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一分鐘掌握對方個性:掌握對方心思的99個關鍵TIPS(新版)
.
意識與無意識:分析心
.
分析心理學二論
.
移情心理學:哲學家玫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榮格論聖依納爵.羅耀拉的《神操》:基督信仰與深度心理學的對話
Jung on Ignatius of Loyola’s Spiritual Exercises: Lectures Delivered at ETH Zurich Volume 7: 1939–1940
作者:
卡爾.榮格
譯者:
何惠敏
分類:
教育•心理•勵志
/
心理學
叢書系列:PsychoAlchemy
出版社:
心靈工坊
出版日期:2025/11/19
ISBN:9789863574675
書籍編號:kk0602042
頁數:464
定價:
870
元
優惠價:
79
折
687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榮格論聖依納爵.羅耀拉的《神操》:基督信仰與深度心理學的對話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榮格論聖依納爵.羅耀拉的《神操》:基督信仰與深度心理學的對話 內容簡介 有任何教義像天主教那樣,與精神分析如此相近。 天主教崇拜儀式的象徵為無意識提供了豐富的表達, 成為無可比擬的心靈食糧。 ──榮格 本書為榮格在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的講座彙編之第七講,主題深入了宗教與靈性領域。榮格以深具影響力的天主教靈修文本《神操》為例,展開分析心理學與基督信仰的對話。 《神操》由耶穌會的創辦人聖依納爵.羅耀拉所作,是一本默觀靈修的指導手冊。在榮格眼裡,它文字精煉卻意涵深遠,不只指出個體化──成為我們真實自己──的明路,更是他所開創的積極想像法的絕佳操練範本。 榮格穿透了文本字面的宗教教義,悠遊在原始儀式、古老神話、宗教文獻與現代生活之間,揭開《神操》所富含的多層心理學意涵。志在診療西方文明的他,格外重視東、西方靈修傳統的比較,以突顯西方人的心靈處境。他指出西方對基督意象的追尋,與東方的成佛有相似之處,也有著根本的不同。他著墨了基督宗教獨有的受苦意象,並指出個體化即是我們內在神性受苦的過程。 榮格以心理學之眼閱讀《神操》,雖不時與傳統的詮釋觀點產生張力,卻賦予了時代新意,幫助我們反省現代生活避苦求樂的價值觀。他年輕時對天主教懷有糾結與恐懼,與聖依納爵的交會則是他掙扎重生的體悟,同時為我們勾勒了心靈發展的願景。 在這個既渴望靈性又懷疑宗教、既追求理性又嚮往超越的時代,榮格與依納爵的相遇,仍能為我們指引心靈整合與信仰深化之道。──許德謙/牧師、精神分析師 本書最有趣的部分可能是榮格對象徵提出的有別於教理的詮釋。在分析心理學概念與東、西方靈修傳統中來回探索的榮格,背負著為自己、為現代人重新找尋神話意義的使命。──蔡怡佳/輔仁大學宗教系教授 在翻譯這本書的時候,正值是我對信仰的探索時期。現在回望,這樣的信仰探索其實早在二十年前已悄悄地開始了。用「探索」來形容,似乎是獨自靜靜思考,但事實上,那是幾經身心折騰的人生旅程──社會環境變遷、身邊人的散聚、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我們每個人不容易的經歷。假若要忠於內心情感,充分體驗人事物帶來的衝擊,更是一場驚濤駭浪般的苦難冒險。 榮格說得對──沒有痛苦,就沒有意識的覺醒;也正如叔本華的哲學──人生的本質就是痛苦。然而,痛苦並不是終點,它只是我們需要穿越且迎向的未來之門。透過苦難的洗刷,我們或許能生出擁抱生命中未知的勇氣,學會與其固守,不如乘風。我相信,這也是十字架神學的信仰核心。 榮格的這本作品,是從西方的基督宗教,尋找東方信仰痕跡的一種嘗試。他從西方人的思想出發,放下固有的觀念,以心靈引領的力量,用新鮮的眼光來瞭解東方人的智慧。書本上的不只是文字,更是一種力量。在翻譯的過程中,我數度被他的論述衝擊,感動不已,不得不停下來把內心深處的湧動記下、反思細嚼。榮格的講論、他的探索精神,一定也蘊含著人格的蛻變重生。他這樣經歷了,也幫助閱讀他文字的人去經歷。──何惠敏/本書譯者 本書特色 ★西方靈修 × 分析心理學,心靈整合道途的精采思辨 ★榮格本人親授的東、西方宗教思想比較課 ★在十字架、罪、受苦等基督宗教意象中,看見心靈的對立整合之路 專文推薦 王浩威/作家、榮格分析師 許德謙/精神分析師、牧師、心靈教育導師 (依姓氏筆畫排列)
