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臺灣歷史年表
.
文學的海峽中線:從世
.
孤寂與騷動:第十九屆
.
從少年中國到少年台灣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臺灣研究新視界:青年學者觀點
A New Vision for Research on Taiwan:Young Scholars and their Perspectives
作者:
梅家玲
分類:
社會•人文•史地
/
台灣研究
叢書系列:麥田人文
出版社:
麥田
出版日期:2012/1/10
ISBN:9789861737195
書籍編號:kk0308631
頁數:320
定價:
350
元
優惠價:
79
折
277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暫停販售
暫無供應商:尋找供貨商中(也有可能出版社已結束)。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臺灣研究新視界:青年學者觀點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同類推薦
臺灣研究新視界:青年學者觀點 ※最年輕的菁英團隊,最新穎的當代臺灣研究觀點! ※以臺灣研究為主題,一個跨領域、跨文化的文學文化研究 論文集。 ※本書主要集結臺灣、中國、日本、留美等年輕一輩菁英學 者的近年研究專論,藉由他們的論文,可以一窺當代年輕學 者的專業風貌,以及臺灣研究的進程成績。 《臺灣研究新視界:青年學者觀點》輯錄九位青年學者的論 述, 以期體現臺灣文學與文化研究的新視野。 臺灣緣於歷史與地理位置的特殊, 兼為遺民╱移民╱殖民之島的臺灣, 其歷史記憶與原鄉經驗向來雜揉了多重迷魅。 讓「臺灣研究」所蘊藏的學術研究前能豐沛多元、與日俱 新。 從早期文獻資料的輯佚整理,到近年來研究方法的更新突 破; 從各別學門的深化開拓,到不同領域的對話交融; 從強調臺灣主體性與本土性,到轉而關注臺灣與東亞及世界 的對話思辨。 本書分為四輯:一、歷史記憶與原鄉經驗;二、知識生產與 文化傳譯;三、女性/原民書寫與跨界流動;四、日常生活 與通俗文化; 各篇論文的觀照面向與方法取徑或有不同,正可見現今臺灣 文學與文化研究的源頭活水與新興趨向。 透過這批青年學者、學術界底蘊勃發的生力軍,瞻望未來, 臺灣研究也因而更讓人充滿期待! (一)歷史記憶與文學想像 緣於歷史與地理位置的特殊,兼為遺民/移民/殖民之島的 臺灣,其歷史記憶與原鄉經驗向來融雜了多重迷魅。明顯可 見的是,「北京」城南記憶之於林海音,「客家」流動身分 之於鍾理和,正所以促成其文學想像的曲折宛轉。本輯所收 的兩篇論文中,林崢〈從《舊京瑣記》到《城南舊事》──兩 代「遺/移民」的北京敘事〉,勾連林海音的《城南舊事》 與其尊翁夏仁虎的《舊京瑣記》,論證兩代「遺/移民」相 同而又不同的北京記憶與敘事,從而體現文學的新舊嬗遞 之?;蔡建鑫〈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鍾理和的 原鄉經驗與倫理弔詭〉,則是從論析「客」與「家」的意義 開始,層層思辨其小說原鄉經驗的內蘊弔詭。 (二)知識生產與文化傳譯 文化傳譯來自不同文化體系間的交會與交鋒,帶來的不只是 對於異文化的翻譯傳播,也是不斷游移的邊界想像,是文 字、文本與文化的持續辯證。它可以落實為生活實踐,更可 以進入知識體系,隨著教育制度、出版傳媒與各式網絡流 通,形成典範與制度的轉移,知識的生產與再生產。在此收 錄三篇論文,分別是:彭春淩〈思想史視野中的章太炎與臺 灣〉,通過章太炎旅居臺灣時期的論述及其與《臺灣日日新 報》輿論的對話關係,和橫濱《清議報》以及章氏專著《訄 書》相關篇章的前後承繼變化,辨析章太炎、康有為(梁啟 超)、日本近代儒教三方,支那、日據臺灣、日本本島三個空 間在近代思想史上的複雜互動;許時嘉〈揚文策略下「文」 與「文明」的交錯──以1900 年揚文會為例〉,以日本總督 府所召開的「揚文會」為分析對象,討論日本殖民統治下所 出現的「揚文」現象所具備的「重層性」概念,以及臺灣士 紳之體認與總督府原意之間的交錯式誤讀;明田川?士〈虛構 的想像與創造??以李喬《寒夜三部曲》中福克納作品的影響? 中心〉,考證李喬《寒夜》如何經由日文傳譯,對於福克納 作品的受容過程。 (三)女性/原民書寫與跨界流動 女性文學與原住民文學,是近年來臺灣文學中備受關注的重 點。如何經由「空間」與「跨界」的角度去深化研究,亦為 學者用力之處。本輯中,陳姿瑾〈自己的房間──當代臺灣女 性小說中公寓/家的辯證〉,即是探討女性城市小說中,單 身女性如何在「出租公寓」與「家」的空間游移之中,辯證 自我的主體認同;林肇豊〈弱勢的傳統族群•重要的現代作 家??從《老海人》回看夏曼•藍波安創作歷程中的幾項議 題〉,則以夏曼•藍波安《老海人》為例,思辨作者以「混語 書寫」介入主流漢語文壇時的跨界與「佔位」問題,以及其 間「傳統」與「現代」的辯證。 (四)日常生活與通俗文化 本輯收有金儒農〈恐懼主體與異質空間的再生產──臺灣戰後 恐怖小說系譜的生成〉,和梁培琳〈幸福遊走江湖──金枝演 社的拼貼美學與臺式幽默〉兩篇論文。前者以Kristeva對於 「恐怖」的「賤斥理論」為出發點,闡述恐怖小說中的「恐 怖」由何而來,進而透過選取臺灣具代表意義的恐怖小說, 追尋屬於臺灣當代的恐懼空間形式,並意圖從中考察出臺灣 戰後恐怖小說所隱喻的集體精神傾向;後者以金枝演社的表 演為例指出:文化拼貼已從一反/去殖民的戲劇手段轉化、 銳變為華麗魔幻的表演美學與不受形式拘泥的創作理念。而 幽默也已不再純粹是殖民暴力直接的轉化或對抗,所反射的 是一種對家與個人自由的嚮往。
梅家玲 臺大中文研究所博士,曾任美國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人、傅 爾布萊特計畫訪問學人、香港中文大學訪問學人;並曾赴捷 克查理大學、中國清華大學、德國海德堡大學擔任客座講 學,曾任臺大臺灣文學研究所所長,現任臺大中文系與臺灣 文學研究所合聘教授。研究領域兼括漢魏六朝文學、臺灣文 學與中國近現代文學。 著有《性別,還是家國?──五○與八、九○年代臺灣小說 論》、《世說新語的語言藝術》、《漢魏六朝文學新論•擬代 與贈答篇》等。另編有《性別論述與臺灣小說》、《臺灣現 代文學教程•小說讀本》、《晚清文學教室──從北大到臺 大》、《文化啟蒙與知識生產──跨領域的視野》等。
飛越海闊天空-心航海
紀實千古回聲-三毛的
臺灣府城經典:導覽.
未完的旅程:一隻台灣
百年波麗路:從建築、
看不見的文字:時代挑
臺灣妖怪百寶圖
臺灣歷史年表(108
圖解台灣行業神明圖鑑
台馬客家帶的族群關係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