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根本不必離婚!
.
孩子的叛逆,都是想求
.
恆溫教養:成為父母,
.
當最親的人成為傷痕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看不見的傷,更痛:療癒原生家庭的傷痛,把自己愛回來
作者:
黃之盈
分類:
家庭•親子•人際
/
家庭婚姻
叢書系列:vision
出版社:
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2017/11/14
ISBN:9789864061037
書籍編號:kk0454826
頁數:288
定價:
320
元
優惠價:
79
折
253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看不見的傷,更痛:療癒原生家庭的傷痛,把自己愛回來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看不見的傷,更痛:療癒原生家庭的傷痛,把自己愛回來 內容簡介 ※有一種傷,你藏在心底最深處。 它日夜啃噬著你。 你不斷責備自己「不夠乖、不夠好、不夠聽話……」。 但,其實錯不在你。 療癒原生家庭的傷痛,就從這一刻起。 ※黃之盈心理師至今演講、團體暨工作坊經歷超過上百場,她以細膩又專業的分析,為我們每個承受著原生家庭傷痛的人,提供面對與療癒的方式,那就像是梳理著我們的傷痛,給出我們溫暖的擁抱。 ※《從此,不再複製父母婚姻──35種練習,揮別婚姻地雷,找回幸福》暢銷書作者黃之盈心理師最新動人之作。 ※我們都是令人心疼的大人;一本與父母、與童年和解的療癒之書。 ※特別製作數頁「療癒心靈」,讓你在面對原生家庭傷痛的每一個痛苦時刻,都能明瞭自己並不孤單,明瞭自己是有價值,被深深愛著,而且有能力與力量走出父母所給予的傷痛,走出自己的新人生。 「療癒心靈」之一: 親愛的你,或許多年以來,你都認為自己有責任為父母的人生解決問題,你也有責任讓他們開心,不讓他們失望。 但實情是,我們沒有一個人可以負擔另一個人的人生,就像是沒有一個人可以為你的人生負責一樣。 所以,你必須將父母的責任還給他們自己,他們得為自己的喜怒哀樂負責。而當你為自己的生命負責時,你也才有可能影響他們。 「療癒心靈」之二: 給親愛的你: 就在此刻,僅有你和我,這裡很安全。我們不需要假裝,以討別人歡心,例如明明不傷心,卻要裝悲痛欲絕;明明不開心,卻要大笑;明明不樂見,卻拍手叫好,以便符合大家所期望你展現的樣子。 收起你的迎合,儘管展現你現在的樣子就好。 假若你不想講話,就不要講話;假若你不願意,就說你不想要;假若你不開心,就面無表情也無妨。 我們不需要扮演另一個角色,你,就是你。 「療癒心靈」之三: 只要是人,都可能感受到我不好、我讓身邊的人不滿意了、我做的不是很正確、我犯了一個錯,這些都是人生中的一部分。 但這不表示你不好、你沒有價值,所以也請多肯定自己,並給自己一個機會,允許自己和脆弱共處。 「療癒心靈」之四: 你屬於你自己,你不需要拿自己的人生去換取別人的愛和肯定。 你生命中的失落與不安全感,你可以試著疼惜自己、療癒自己。 只有先把自己愛回來,你也才有能力愛別人。 在愛情、婚姻、教養等關係裡, 你總覺得自己愛最深、付出最多, 但卻頻頻受傷嗎? 或許,你就是27種令人心疼的大人之一。 周志建(心理博士、資深諮商師、故事療癒作家);程威銓(心理學作家);楊聰財(楊聰才身心診所院長)有感推薦!(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27種暖心疼惜,愛回你自己。 •當母親守著空殼婚姻→孩子成為「拯救者型」的大人。 •當孩子從小照顧母親→孩子成為「和媽媽結婚」的大人。 •當孩子成為父母的傳聲筒→孩子成為「掌控型」的大人。 •當父母離婚→孩子成為「依賴別人卻又嫌棄別人」的大人。 •當孩子被迫選邊站→孩子成為「火山爆發型」的大人。 •當孩子被貶低→孩子成為「情緒勒索他人」的大人。 •未被好好愛的孩子→成為「在別人拒絕前,先拒絕別人」的大人。 •總以爸爸意見為意見的孩子→成為「逃避情感」的大人。 ……等27種令人心疼的大人。 「為什麼我的人生這麼痛苦?」 問題不在你,而在你的原生家庭。 若在原生家庭中,父母給你的愛是匱乏的、不足的、殘缺的、冰冷的,那麼,你終其一生,都會在他人身上不斷尋覓那一份愛,但卻會一再失落…… 因為那一份愛,不是伴侶、朋友、同事可以給,那一份愛,需要你自己給予。 