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解決160個平面設計疑問!13位專家親授設計原則與經驗法則
.
茶與美【日本美學大師
.
日本民藝紀行:探索雋
.
茶與美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日本民藝紀行(台灣升級版)【跟著民藝之父柳宗悅,探索手作器物之美】
作者:
柳宗悅
譯者:
張魯, 徐藝乙, 賴皇良
分類:
藝術•美學
/
設計DIY
叢書系列:浮世繪
出版社:
遠足
出版日期:2025/8/27
ISBN:9789865083854
書籍編號:kk0600208
頁數:320
定價:
420
元
優惠價:
79
折
332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日本民藝紀行(台灣升級版)【跟著民藝之父柳宗悅,探索手作器物之美】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日本民藝紀行(台灣升級版)【跟著民藝之父柳宗悅,探索手作器物之美】 內容簡介 ★新增別篇「踏查台灣筆記」★ 竹蒸籠、草鞋、原住民織品、交趾陶 來自熱帶南方的常民美感 見證八十年前大師與台灣感性的相遇 -------------- 從本州、九州到沖繩,以及台灣 日本民藝之父踏遍各地 蒐羅、介紹各式體現鄉土特色的手工藝品 透過親身體驗,帶您重新認識 豐富日本人物質與心靈生活的「民藝」之美 手與機器的差異在於,手總是與心相連,而機器則是無心的。 通過手來創造物品,正是賦予物品美之性質的因素。 手工藝反映了日本固有的姿態,闡明了地方的鄉土特色, 堪稱體現與發揚日本傳統的最佳媒介。 ◢ 從民間工藝看見從未留意的「實用之美」 說到職人精神,人們多半都會先想到日本。這個國家依然延續著師徒制度傳承各種傳統技藝,許多老店以及鄉土工藝歷久不衰,說是「匠之國度」也絕不為過。然而比起有知名藝術家落款的精品,真正支撐並形塑日本的,其實是那些因應在地環境、歷史與固有傳統被製作出來,具有實用性的日常用品。過去不曾有人去關注每日放在手邊使用的鍋碗瓢盆、布衣織物等生活道具所蘊含的美感與個性,柳宗悅卻從這般質樸與毫無刻意的創作中發現了另一種美,提出一套嶄新的審美理論。他認為這些散發獨特光彩的日常工藝品來自民間,因此取名「民藝」,進而帶動近代日本興起一股保存及振興手工藝的普遍性思想。 ◢ 透過二十年間探訪手工藝的行腳紀錄,理解民藝的初衷與魅力 本書詳盡記載了1940年前後日本手工藝的現況,是柳宗悅花費近二十年的歲月踏遍日本全境,根據親眼見聞寫成,因此讀來彷彿身臨其境,隨之踏上一次日本民藝考察之旅。字裡行間充分傳達出他對民藝的熱情,但值得一提的是,柳宗悅並沒有因為是手工藝就一味褒揚讚頌,而是從理性的角度針對各種道具物品做出直率的評價;例如,他嚴厲批判神奈川縣的鎌倉彫,對於其他工藝品,也肆無忌憚地提出像是「品質不如從前」、「作品不如以前有力」、「讓人不悅」等意見。無論單價高低或者產自城市或農村,只要有展現手工藝的優點,柳宗悅都將其慎重地列舉出來,希望藉由個人主觀的取捨,歸納出一套手工藝的基準,增進大眾對於民藝理論的理解,進一步提倡對固有文化的保護與復興。 書中雖是以介紹手工藝的現況和未來應有的發展方向為主要課題,但經歷戰爭和戰後的混亂、近年的經濟高度成長所帶來的社會變化,賦予了這本書新的意義。日本的手工藝隨著歷史逐漸走弱、消失,讓本書成為記錄昭和中期日本手工藝的重要資料,同時對於現代民間工藝的復興與保存亦有深刻的啟發。 ◢ 升級版新增:1943 年踏查台灣之旅,追尋台灣民藝的起點 柳宗悅跟台灣也有深刻關係。他撰寫這本書的1940年代正值二戰末期,為了記錄受現代化與戰爭侵害而消亡的民間工藝,他展開日本各地行旅,將踏查紀錄集結為《日本民藝紀行》。