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大災變:你必須面對的全球失序真相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看不見的世紀:愛因斯坦和佛洛依德如何掀起二十世紀科學革命?
作者:
理查•潘尼克 /
分類:
科學•自然
/
一般•科普
叢書系列:探索生命系列
出版社:
久周
出版日期:2007/1/25
ISBN:9868241898
書籍編號:kk0166480
頁數:272
定價:
250
元
優惠價:
88
折
220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暫停販售
暫無供應商:尋找供貨商中(也有可能出版社已結束)。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看不見的世紀:愛因斯坦和佛洛依德如何掀起二十世紀科學革命?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同類推薦
內容簡介
《看不見的世紀》是一部「雙人傳」。 在西方,雙人傳體例是羅馬帝國的希臘哲人普魯塔克(Plutarch),在西元一世紀末(中國東漢)創下的。當年普魯塔克的《雙人傳》受到羅馬皇帝圖拉真的贊助,深受閱讀大眾的喜愛,流傳甚廣。由於每一篇的傳主都是希臘人、羅馬人各一位,因此叫「雙人傳」(parallel lives),不過普魯塔克旨在刻劃品格(character)、樹立典型,那些傳主都是政治家(或軍人出身的政治家)。 一五七九年,《雙人傳》出現了英文譯本,據說塑造了伊莉莎白女王時代的英雄形象,莎士比亞也是愛讀者之一。關於《雙人傳》的影響,還可以再舉幾個例子。一八○一年,貝多芬逐漸耳聾,對友人說:「我經常詛咒造物者與自己。普魯塔克《雙人傳》教了我任命之道。要是可能,我絕不向命運屈服,現在卻只能任命。可是,那是我唯一能做的。」在中國協助過清廷平定太平軍的英人戈登(Charles G. Gordon, 1833-1885),在蘇丹喀土木遭穆斯林圍城、殺害之前,於札記中指出:年輕軍官應隨時翻閱《雙人傳》,比讀任何兵法書都值得。美國的愛默森認為,《雙人傳》是英雄的聖經。 現在,閱讀大眾似乎對普魯塔克《雙人傳》失去了興趣,原因之一大概是,「時無英雄」,讀了傷感。不過,十多年前,牛津大學學者布洛克(Allan Bullock)為希特勒與史達林寫過雙人傳,繼承了普魯塔克的遺緒,可見這種體例仍然有其價值。 本書作者潘尼克的巧思在於,他以佛洛依德與愛因斯坦為傳主,一位是偉大的心靈發掘者,揭露了意識背後的幽黯世界;一位是偉大的科學家,揭露了宇宙的新形象。普魯塔克沒有刻畫過這兩類人,可能是認為只有政治家與軍人才能創造歷史,塑模社會、國家的命運──才可能是英雄。 毫無疑問,佛洛依德與愛因斯坦都創造了歷史。但是他們創造的歷史,與普魯塔克心中的歷史是不是等值?就費思量了。不過,潘尼克並不關心這個問題,他以佛洛依德與愛因斯坦為例,探討的是「直接經驗的極限」,這是西方學術史上的大哉問──而在中國傳統,只消「天道幽微」四個字就打發了。 所謂「直接經驗的極限」起於感官的限制,這是常識。然而古希臘自柏拉圖標舉「理性人」的理想起,使理性與經驗的關係成為哲學思辨的核心問題。理性憑什麼下判斷?唯有經驗嗎?日升、日落是經驗,夢境是經驗嗎?經驗的界限就是理性的界限,或者,理性有界限嗎?柏拉圖對這些問題都做過複雜的討論,難怪一部西方哲學史「不過是柏拉圖的註腳」。就這一點而言,潘尼克與普魯塔克的思路同出一源。 不過,普魯塔克信仰理性,他的傳記是為「理性人」的理想做註腳,他不僅相信人有理性,還認為理性應該是處理公共事務、規劃人生的準則。