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
行佛.樂活人生:佛經
.
牽手 往幸福走
.
媽媽教我的事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起動適應力:適應當前環境,開拓美好願景
作者:
鄭石岩
分類:
教育•心理•勵志
/
諮商輔導
叢書系列:鄭石岩作品集(唯識心理)
出版社:
遠流
出版日期:2018/1/27
ISBN:9789573281801
書籍編號:kk0459698
頁數:192
定價:
280
元
優惠價:
79
折
221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起動適應力:適應當前環境,開拓美好願景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起動適應力:適應當前環境,開拓美好願景 內容簡介 心理學家鄭石岩老師心靈成長系列睽違三年最新力作! 收錄過去發表於《張老師月刊》、《人間福報》多篇專文, 搭配相關新作,以「起動適應力」為主題集結成冊。 書名中的「起動」二字係指在日常起居方面,也就是生活各方面的適應力,而創意更是適應力的根源。 鄭石岩說:「有創意的人,在待人接物都較能保持心理平衡。 無論生活是順是逆,都能發揮效能,給自己帶來快樂、健康和幸福。」 ◎當社會快速變遷,你必須不斷調適,適應力的關鍵在於「創意」: .創意→彈性(調適)→適應力。 有創意的人較有彈性,無論順境、逆境都能即刻調適。 因而培養較高的適應力。 .如何從日常生活中拓展創意?從三方面著手: 保持心靈的自由和開放:不被頑固的防衛性、成見和偏見所困。 保持自主的評價態度:不因他人批評而改變想法、壓抑點子。 最後,做任何事都必須「先努力」,就能於閒暇時收穫創意。 ◎人人渴望好運與財富,但這些其實都在你心中,不必外求: .好運是經營出來的,為此,你得先決心「參與好運」: 當人具備正面的思考模式,看事情自然會從好處著眼, 產生信心、毅力和興趣,讓你更具創意和行動力,好運自然出現。 .現代人老是鬧窮,卻忘了樂觀便是富有: 對生活的種種不滿,大多源自對生命意義的扭曲、價值觀念的偏差。 當你拜別匱乏、學習知足,就能保持樂觀和覺醒,活出意義。 ◎碰上壓力與負面情緒,學會轉念,但不是要你壓抑,而是正確面對: .認清工作壓力、破除災難的迷思: 災禍固然會損失生命財產,卻也砥礪你更堅韌、更有智慧。 工作壓力使生活有味,它帶來更多豐收和喜樂。 .揮別執念、打開心窗,將之「轉識成智」: 執著過去(無論好或壞)將使思考固著、情緒紛繁不安。 你得面對執念,透過自我覺醒淨化它、轉為成長與創意的資糧。 除此之外,還有更多起動適應力: .調伏憤怒的藥石是什麼?鄭老師說:「先淨心,再回應。」怎麼做? .如何有效緩解心靈創傷?從四種管道著手。 .柔軟心(絕不等於懦弱)有什麼大用?職場、人際關係都少不了它。 書中各篇章透過心理學專業與禪定思維, 說明即刻轉念、把握當下、面對情緒的要訣, 讀完本書,你會更具起動適應力,藉此拓展美好的未來。
作者簡介 鄭石岩 ◎ 心理學家鄭石岩,宜蘭縣員山鄉人,政治大學教育學碩士,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當過中學老師,也在大學任教多年,並擔任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常務委員,負責學校輔導及訓導工作,現已退休。 ◎ 從事心理諮詢與教學研究三十餘年,曾獲頒教育部輔導工作優良貢獻獎;七歲即接觸佛法,對佛學與禪學素有修持;半工半讀完成學業,務農做工經商,人生閱歷豐富,是融合心理學、教育學與禪佛學於日常生活應用的倡言人。 ◎ 他理論與實務並具,著作超過四十本,曾獲行政院新聞局優良圖書金鼎獎,是積極入世,以書文度人的最佳見證。每年有兩百場以上的演講,其著作在海內外廣受歡迎,自詡為踏實悅樂的生活者。 ◎ 目前研究與旅行是他的學習方式,寫作與演講是他的工作,助人與講經則是他的行持。 