1943年春天,這位民藝大師在金關丈夫與立石鐵臣的協助下,造訪了當時的殖民地台灣。在為期三週的環島行裡,他深入田庄與部落,記錄並搜集了大量台灣漢人與原住民的工藝品,考察結束後在台北公會堂展出成果。他大力稱許台灣獨特的竹工藝,以及木器、陶器、原住民織品等等。這趟踏查之旅由金關丈夫全程隨行紀錄,之後收錄於《民俗臺灣》期刊。他採集的照片與多篇評論,為台灣留下了寶貴的民間歷史紀錄,更為日後顏水龍開創的台灣工藝復興運動奠定基礎。民藝乃人心之精華。這些源自鄉土自然、承載著時間質地與情感的常民生活用器工藝,想必也呼應了柳宗悅所建構的美學藍圖。 ※本書曾於2013年以《柳宗悅 日本民藝之旅》書名、2016年以《民藝之國日本》書名、2019年以《日本民藝紀行》書名出版。
作者簡介 柳宗悅(Yanagi Muneyoshi,1889-1961) 日本民藝運動創始者,著名的美學、宗教哲學及思想家。 出身東京府麻布區,父親是海軍少將柳楢悅,兒子是日本產品設計巨擘柳宗理。就讀學習院高等科,在學時與武者小路實篤、志賀直哉等人參與雜誌《白樺》的發行,積極推廣介紹神祕思想、基督教神學研究和西歐近代美術。1913 年畢業於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文科部哲學科。 研究宗教哲學的他,在因緣際會下深受日本與朝鮮工藝品吸引,之後展開收集與鑽研工作,用敏銳的觀察力與獨到的審美觀,發展出一套民藝美學理論。他將目光投向無名工匠製作的民間日常品,尋找潛藏在日常生活中的美感與實用價值。1931 年創辦《工藝》雜誌,提倡民間生活道具結合實用與工藝的「用之美」,創造稱讚民間工藝品之美的「民藝」一詞,自此開啟了真正的民藝運動,被譽為「日本民藝之父」。 1936 年創設日本民藝館,1957 年獲日本政府授予「文化功勞者」的榮譽稱號。1960 年獲得「朝日文化獎」。1961 年 5 月 3 日逝世。著有《茶與美》、《工藝之道》、《日本民俗文化大系6 柳宗悅》、《近代日本思想大系24 柳宗悅集》、《柳宗悅宗教選集》全5卷、《柳宗悅蒐集 民藝大鑑》、《柳宗悅全集 著作篇》全 22 卷等。 譯者簡介 張魯 出生於江蘇省南京市。南京博物院館員。曾先後就讀於南京藝術學院設計藝術系、日本國士館大學,於留學期間遊歷日本及歐洲各大博物館、美術館。主要從事傳統手工藝的研究以及設計製作,並留心融合現代的元素。譯有《日本手工藝》(本書之簡體中文版書名)等。 徐藝乙 出生於江蘇省南通市。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長期從事工藝美術、民俗藝術、傳統物質文化與文化遺產研究,主導或參加多項科研項目,出版有譯作三十餘部。曾獲中國國家社科基金優秀成果一等獎、中國「五個一工程」優秀圖書獎以及多項省部級獎。 賴皇良 世新大學新聞系、英語系畢。旅居國外多年,習慣以不同視角看待每件事物。喜愛英日語、異國文化、數學以外的雜學,還有日本的大小事。譯有《恐懼,是保護你的天賦》、《中文打字機》、《金光閃閃大銀幕》等作。
目錄 導讀 柳宗悅民藝行腳下所見的日本手工藝 序 前言 手工藝之國 第一章 物品的背景 自然 歷史 固有的傳統 第二章 日本的物品 現在的情況 關東 東北 中部 北陸 近畿 中國 四國 九州 沖繩 第三章 物品的性質 三個問題 職人的功績 實用與美 健康之美 後記 別篇:踏查台灣筆記 《日本民藝紀行》地圖
3D立體設計摺學:一
設計師都在用的色彩超
設計好包裝:做一款人
色計流量密碼:向全球
臺灣活版時代 : 臺
最強版面設計
像藝術家一樣活用色彩
最強LOGO設計
超圖解!家的尺寸收納
日本插畫ソ設計學:用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