他期望讀者從他刻畫的人物品格得到教訓。潘尼克則關心科學的理性基礎。他對理性的認識有「學問」得多,因為他的思想資源更為豐富。我們不妨從浮士德說起。 話說浮士德在塵世中悶悶不樂,因為宇宙的森羅萬象讓他敬畏,可是他的理性卻難以「無入而不自得」。他與魔鬼交易,以消遣「理性的苦悶」、窺測萬物的本源。十八、十九世紀之交,浪漫主義歌頌「感性之美」,就是彰顯浮士德執著的「理性之真」的空幻。浪漫派詩人濟慈(J. Keats, 1795-1821)提出「負能力」(negative capability)概念,作為偉大詩人的標記。負能力就是約束理性的本領。 在哥德筆下,浮士德最後終於覺悟了:任憑理性如何奔逐,冷硬的宇宙法則中竟無安身立命之所。罷了,承認人的侷限,珍惜既有的幸福。這一覺悟使浮士德的靈魂升天,永享喜樂。可是紅塵中的凡胎肉軀,那有這個福份? 大多數科學家不願承認「科學/知識的疆界」就在眼前。宗教退出人類精神生活的核心後,憑藉理性馳騁六合的精神自由,成了不朽的唯一希望。承認界限,無異失去自由。何況科學已有推陳出新、震古鑠今的具體成就。 最近五百年的科學成就,迫使哲學家更為深入地探討理性界限的問題,部份原因出自另一個西方文化源頭:宗教。要是標榜理性的科學已取代了宗教,科學家更有道德義務為理性做出萬無一失的保證。強調理性的經驗基礎,似乎是最佳策略。 佛洛依德與愛因斯坦在提出劃時代的理論前後,都一再與經驗證據搏鬥。這不只是他們的遭遇。達爾文完成「天擇原理」初稿之後,擱置了二十年以上才發表,就為了蒐集、整理生物演化的證據──因為他拿不出「一翻兩瞪眼」直接證據。關於理論與觀察的關係,沒有人說得比達爾文更好了: 觀察要有用,得衝著某個論點才成。怎麼有人連這一點都不了解? 達爾文的哥哥讀完《物種原始論》後,說得更露骨: 這個先驗推論(案:指天擇理論),我非常滿意,要是事實與它不符,很可能是事實有問題。 儘管如此,到了今天,達爾文以天擇解釋生物演化的理論,仍然受到折磨過佛洛依德與愛因斯坦的問題(直接證據)困擾。更為空靈的相對論,不信服的人卻很少。主因不是演化論的理性基礎薄弱,而是演化論動搖了人為道德主體的地位。人的祖先果真是猩猩的話,人性的理想有什麼保證? 而佛洛依德的理論,則是另一回事。 佛洛依德出身神經科學,受過臨床神經學訓練,因而視心理分析為生物科學,他所謂的本我、超我、自我,都是生物機制。但是從來沒有人找到過直接證據。他解析夢,從夢境內容著手,再參以個人史。這樣累積的個案,以生物科學的標準,根本算不上證據。過去半個世紀,神經科學家專注於夢的「形式分析」,反而得到了豐富的成果:夢是中樞神經系統進入睡眠後的特定狀態的結果。睡眠由淺入深可分為幾個階段,每個階段腦子都有特定的生理狀態,做的夢也各有不同。腦子做夢時,與某些精神病患者的腦子狀態,頗有相似之處。 但是,佛洛依德的理論所受到的科學批判,從未動搖我們的信念。我們深信「潛意識」概念是檢視內心幽隱動機的利器,無論是他人的,還是自己。至於佛洛依德究竟說了什麼、怎麼說的、有沒有證據?已無關宏旨。 其實,人類生活在人與人有緊密關係的社會裡,人類學習語言的「本能」,就是在這樣的社群生活中演化出來的。這樣的社群生活之所以可能,所涉及的演化條件,學者已開始探討。佛洛依德的文明壓抑理論在這個脈絡裡,就有意思了。 至於理性界限的問題,研究做得順利的科學家,不會關心;哲學家關心,但是無能為力。
達爾文陷阱:人類該如
資料演化論,從繩結、
半導體簡史:超石器時
令人大開眼界的趣味魚
怪奇事物所:你知道嗎
鐵道的科學(暢銷修訂
令人大開眼界的貓頭鷹
齒顎不正:一個隱藏的
基礎建設全圖解:秒懂
臺灣藥用植物圖鑑(典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