你要把自己愛回來。你也有這份能力。 黃之盈心理師以27個真實的諮商案例,精準剖析我們每個人為原生家庭所束縛,急於逃脫,卻又屢屢陷入與原生家庭相似的困境裡,甚至延續到我們的下一代。 面對父母帶給我們的傷痛,黃心理師認為除了別抱持受害者心態,認為是「父母讓自己無法走出來」外,她建議深度理解父母的侷限與難處,並藉由27種疼惜自己的練習,學習擁抱、肯定並欣賞自己,一如為當年的傷口輕輕上藥與包紮,我們也會擁有往前走的力量與勇氣。 我們都是帶著原生家庭的傷痛, 自己一步一步,孤單長成大人。 但長大的我們,心裡卻依然住著一個渴愛的孩子。 我們向伴侶、朋友、同事索求那份愛。 但一是我們永遠無法滿足, 二是我們很容易遍體鱗傷。 其實,先去愛自己,只有當心裡渴求愛的孩子被療癒、被愛夠, 我們才能活出自己「不索愛」的人生。
作者簡介 黃之盈 諮商心理師 畢業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目前為台北市立明德國中專任輔導教師,同時是《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台灣生涯發展與諮詢學會「創意玩生涯」專欄作家;自由時報「戀愛蹺蹺板」關係療癒專欄作家;Mamibuy駐站專家。曾是姊妹淘心話──女人心事專欄作家。 自二○一一年至今,演講、團體暨工作坊等經歷已超過上百場。目前是教育部高中生涯規劃學科中心─人才庫邀約講師;高雄市教育局國中生涯發展教育課程組─人才庫邀約講師;台灣生涯發展與諮詢委員會委員;台北市張老師校園推廣講師。為台北市102學年度教育甄試──台北市專任輔導教師榜首;103學年度台北市提升教育人員輔導知能案例甄選-家暴類,榮獲特優;104學年度教育部生涯規劃教案比賽桌遊x生涯小團體課程設計,榮獲佳作;2016年與高雄市教育局生涯發展教育中心課程組合作出版,為「Do Go Card」現實治療取向青少年生涯卡發想提案人。 2016年參加2plus桌遊設計工作室「科普x桌遊」桌遊設計,榮獲團隊競賽第一名,得獎作品與科教館合作發行。 已出版《從此,不再複製父母婚姻──35種練習,揮別婚姻地雷,找回幸福》(寶瓶文化)。 粉絲專頁「黃之盈心理師的暖心園地」http://bit.ly/25DZz2I 部落格「跨界。強悍且溫柔的出走」http://bit.ly/1TMFr3r ◎本書案例皆來自真實經歷,為保護當事人,部分細節均已改寫。
目錄 輯一 父母給的傷痛,總是千絲萬縷的影響我們 「你去跟你爸講,他是不及格的爸爸……」──掌控型020 •夾在父母之間,為難的兒子021 •爸爸愈不負責,媽媽愈緊抓不放022 •兩敗俱傷的親密關係023 •當孩子成為傳聲筒與棋子025 疼惜自己的練習(一)026 無法愛女兒的媽媽──賭氣型029 •當需求無法被滿足時,我們會否認自己的需要031 •負面的解讀,扭曲著自我032 •在與女兒爭寵背後,是深深的失落與不安全感033 •一段「你給,我收」的失衡關係034 疼惜自己的練習(二)036 「我和你媽離婚了,你要跟誰?」──依賴型038 •從小擔心自己會被拋棄039 •埋藏心中多年的恐懼040 •童年時的感受,宰制著他的婚姻關係041 •我不值得別人對我好?043 •患得患失的心情044 疼惜自己的練習(三)045 一直在等待爸爸認同的四十歲兒子──逃避感情型050 •不准有意見的男孩051 •一句「你還是失敗了啊!」最傷人052 •男孩承接著父親內心的憤怒054 •一對無法愛彼此的父子055 疼惜自己的練習(四)057 「媽媽離家了,而我和爸爸是共犯」──冷漠型059 •覺得自己活該的女孩060 •父母容易將婚姻問題轉移給孩子061 •孩子將父母的問題攬到自己身上062 •當孩子想拯救父母的問題063 疼惜自己的練習(五)064 「沒關係,反正我就是沒人愛。」──情緒勒索型067 •常覺得自己不夠好的男孩068 •讓人難以逃脫的情緒勒索070 •七個步驟,擺脫情緒勒索072 疼惜自己的練習(六)073 自己居然和當年憤怒的爸爸一模一樣!