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尼采的教育哲學:論作為藝術的教育
.
《詩經》接受論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循吏、山長、教官:清代臺灣儒學人物論
作者:
林耀潾
分類:
哲學•宗教
/
古典哲學理論
叢書系列:人文叢書
出版社:
天空數位圖書
出版日期:2024/4/9
ISBN:9786267161906
書籍編號:kk0585747
頁數:144
定價:
330
元
優惠價:
79
折
261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循吏、山長、教官:清代臺灣儒學人物論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循吏、山長、教官:清代臺灣儒學人物論 內容簡介 本書以清代臺灣儒學人物為探討主題,屬於個案式的研究。除陳璸為方面大員之外,其餘都是清代臺灣地方型的文教工作者,他們深受儒家思想的滋養,發而為著作,實踐為各種文教作為。他們是儒家思想的在地工作者,雖官卑秩微,居閒曹冷署,卻是社會意見領袖。本書之作即在發潛德之幽光,表彰他們的儒學貢獻。
作者簡介 林耀潾 男性,民國四十九年生,新北市貢寮區人。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學士,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博士。現任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曾獲國科會乙種獎勵費兩次,甲種獎勵費一次,為國科會第二十九屆國內進修博士學位人員。著有《先秦儒家詩教研究》、《西漢三家詩學研究》、《詩經接受論》、《循吏、山長、教官:清代臺灣儒學人物論》等書及學術論文數十篇。主要研究專長為詩經學及儒學。
目錄 第一章 陳璸的儒學思想與實踐-以臺灣縣及臺廈道任內為範圍的考察.05 第一節 前言...........................................................................................................06 第二節 重視文教,發揚儒學.............................................................................07 第三節 問民疾苦,嚴禁酷刑濫派.....................................................................13 第四節 陳璸的天人感應思想 ............................................................................20 第五節 崇德報功,祭祀名宦..............................................................................26 第六節 結論............................................................................................................35 第二章 清臺灣縣學教諭 鄭兼才的儒學思想與實踐.37 第一節 前言............................................................................................................38 第二節 潔修庠序,請廣學額、解額..................................................................38 第三節 經世濟用,以事存文...............................................................................44 第四節 崇德報功,重視祭祀...............................................................................50 第五節 續修《臺灣縣志》,保存海東文獻........................................................58 第六節 結論..............................................................................................................63 第三章 謝金鑾的儒學思想與實踐.65 第一節 前言..............................................................................................................66 第二節 對「聖人之道的詮釋」.............................................................................66 第三節 對文昌帝君信仰的詮釋.............................................................................70 第四節 建議「蛤仔難」設官治理.........................................................................73 第五節 提出弭除「分類械鬥」的方策.................................................................76 第六節 編纂《續修臺灣縣志》,保存海東文獻...................................................82 第七節 「國風」之遺-〈臺灣竹枝詞〉吟詠臺灣風物....................................86 第八節 結論.................................................................................................................97 第四章 清代臺籍儒學教官的詩文與事功――以施世榜、陳震曜、陳維英、楊克彰為例的研究.99 第一節 前言................................................................................................................100 第二節 施世榜............................................................................................................101 第三節 陳震曜............................................................................................................104 第四節 陳維英............................................................................................................108 第五節 楊克彰............................................................................................................114 第六節 結論................................................................................................................116 第五章 在邊緣的邊緣實踐――以清代臺灣澎湖文石書院山長林豪為例的研究.119 第一節 前言.................................................................................................................120 第二節 「雙重邊緣」處境下的實踐......................................................................122 第三節 文石書院教育中的儒學價值與科舉進階之路.........................................125 第四節 「在地認同」的史學實踐──《澎湖廳志》的修撰............................135 第五節 「在地認同」的文學實踐──林豪詩歌中的澎湖景象........................138 第六節 結論.................................................................................................................142
易經話說天地
傅佩榮講莊子(3冊合
中庸形上思想(四版)
從易經看莊子
朱子的窮理工夫論(修
莊子,南華經:天下第
陰陽之舞:雪漠故事易
莊子思想的生命教育與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新譯易經繫辭傳解義(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