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
生命這堂課:心理學家
.
30開始:打造亮麗熟
.
壓力:是敵人,還是朋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感情這件事:五種角色,在愛的學習中遇見心理學家
作者:
陳永儀
分類:
教育•心理•勵志
/
諮商輔導
叢書系列:Mind Map
出版社:
三采文化
出版日期:2019/12/2
ISBN:9789576582547
書籍編號:kk0499848
頁數:224
定價:
360
元
優惠價:
82
折
295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感情這件事:五種角色,在愛的學習中遇見心理學家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感情這件事:五種角色,在愛的學習中遇見心理學家 內容簡介 ★TEDxTaipei演講激勵超過1,500,000人!★ 繼暢銷書《生命這堂課》帶來的感動後, 最會說故事的國際心理學家 陳永儀 全新力作── ▎台灣第一本劇集式心理診間故事 ▎ 走進心理學家的診間, 從對話看見從未發現的自我, 當理解了自己,將更懂得如何去愛, 願我們都能修復內心失落的一角,用愛溫柔相待。 國際心理學家 陳永儀 用近30年專業淬鍊, 在本書中進入診間,用心理師的專業,面對五種人生角色, 從週一至週五,每天為一個迷失方向的個案諮商。 讓你可以像每天追劇般, 看見不同人生角色所經歷的感情課題, 持續五週,逐步在感情中深度思考, 透過問題的不斷探討,一步步尋得最適合自己的解答! 本書特色 ▍特色1. 從5種角色都能看見自己,學會人生必經的5種感情課題 從週一到週五的故事中, 我們時而是面臨困境、急需諮商的人, 宛如看見自己的故事,獲得被心理師所理解的救贖; 時而又能從心理師的思考角度, 學得面對感情與人生難題的智慧、關係溝通技巧, 幫助身邊陷入難題的每一個人。 【星期一】戀人角色► 當彼此認知出現差異,這段感情該如何走下去?或該不該走下去? 【星期二】自我角色► 面臨30歲前的人生關卡,卻發現世俗中的好工作、好對象, 都不是自己想要的。 該符合社會期許,還是順從自己的心? 【星期三】夫妻角色► 為何佳偶總是變怨侶,讓夫妻三不五時就想離? 每對伴侶都該學會開始在「感情銀行」中儲蓄。 【星期四】親子角色 ► 父母與孩子在表達愛的方式上,因差異而誤解、衝突, 如何弭平溝通鴻溝?讓彼此感受得到愛,真正的交心與交流。 【星期五】家人角色► 總有一天,我們都會面臨失去至親的痛, 該如何走出傷痛陰霾?該如何減少遺憾? ▍特色2.一窺診間真實面貌,了解「心理治療或諮商,能為我做什麼?」 心理師的角色不是警察,也不是老師, 而是幫助病人了解自己,克服心理相關的挑戰,達到想要的目標。 我願意聽你說,了解你,陪你走一段。 在這過程中,我願意跟你討論,一起嘗試釐清任何困惑,解決問題, 希望能夠向你想去的方向邁進。 ▍特色3.讓感情扎根與昇華的25個關鍵思考 【精華觀念摘錄】 .最重要的聽眾,往往是當事人自己。 .在親密關係中,好奇心比好勝心更重要。 .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完全理解另一個人的感受。 .把自己放在對方的位置,去體會他的感受。同理,不一定要同意。 .用心去感受與他人共同走過的經歷,並且從中發掘這對自己的獨特意義。 .這一路走來,你不落人後,走得很快,也很有效率。但是你可以告訴我,你要去哪裡嗎? ◆特色4. 隨書珍藏【把握今天•箴言書籤組】(1組3入/5cm X 13.5cm/維納斯凝雪映畫美術紙) 生命中的每一刻相遇, 宛如川流不息,稍縱即逝, 隨書珍藏的人生箴言,為你喚醒初心, 共有的經歷,就是彼此最彌足珍貴的印記。 深入思索自己曾走過的每一段感情與關係, 喚醒彼此相遇的意義。 從「我」到「我們」,改變需要時間發酵…… 【撼動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TVBS資深製作人 方念華 本土心理學研究基金會執行長 林以正 資深媒體人 陳文茜