作者簡介 卡爾.榮格(Carl G. Jung, 1875–1961) 瑞士精神醫學家,「分析心理學」(Analytische Psychologie)的創建者。其與精神分析學家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與個體心理學家阿德勒(Alfred Adler)同為現代深度心理學(Tiefenpsychologie)的三大先驅。思想博大精深,學貫東西方,一生著作浩繁,其學說包括對「心理類型」的描述,對「集體無意識」的探索,以及把心理視為一種表現在「個體化」過程中的「自我調節系統」,對後世哲學、心理學、文化人類學、文學、藝術、宗教、倫理學、教育等諸多領域都產生廣泛深遠的影響。 1875年生於瑞士凱斯韋爾(Kesswil),在巴塞爾大學(Universität Basel)學醫,並旁聽法律和哲學課程,1900至1909年於蘇黎世大學(Universität Zürich)附設醫院繼續其學業和研究工作。1905至1913年,擔任蘇黎世大學的講師,1933至1943年於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Zürich)與巴塞爾大學授課。1948年,榮格於蘇黎世邦的庫斯納赫特(Küsnacht)創立榮格學院(C. G. Jung-Institut Zürich),作為分析心理學的人才培育與研究中心,1961年逝於當地。 審閱者簡介 蔡怡佳 美國萊斯大學(Rice University)宗教研究博士,現為輔仁大學宗教學系教授。研究領域為宗教心理學、宗教人類學、宗教與障礙研究、生態心理學等,著有《宗教心理學之人文詮釋》,合譯有《宗教經驗之種種》、《宗教統治》等書。 譯者簡介 何惠敏 心理輔導員、融合表達藝術治療師。熱衷於深度心理學的探索,對榮格派尤其著迷。身體力行經驗個體化歷程;透過與人連結,幫助人們發現自身的心靈寶藏。
目錄 【中文版系列總序】 榮格思想發展過程中被忽略的角色:研討會/王浩威 【推薦序】 在張力中尋求超越/許德謙 【審閱者序】 轉身回看的擴展:《榮格論聖依納爵.羅耀拉的《神操》》序/蔡怡佳 【譯者序】 譯與不譯之間:榮格思想與信仰的對話/何惠敏 總序/恩斯特.法爾澤德、馬丁.利布歇爾和索努.山達薩尼 編輯方針說明 致謝 年表1933-1941 第七卷簡介 /馬丁.利布歇爾 英文版譯者註 /凱特琳.史蒂芬斯 1939 夏季學期 第八講 (1939年6月16日) 第九講 (1939年6月23日) 第十講 (1939年6月30日) 第十一講 (1939年7月7日) 1939/40 冬季學期 第一講 (1939年11月3日) 第二講 (1939年11月10日) 第三講 (1939年11月17日) 第四講 (1939年11月24日) 第五講 (1939年12月1日) 第六講 (1939年12月8日) 第七講 (1939年12月15日) 第八講 (1940年1月12日) 第九講 (1940年1月19日) 第十講 (1940年1月26日) 第十一講 (1940年2月2日) 第十二講 (1940年2月9日) 第十三講 (1940年2月16日) 第十四講 (1940年2月23日) 第十五講 (1940年3月1日) 第十六講 (1940年3月8日) 1940/41 冬季學期 第三講 (1940年11月22日) 文獻縮語對照表 參考文獻 譯詞對照
現在就出發:別把人生
少即是多:從古代到現
【4大關鍵荷爾蒙】活
人性手術台:面對創傷
自在感的練習:你可以
戀物心理學:那些割捨
旅行,為什麼讓我們上
直覺鍛鍊:腦科學家教
親愛的小孩:溫尼考特
渡過情緒風暴:雙相症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