──火山爆發型078 •左右為難的男孩079 •矛盾、壓抑的男人080 •當孩子成為夾心餅乾082 •無法活出自我的孩子083 疼惜自己的練習(七)085 媽媽是他和太太之間的地雷──放棄溝通型090 •太太這樣講他的媽媽,他覺得很丟臉091 •把家人拉進來,容易讓爭吵失焦092 •夫妻迴避衝突,卻無法真正解決問題094 •擺脫父母在身上的烙印096 疼惜自己的練習(八)096 兒子二十五歲了,媽媽還不准他交女友──代替型101 •和母親「結婚」的兒子102 •當夫妻不和,孩子容易成為彼此角力的工具104 •當孩子成為夫妻關係的救火隊105 疼惜自己的練習(九)106 輯二 請當自己的父母,療癒自己的內在小孩 總覺得媳婦搶走兒子的婆婆──自憐型110 •將孩子視為自己的延伸的母親111 •無法不與他人「比較」的孩子113 •充滿罪疚感的孩子115 •認為自己可以拯救媽媽的孩子116 疼惜自己的練習(九)117 即使戴綠帽,也要當乖兒子──乖順型121 •啞口無言的兒子122 •只要一個眼神,孩子就膽顫125 •永遠無法讓父親滿意的兒子127 疼惜自己的練習( 十一)128 老說「你好,我就好」,卻常暴怒的先生──犧牲討好型130 •犧牲、奉獻背後的強烈不滿131 •害怕被拋棄的男孩133 •當對方說「你好就好」,其實是一種支配手段134 •討好大人的孩子136 •學會用假我的方式活下去137 •不斷要求自己,只為換得父母認可138 疼惜自己的練習(十二)140 和他人搞曖昧,卻振振有詞──情緒恐嚇型144 •無法擺脫的「言下之意」145 •與原生家庭息息相關148 •擅長創造讓人遺憾和矛盾的情感150 •擅長對別人貼標籤151 疼惜自己的練習(十三)152 不斷唱衰太太的先生──負面思考型155 •念建築,只為讓爸媽開心156 •對世界感到絕望的孩子157 •依著旁人的喜好做決定?158 •學習用自己的方式發聲160 疼惜自己的練習(十四)161 「從婚紗到蜜月,我們都不能輸別人啊。」──無底洞型165 •疲累不已的男友166 •新手父母嚴峻的挑戰167 •別對孩子說:「那又沒什麼,你有什麼好難過的?」169 疼惜自己的練習(十五)171 無法離開外遇的太太──沒安全感型175 •急於逃離原生家庭的男孩176 •內心早已傷痕累累177 •將自我的價值和對方綁在一起178 •讓自己底線無下限179 •合理化自己的行為180 •你的內在是別人的戰場嗎?181 疼惜自己的練習(十六)183 在別人拒絕他之前,他就先拒絕別人──拒絕型185 •一個多餘的人186 •覺察自己不安或恐懼的原因188 疼惜自己的練習(十七)189 她發誓一輩子不結婚──無法愛型191 •孩子容易吸收父母的情緒192 •重新思索與重視自己的需求193 疼惜自己的練習(十八)194 輯三 我們不能選擇家庭,但可以選擇改變自己的人生 只要自己忍下來,就不會爭執不休──忍讓型200 •轉移父母之間衝突的孩子201 •一個愈努力,卻愈煩悶的男人202 •「一方跋扈,一方隱忍」的惡性循環204 疼惜自己的練習(十九)207 一交女友,就腦殘──拯救者型212 •他始終責怪自己213 •為什麼我們無法憐惜自己?215 •為什麼我們無法看見自己的需求?216 •在親密關係中,更需劃出相處的底線217 疼惜自己的練習(二十)218 不斷逃避結婚的男友──無法投入型221 •母親不斷對兒子耳提面命222 •母親所真正害怕的事223 •不准孩子長大的父母224 •「緊抓子女不放」的父母,心裡其實很不安226 •孩子必須停止接住父母的焦慮227 疼惜自己的練習(二十一)228 無法僅滿足於一段親密關係──遊戲人間型230 •渴求愛,但卻不斷背叛對方231 疼惜自己的練習(二十二)234 總懷疑另一半出軌──疑心型239 •苦澀記憶成為他的牢籠240 •當另一半能接納,就可能修復傷痛242 •讓過去成為過去243 疼惜自己的練習(二十三)244 無法愛,更無法原諒──不懂愛型246 •無法停止懷疑的背後247 •從小擔任父母之間的和事佬248 •為什麼無法離開不適合自己的婚姻?249 疼惜自己的練習(二十四)251 總對另一半大呼小叫──盛氣凌人型256 •烙印在她身上的印記257 •將自己心裡的不滿,投射在對方身上258 •每個人都該處理自己心裡的「黑箱子」260 疼惜自己的練習(二十五)261 寧可守著婚姻空殼──犧牲型265 •突然看見自己過去的傷口266 •學習重視自己內心的聲音268 疼惜自己的練習(二十六)271 夾在媽媽和太太之間的先生──絕望型274 •各自無法逃離原生家庭的夫妻275 •深深感到挫折的夫妻277 •令人悲傷的「強迫性重複」278 疼惜自己的練習(二十七)279 附錄:寫下生命中支持你、欣賞你、陪伴你的人282
伴侶溝通的奇蹟:鞏固
配偶使用說明書:日本
深刻認識你和你的另一
兄弟姊妹心理學:用「
第三者的誕生:出軌行
母親這種病:現代人的
每場爭吵,都讓我們更
重建安全感的25個練
我們,一起練愛
愛的修復:伴侶諮商中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