣選舉結果讓北京驚愕不已 /134 2002年 /136 必須警惕「漸進式臺獨」的分裂舉動 /136 大陸學者:民進黨為「公投」作準備 /137 大陸學者評「漸進式臺獨」 /138 「三通」談判成功關鍵,端視民進黨是否有誠意 /139 學者指陳水扁煽動對抗大陸 /140 陳水扁「臺獨」言論是對「一個中國原則」的嚴重挑釁 /142 北京臺灣問題研究學者答臺灣記者問 /143 統派人士指美國反華,培植「臺獨」勢力 /144 陳水扁的拒統促「獨」圖謀必將失敗 /146 2003年 /148 臺海和解是否「春暖花開」 /148 連戰「和平之旅」要過4關 /150 徐博東:回顧「辜汪會談」給兩岸的重要歷史啟示 /151 有關專家積極評價章孝嚴的兩岸貨運包機直飛方案 /152 徐博東評陳水扁的選舉策略 /154 剖析民進黨,國臺辦年底出書 /157 新書出版《大陸學者眼中的民進黨》徐博東新作 /158 《透析臺灣民進黨》:大陸首部研究民進黨論文集 /159 徐博東指出:臺灣當局應嚴懲島內「人蛇」集團 /160 「公投制憲」就是「臺獨制憲」 /161 專家解讀大陸為何在此時對臺當局言行反應強烈 /162 學者:大陸對臺反應並不是要介入臺明年「大選」 /163 「臺獨」時間表也是統一時間表 /164 大陸臺灣問題專家學者就臺灣形勢回答記者問 /165 大陸主動姿態遏止「臺獨」 /167 徐博東評臺灣的「公投立法」 /168 專家解讀美對臺政策 /179 陳水扁狡詐無信,否認「四不一沒有」 /183 2004年 /186 臺海戰爭繃在藍綠勝敗的弦上 /186 「臺獨」分子上演醜劇 /191 陳水扁重申「臺獨時間表」是破壞臺海現狀挑釁行為 /192 涉臺智庫:北京已備妥文武兩套方案回應臺選 /193 「3 /20」臺灣重現「藍」天 /194 「公投」未過危機暫解,臺灣政局不安,北京智囊團愁容寫在臉上 /196 扁繼續執政,大陸對臺有四種政策可供選擇 /197 國臺辦:臺灣局勢若失控,大陸不會坐視不管 /198 被拒入臺,徐博東籲民進黨心胸要開闊 /199 就「5 /17聲明」徐博東與陳文茜對談錄 /200 徐博東與郭正亮、羅志明隔海辯論實錄 /211 徐博東:對阿扁就職演說,大陸「興趣不大」 /226 陳水扁要走「臺獨」之路,就等著打仗吧 /228 臺灣問題專家指出:臺灣當權者沒有第三條路可選 /243 扁2006搞「制憲」就是「臺獨」重大事變 /244 專家分析從「聽其言,觀其行」到「聽我言,觀你行」 /245 臺灣飛碟電台主播李永萍專訪徐博東實錄 /246 精心包裝,欺騙輿論 /250 大陸學者:遏止「臺獨」是當務之急 /252 徐博東:「三通」前景不樂觀 /253 北京學者:認清陳水扁「假和平、真臺獨」面目 /254 徐博東:美擔心臺誤判其政策,談話顯示戰略清晰 /255 2005年 /256 學者:日美修防約意在影響《反分裂國家法》立法 /257 包機落幕,「三通」還有多遠? /258 徐博東解讀胡錦濤對臺四點意見體現新意深意 /260 對臺政策新思路剛柔並濟 /262 專家:《反分裂國家法》已提升為全民和國家意志 /263 徐博東:反分法以法律規範寄望於臺灣人民方針 /265 徐博東:「臺獨」是癌症,「中藥」治不了 /266 徐博東教授建議國家文物局批准「丘逢甲故居」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68 北京聯大臺灣研究院揭牌儀式在京隆重舉行 /268 北京聯大臺灣研究院揭牌 /270 臺研院:從「路邊攤」到「大飯店」 /271 談鍾佳濱以適當身分及適當名義現身北京 /272 國共達成「共同願景」民進黨有壓力 /275 專家稱不送熊貓言之尚早,滬動物園未聞此事 /276 專家:臺灣意識與華夏情懷可接軌 /277 「5 /17聲明」是對臺新思維的真正開端 /278 大陸學者:張俊雄難以打破僵局 /279 不敢「急獨」也不棄「臺獨」,扁兩岸政策「五馬分屍」 /280 陳水扁近期言行大陸失望 /281 專家:「胡扁會」不會在「第三國」舉行 /282 新黨主席將訪大陸,臺灣大陸熱難冷卻 /283 徐博東:國民黨會分派,不會分裂 /284 專家:帶回島內最缺的民族精神 /286 大陸學者:馬英九以國民黨主席身分訪大陸障礙小 /286 樁腳選舉時代結束言之過早 /287 徐博東:大陸「以民為本」理念扭動兩岸僵局 /288 「反分裂法」反向啟動兩岸關係「僵冷之水」 /289 學者指出:反「臺獨」形勢依然嚴峻,需防患於未然 /290 臺當局拒絕陳雲林赴臺,暴露出民進黨執政困境 /291 徐博東:兩年內兩岸關係難突破 /292 2006年 /294 北京學者:陳水扁挑動兩岸,挽救威信 /294 「廢統」論再露「臺獨」險惡用心 /295 北京智囊透露:北京對扁「廢統」已有預案 /296 美國之音:美對扁「終統」最終反應並未就此終結 /297 學者:大陸要保持高警惕 /298 《反分裂國家法》衝擊「臺獨」話語霸權 /299 急於擺脫弊案困擾怕美施壓,扁拿「統一條件」騙人 /300 北京聯大臺研院舉行建院一週年慶典 /301 中共關注兩岸,升高對臺研究 /303 民進黨臺北高雄市長初選投票延續黨內頹勢 /305 扁「放權」是權謀,對兩岸則是利多 /308 徐博東:大陸對臺灣政局變化已準備各種預案 /309 刺殺馬英九就是「臺獨」重大事變 /310 徐博東台上批「臺獨」,林濁水台下夢周公 /311 徐博東接受中評社專訪分析臺灣政局 /311 陳水扁不會辭職,會垂死掙扎 /318 花蓮巨石定居北京,海峽兩岸客家高峰論壇今閉幕 /319 徐博東:以高峰論壇推動兩岸客家文化經濟發展 /320 2007年 /323 陳水扁元旦演講未提「憲改」是兩手策略 /323 臺北故宮豈能「去中國化」專家:對文物粗暴踐踏 /323 民進黨搞「正名」,省去統一後改名麻煩 /325 「第二共和憲草」實質是謀求「法理臺獨」 /325 大陸媒體:馬英九新中間主義,北京須應對 /326 北京:「第二共和」觸及「臺獨」 /327 一份什麼樣的「決議文」? /328 學者:十七大報告顯示兩岸關係主題仍是和平發展 /330 十七大報告對臺政策五大特點 /331 民進黨為維護政權可以不擇手段 /334 北京聯大臺研院舉行研討會 /339 美國駐華使館一祕胡望中專訪徐博東院長紀要 /340 2008年 /346 徐博東院長接受日本經濟新聞社記者專訪紀要 /346 徐博東:「西瓜」較「鐘擺」機率大 /352 推動兩岸客家交流合作,弘揚中華文化 /353 儒學是兩岸人民共同的文化基礎 /355 樂見2008年兩岸「三通」有較大突破 /356 大陸或同意臺以「中華臺北」身分參與世衛 /357 兩岸關係已和平發展?徐博東:過於樂觀 /358 馬英九兩岸政策未受李登輝影響而倒退 /359 兩會復談開啟兩岸協商新模式 /361 兩會復談的啟示 /362 兩會復談:臺海局勢拐點? /364 徐博東退,聯大臺研院「政黨輪替」 /373 兩岸目前不可能簽和平合作協定 /374 研臺專家徐博東遺憾聖火未至臺灣 /376 徐博東:北京奧運加強民族凝聚,鞏固兩岸互信 /376 徐博東答中評社:奧運後兩岸怎麼辦 /377 臺灣問題專家徐博東的臺灣收藏 /383 連戰任特使有利兩岸關係發展 /384 陳雲林圓了汪老的夢,但絕不是簡單歷史重複 /384 陳雲林訪臺是震撼之旅,同胞愛將消反彈情緒 /386 一篇沒有完成的演講稿:徐博東憶汪老未能赴臺始末 /387 徐博東:國共論壇更具實效、再進一步 /388 和平協議須以統一為終極目標 /388 2009年 /392 徐博東判斷吳淑珍會出庭並有可能部分認罪 /392 民進黨正處在十字路口 /396 兩岸簽訂ECFA大勢所趨,民心所向 /401 陳水扁的「暗樁」給弊案判決布下懸念 /408 臺籲「外交休兵」,大陸間接配合 /414 分三步走,建構兩岸和平發展框架 /415 大陸提ECFA,先商石化紡織 /417 蔡英文呼籲馬英九「特赦」陳水扁是弄巧成拙 /420 