作者簡介 陳永儀 西點軍校首位台籍教師/國際心理專家 .現任: .美國執業臨床心理師 .光輝國際公司亞太區測評總監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兼任教授 .中原大學心理學系兼任教授 .台灣大學通識教育組兼任教授 .IC之音竹科廣播《心理學不學》節目主持人 1970年生於台北。畢業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組織與工商心理學碩士、美國羅格斯大學健康心理學博士。曾任美國花旗銀行紐約總行的國際人力資源部經理、美國紐約大學心理學教授。 除此之外,她曾任教於西點軍校,訓練軍校生面對戰鬥壓力,也曾婉拒了參與美國聯邦調查局、中情局,以及紐約市警察局專屬心理學家的機會,而選擇了成為執業心理師。 近30年嚴謹的專業心理學訓練,再加上她充滿好奇心的特質,使其有興趣的領域不限於心理學。曾擔任紐約市緊急救護技術員,以及一級創傷醫院關懷師,並持有開鎖、調酒和進階潛水的證照,還擔任過Uber 駕駛。所有經歷,不斷啟發她對心理學在人們日常生活應用的興趣與靈感。 2016、2019年兩度受邀到TED×Taipei演講,創下高達1,500,000點閱率。她的專業經歷與說故事魅力,網友佳評如潮:「字字珠璣,值得細細體會,講得太精彩了」、「非常喜歡她所講的任何一場演說。 TEDxTaipei精彩演講 .2016年【沒有「負面能量」是好事嗎?】 https://reurl.cc/Yl151x .2019年【如何不讓人生留下遺憾?】 https://reurl.cc/b65bRE 出版: 《生命這堂課》 《壓力:是敵人,還是朋友?》 《30開始:打造亮麗熟年》
目錄 〈作者序〉從我到我們,改變需要時間發酵──陳永儀 〈閱讀方式說明〉一本書,擁有兩種閱讀樂趣 〈角色介紹〉從五個角色中,都能看見自己的故事 〈前言〉候診 CH01 第一週 傾聽,迷失的自己 【星期一:戀人角色】 ◆〈信任〉信任不是要來的,是要證明自己是可以被信賴的。 【星期二:自我角色】 ◆〈目標〉你走得很快,也很有效率, 但你可以告訴我,你要去哪裡嗎? 【星期三:夫妻角色】 ◆〈婚姻末日〉跟他一起生活,有時候比單身時還覺得孤單。 【星期四:親子角色】 ◆〈是我選了你〉彼此的合適程度,是由雙方一起決定的。 【星期五:家人角色】 ◆〈失去靠山〉曾經承諾過,要永遠愛她、照顧她的父母,竟然離她而去了。 CH02 第二週 理性與感性,是相斥還是互補? 【星期一:戀人角色】 ◆〈愛情,不需要道理〉我碰到一生當中最愛的人,卻發現竟然如此的不能溝通。 【星期二:自我角色】 ◆〈機會成本〉機會成本,是當你做一個選擇的時候,所放棄的最大好處。 【星期三:夫妻角色】 ◆〈好勝心〉在親密關係中,好奇心,比好勝心更重要。 【星期四:親子角色】 ◆〈心理師,能為我做什麼?〉這個問題,我要誠實誠心地回答,不能給予不切實際的期待。 【星期五:家人角色】 ◆〈好意〉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完全理解另一個人的感受。 CH03 第三週 該符合別人期待,還是滿足自我需求? 【星期一:戀人角色】 ◆〈世俗框架〉大環境的壓力,在不同人身上的影響力也可能不太一樣。 【星期二:自我角色】 ◆〈跟著計畫走就好〉一切都該在計畫中,但這些是「誰」的計畫? 【星期三:夫妻角色】 ◆〈遊戲規則〉親密關係,可以激起我們內心深處強烈的動力。但是這動力可以建造感情,也可以摧毀它。 【星期四:親子角色】 ◆〈玩笑〉別人對你開玩笑的時候,給你的感覺是什麼? 【星期五:家人角色】 ◆〈怎樣才算正常?〉經歷重大事件,個人的整個系統都會受到撼動,甚至當機。 CH04 第四週 交流,從關係互動中找回自己 【星期一:戀人角色】 ◆〈差異,所擦出的火花〉越不一樣的人,彼此的吸引力應該越高。 【星期二:自我角色】 ◆〈盲點〉盲點,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這跟聰明或能力無關。 【星期三:夫妻角色】 ◆〈歸因〉記憶的可信度低得可憐,不像電腦的硬碟可正確地記錄所有資訊。 【星期四:親子角色】 ◆〈請聽我講,不要幫我想〉到地獄的路,是被善意所鋪出來的。 【星期五:家人角色】 ◆〈我在,故我思〉存在心理治療的主要目的,就是協助病人了解自己的經歷,而不是解釋經歷。 CH05 第五週 同理與陪伴,讓感情紮根與昇華 【星期一:戀人角色】 ◆〈同理心〉把自己放在對方的位置,體會對方的感受。 【星期二:自我角色】 ◆〈直覺〉直覺可能會受個人經歷的影響,但它絕對不是空穴來風。 【星期三:夫妻角色】 ◆〈感情銀行〉約會的重心,是放在對方與「我們」的身上,「自我」的比例比較少。 【星期四:親子角色】 ◆〈尋根〉自我認同是人生發展很重要的一環,也就是尋找「我是誰?」的歷程。 【星期五:家人角色】 ◆〈記憶〉我不願意永遠失去他們,希望可以見證他們曾經在這世上存在過的痕跡。
是不是霸凌,誰說了算
學習與生命說再見套書
一百零一個活下來的理
連我都不瞭解自己內心
跳過學障的高牆:國內
正向專注力:180秒
情緒虐待自癒療法:擺
自帶幸福的體質:心理
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
團體諮商:策略與技巧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