作者相關著作: 【遠流出版】 《心理分析與教育》(1984) 《禪與內臟學習》(1985) 《清心與自在》(1985) 《優游任運過生活》(1986) 《父母之愛》(1986) 《禪悟與實現》(1987) 《禪語空人心》(1987) 《清涼心 菩提行》(1989) 《禪․生命的微笑》(1989) 《悟․看出希望來》(1990) 《覺․教導的智慧》(1991) 《活出豪氣來》(1993) 《教師的大愛》(1994) 《開心的生活》(1995) 《人生路這麼走》(1996) 《好心境․好創意》(1997) 《生活禪徑》系列有聲書(1997) 《身教》(1998) 《隨緣成長》(1998) 《換個想法更好》(1999) 《尋找著力點》(1999) 《與孩子一起成長》系列有聲書(1999) 《勝任自己》(2000) 《發揮創意教孩子》(2000) 《親子共成長》(2000) 《過好每一天》(2000) 《精神體操》(2001) 《生命轉彎處》(2001) 《安度難關》(2002) 《禪․心的效能訓練》(2002) 《無常․有效面對生活》(2003) 《牽手締造幸福婚姻》(2003) 《打造美好人生》(2004) 《活出自己的如來》(2005) 《參禪․改造心情》(2006) 《教導孩子成材》(2006) 《行動使人生改觀》(2008) 《妙喻扭轉人生》(2009) 《生活軟實力》(2011) 《媽媽教我的事》(2013) 《牽手 往幸福走》(2013) 《行佛․樂活人生》(2016) 【商務印書館出版】 《弗洛姆的精神分析理論》(1975) 【慈雲出版】 《佛法與精神分析》(1984) 【洪建全基金會出版】 《禪․生活與工作》(1992) 《作自己的主人》(1997) 【皇冠出版】 《禪․人生三要》(1993)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出版】 《我會再站起來》(1999) 《應變的教育》(1999) 《生命教育工作坊》(2001)
目錄 旨哉!適應力 作者序 創意是適應力的根源 一、好運就在你心中 好運是可以透過個人的參與而誘發出來。 你怎麼看自己的命運,就會誘發出什麼命運。 二、怎麼想就怎麼生活 樂觀的人,較能面對真實,以正向思考去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從而提升了自我效能和信念。 三、慈悲的心理動能 一個人擁有主動性的慈悲,便能自愛愛人、己利利人, 從而帶來情緒的穩定,大腦功能的健全發展,提昇了生活品質。 四、做明智的決定 憤怒對身體健康的負面影響很大。長期壓抑憤怒,會傷害個體的健康。 現代人可經由修持靜觀,從而涵養靈性 (spirituality) 的力量。 五、柔軟心有大用 柔軟心是一種生活的智慧,是適應忙碌紛繁的現代社會, 最需要的心理特質;也是個人的軟實力,帶來成功的人生。 六、破除災難的迷失 災難固然會帶來生命財產的損失,卻也砥礪我們更堅韌、 更有智慧地活下去。 七、緩解心創有方 受災的人在傾訴中,同時有了回顧和釐清思緒的機會。 這能引發理性的認知,逐漸有意願面對眼前的現實生活。 八、揮別執念打開心窗 認識執念,透過自我的覺醒,淨化它,將它「轉識成智」, 化為成長與創意的資糧,才是開展快樂人生的正確心路。 九、認清工作壓力 工作的壓力和價值感,能活化精神力,使人生有味。 它帶來人生的目標,感受到自豪,身體健朗快樂。 十、樂觀便是富有 人要領會「人生如旅」,明白旅行不是一味購物或流連忘返, 而是用智慧和友愛,去創造、豐富喜樂的旅途。 十一、尋找快樂的根源 快樂的人在發揮自己能力中感到快樂,在接納自己和愛護、 尊敬別人中感到快樂。他們肯上進,不斷提升自己的自我效能。 十二、坐禪能涵養情緒 禪不僅能給現代人提供心的效能訓練,培養好的情緒, 同時對人生的啟發,生命終究意義的追尋,提供了寶貴的線索。 十三、幸福的心路歷程 每個人都應該成為自己生活的藝術家,看出「日日是好日, 夜夜是春宵」的美妙。這就是知足和藝術眼光所帶來的幸福。 十四、踏上美好的人生 正向思考的人,同時也是樂觀的,他們較能集中心力於手邊的工作, 凸顯事情的光明面,人生越走越光明。 十五、謀事要行得通 一個人能接納自己的現實,用智慧去發揮它,步步踏實去生活和成長。 他一定能走出自己的路,表現出自己的特色和價值感。 十六、調伏憤怒有方 調伏憤怒的藥石無他,那就是淨心再作回應,靈性的覺醒和 培養社會網絡。透過這些技術,你會活得健康、成功和幸福。 十七、培養有能力的愛 愛是主動關懷別人的能力。它的本質是給予, 在給予中自己也體驗到能力、信心和豐足感。 愛也是每個人能活得健康幸福的資糧。 十八、珍惜當下契悟永生 從真空妙有中,我們既能珍惜當下,享有快樂和幸福。 在悲智雙運中,開展拈花微笑的玄機,又能契悟永生的慧命。 十九、後記
是不是霸凌,誰說了算
連我都不瞭解自己內心
跳過學障的高牆:國內
正向專注力:180秒
心靈自救手冊:將心理
情緒虐待自癒療法:擺
自帶幸福的體質:心理
你在煩惱什麼呢?大學
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
團體諮商:策略與技巧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