高調邀請呂秀蓮,大陸釋出重大政策調整資訊? /421 兩岸簽經合協議 徐博東:今年可望達共識 /430 馬「政府」挑起爭議很不妥 /431 對重查「3 /19槍擊案」審慎樂觀 /434 宋楚瑜能否演繹與蘇貞昌「天王對決」? /441 馬英九連出兩招意在凝聚泛藍 /446 關於當前兩岸關係的幾個問題 /450 博鰲論壇已成為兩岸高層交流的重要平台 /459 第三次「江陳會」協定內容具有必要性與迫切性 /464 臺灣參加WHA有助兩岸合作防治H1N1 /468 蔡英文已經「騎虎難下」 /473 5 /17大遊行,陳水扁路線復辟? /478 陳菊參訪大陸難能可貴 /483 對話兩岸學者:海峽局勢一年之變 /486 短期內馬英九會參訪大陸嗎? /490 陳水扁能重新加入民進黨嗎? /494 北京專家認為「馬胡會」仍要視時機而定 /500 專家稱民進黨力量正弱化,兩岸關係發展不能「心急」 /501 呂秀蓮和許添財敢來大陸訪問嗎? /502 蔡英文真能讓阿扁解除羈押嗎? /507 陸資入島是兩岸關係發展的重大突破 /512 「正視現實」要正視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現實 /518 大陸學者:民進黨人邀達賴訪臺純粹是政治操作 /519 民進黨邀請達賴的政治算計 /520 徐博東之議,具六個維護和平的因素 /522 馬英九須知難而上 /523 專訪徐博東:政治對話兩岸智庫先行 /526 研討會閉幕,學者期待明年大陸接手辦 /527 2010年 /529 臺灣問題專家:和平發展深得兩岸民意,是民心所向 /529 2010年將是兩岸關係穩定推進的一年 /531 敗選是國民黨改革付出的必要代價 /535 「五都」選舉國民黨「坐一望三爭四」 /540 回饋臺灣,大陸要有此心 /548 臺灣方面應有人出面說清楚 /549 專家評今年大陸高官訪臺:零距離、低姿態、更務實 /550 學者呼籲民進黨鼓勵黨員及支持者參加兩岸交流 /551 大陸學者徐博東:海峽論壇最大程度反映兩岸民意 /552 要讓臺灣民眾享受到兩岸發展的福利 /553 徐博東籲搶救羅福星故居 /558 許添財會脫黨參選嗎? /559 中時:兩岸關係進入經熱政冷局面 /563 郝龍斌還有勝選的希望嗎? /564 徐博東:民進黨不放棄「臺獨」路線,難執政 /568 徐博東:不簽署「兩岸投資保障協議」對江陳會沒影響 /571 2011年 /575 饒穎奇、徐博東稱讚客家文化底蘊深厚 /575 梅州日報記者專訪論壇發起人饒穎奇、徐博東 /575 海峽兩岸同時推出新版《丘逢甲傳》 /578 徐博東:否九二共識,民進黨難穩定執政 /579 馬英九蔡英文兩岸政策有四大不同 /581 專家:大陸冀兩岸早簽和平協定 /584 大陸:「中華民國就是臺灣」說法 /585 馬提和平協議意在主導選舉議題 /586 馬英九推「公投」北京憂慮 /589 徐博東暢談兩岸客家文化交流 /591 大陸學者:「九二共識」胡亂塞,大陸不滿意 /592 大陸學者:若造成馬英九敗選 /593 大陸學者徐博東解讀臺灣「大選」八大看點 /596 2012年 /609 堅持「九二共識」兩岸才能共用和平福利 /609 要不要「九二共識」,投票結果給出了答案 /616 從經貿協商到政治商談,可分三步走 /615 人物專訪 /621 徐博東:中國大陸民進黨研究的拓荒者 /621 徐博東——力主和統臺灣的溫和「鷹派」 /623 從普通「教書匠」,到著名臺灣研究專家 /629 客家心、臺灣情、盼統一 /633 徐博東高舉火炬,在兩岸關係研究上繼續奔跑 /641 我與臺灣的不解之緣 /645
新竄起者:破解中國巧
李登輝與台灣的國家認
地緣新秩序(2冊套書
地理的未來:太空如何
親密敵人:錯抱中國共
政治為什麼會失敗:如
毛氏美國:親歷文革的
歐盟視角:二十一世紀
華年心緒從頭理:回憶
黑暗資本:自由經濟,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