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一秒禪:NO.1暢銷日本的現代方便禪
.
六妙門:禪修入門與進
.
中觀勝義諦
.
禪林風雨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楞嚴貫心
作者:
果煜法師
分類:
哲學•宗教
/
禪學
叢書系列:善知識
出版社:
橡樹林文化
出版日期:2014/10/14
ISBN:9789866409868
書籍編號:kk0386411
頁數:360
定價:
380
元
優惠價:
79
折
300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暫停販售
暫無供應商:尋找供貨商中(也有可能出版社已結束)。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楞嚴貫心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楞嚴貫心 《楞嚴經》──唐代傳入中國,明清後獲高度推崇, 是時曾有:「自從一讀楞嚴後,不看人間糟粕書!」的詩句! 真心本來就是存在的,真心也時時刻刻都在作用。 只是我們不知道:起作用者原是「真心」,但都被「妄識」所扭曲了…… 可曰:「我心未寧,乞師與安。」 祖曰:「將心來,與汝安。」 可良久曰:「覓心了不可得。」 慧可禪師雖修行了很久,但心還是不能安。達摩祖師說:很簡單啊,你把心拿來,我就替你安。慧可禪師思忖良久,對曰:「覓心了不可得。」這「良久」是什麼意思?慧可禪師想了又想,本來很多人都認為很簡單,因每個人都自認為有心。但真問到你:心在哪裡時,就張口結舌,答不出心在哪裡?因為,既眼耳鼻舌身都不是,受想行識也不是……想來想去,竟沒有一個是的。所以最後只能說:覓心了不可得。找了老半天,卻找不到我的心啊。 慧可禪師修行了老半天,最後遇到達摩祖師時,還說我心未安。 真心是性,而非相。建立「正知見」才可能開悟! 就《楞嚴經》的宗旨來看,見到真心後,在修行的過程中,才算找到真正的方向跟門路。在未見真心前,雖很認真修行,卻起起落落,有的時候比較清楚;有的時候又渺渺茫茫。所以在修行上,總不能落實。 「未有正知見做基礎,一個人單憑參一個話頭就能開悟的話,那滿街都是禪師了。所以,如果不能先以正知見來消除邪知邪見,就算你打坐、修定、參禪,都不可能開悟。」果煜法師透過講《楞嚴經》,作出這樣提醒。 佛教各派必讀經典!今果煜法師以白話講述的精要版本 全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的《楞嚴經》,唐代後才傳入中國。隋朝的智者大師很早就聽說有這部經典,也確認它的義理非常崇高、深妙,但是這部經典卻一直沒能傳到中國。那是因為當時印度把這部經典當作國寶,禁止外傳。直到後來有人發心、偷渡成功,才於唐代傳入中國。明清後更被佛教人士高度推崇,曾有:「自從一讀楞嚴後,不看人間糟粕書!」的詩句。 經文中反覆辯證「真心」究竟為何?又在何處?雖然因篇幅廣大而常被學習者延後研讀的時間,但事實上,其「明辨真心」、「建立正知見」的宗旨,學習者如能越早嫻熟、便越早受惠。 果煜法師早年研讀《楞嚴經》時也曾輾轉難明,講經時融入許多個人的修正經驗。本書中,果煜法師透過最白話易懂、最貼近現代人心的用語,佐以妙語如珠的生動比喻講述經文,是讀者一探此重要典籍之智慧、奧祕不容錯過的版本。
果煜法師 果煜法師自小生長在單純、素樸的農村社會,隨著年歲的增長,一股探究宇宙真相的熱忱,驅使他不斷深入百家爭鳴的領域中,於是從傳統的「老莊哲學」,到「新潮文庫」,都曾在他心中烙下深深的印痕;尤其大學時代,更循此加入台大晨曦學社,正式其探討佛法的生命歷程。 途中雖經服役與就職的轉折,但「深入佛法,自度度人」的願心,不但未有任何的冷卻褪色,反而更加的懇切鮮明。由是於民國七十三年,毅然決定出家修行的道路,選擇於農禪寺剃度,追隨聖嚴法師修學禪法。七十五年告假入山,作更上層樓的進修;七十八年住山期滿,才應時代需求,略作開示演講。 由於果煜法師原就對「中觀」有深入的理會,又在禪修中有貼心的體驗,故其開示或為文,皆能百步穿楊、鞭辟入裡,見人所未曾見,言人所不能言,聞者莫不讚歎激賞,對禪修有更進一步的體會。 法師至今已出版的文集有:《一葦過江》、《十住芳草》、《百步穿楊》、《千江水月》、《萬里雲天》、《天心明月》、《六妙門》等,以及書籍《禪林風雨》(2013年,橡樹林出版)。 相關著作 《禪林風雨》
序言 第一章 - 開題與證信序 何以這部經典是禪宗最重視的經典?因為它跟「明心見性」有蠻直接的關係。 「心是什麼?心在何處?」很多人於一生中,都不會去找心︱因為既然每個人都有心,就不需要再去找心。找心的人大部份也不知道心在何處?若不知道心在何處,就沒辦法安心。 第二章 - 發起序及七番破處之一 一般人不識真心,故心為境轉,心為境奴。佛陀侍者阿難被摩登伽女以咒術誘惑、攝入婬席即是一例。在這多元化的社會裡,有各式各樣的摩登伽女。 現在很多人參禪,都在參「什麼是無?」參這跟當事人不相干的問題,怎麼能夠開悟呢?還不如參「我是誰?」來得直接了當。可是要參「我是誰?」也不是那麼容易得力。參「我的摩登伽女是誰?」或許還快一些。 第三章 - 七番破處之二 破內/破外/破根裡/破竅穴間/破隨所合處/破中間/破不著,此七番破處。 第四章 - 十番顯見之一 一個人如果從「用」上去找心,既有見聞覺知的作用,那當然是因為有心。所以,有用處就一定有心。可是這並未找到真正的心,而只是找到心的影子而已! 第五章 - 十番顯見之二 顯見是心/顯見不動/顯見為常/顯見不失/顯見無還/顯見周遍/顯見無礙/顯見不分/見非自然、因緣/見離能所,此十番顯見。 第六章 - 別業同分妄見 眾生於見到萬物的當下,既內覺有能見者,也外現有所見相。以「能所對立」的思考模式,即是「影見俱眚」也。既能見者是病,也所見者非實。這就是前面所講的,眾生常認為:心是心,物是物,然後再以心去看物。如果已把心、物二元化了,這心即是妄心,所見即是妄相。 第七章 - 云何忽生山河大地 既如來藏是本來清淨的,那為什麼會從本來清淨中,而產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不只是諸有為相,而且常常變化遷移,循環反覆? 第八章 - 有為習漏何當復生 就修行而言,進展方向並不會太複雜,方向只有二個而已:一是順流而下的生死門,一是逆流而上的還滅門。逆流而上者,即從見性而不著相;二是順流而下者,則著相而造業、生死。 故從學佛、聽經、聞法,以得到正知見之後,對於修行,應該會有一個非常明確的方向;而能持續往這個方向邁進,就不會再迷失了。 第九章 - 修證圓通 菩薩修圓通之法:反息循空/純覺遺身/無上覺/無上道/無生忍/念佛心/聞思修/入流相。
怎麼連結
禪與道概論
箭藝與禪心
禪的智慧:與聖嚴法師
減壓生活禪
禪的理論與實踐
禪關次第:初心修悟法
禪關次第: 初心修悟
做禪 (1版1刷)
吃飯睡覺、工作閱讀,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